本书共八章:第一章“陶瓷造型的演变与传承”,对陶瓷造型的发展历史做了详细介绍;第二章“陶瓷造型与文化思想”、第三章“陶瓷造型与经济生活”和第四章“陶瓷造型与工艺技术”分别介绍了经济水平和工艺、材质对陶瓷造型的影响;第五章“陶瓷造型的审美表达”主要论述了陶瓷造型的形式美、功能美、和谐美;第六章“陶瓷造型的艺术语言”解说了陶瓷造型设计中的各种元素;第七章“陶瓷造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是对陶瓷造型设计过程的详细阐释;第八章“现代优秀陶瓷造型设计实例”列举了众多优秀的国内外陶瓷艺术精品。全书内容简练,配图丰富,专业性强,贴近教学实践和学生心理。
中国人制作陶瓷的历史 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期开 始,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便 先后出现了风格多样的陶器 文化,其中尤以河南仰韶和 甘肃马家窑地区的彩陶文化 最为突出。目前的研究表明 。早期陶器是随着农业社会 的形成而出现的,是原始人 类在农耕生活中为了储存粮 食、种子和食物而有意识地 创造出来的。因此,与其他 艺术门类不同的是,陶瓷是 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 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满足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 求,换而言之,它是因人类 实际生活需要而呈现的“造 物”结果;其次,在发展过 程中,它慢慢地融合了多样 的审美观念和制作技术,成 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造 型”艺术成果。最终,陶瓷 产品也兼具了物质和文化的 双重属性,即在注重“造物” 实用性的同时,也关注“造 型”的美观性和大众性。 从词语的基本含义来看 ,广义“造型”是指:1.动 词,创造物体形象:2.名 词,创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而“陶瓷造型”则是指人们 在创造陶瓷器物时赋予它的 外在形态和样式。较之于一 般意义上的广义“造型”指向 性更加明确。尤指人类创造 出来的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 陶瓷器形。不过,从中国的 历史发展角度来看,陶瓷并 不是第一种具有“造型”意识 的艺术创造。就已有的考古 资料来看,人类最早的造型 活动开始于石器的制作。早 期人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仅 能进行石器造型的打制,这 种器物的造型简单、偶发性 较大、表面粗糙,不过却在 “造型”中充分展现出其功能 性。随后的新石器时期,磨 制工艺逐渐成熟,因而,此 时的石器造型整体连贯、轮 廓清晰、外形线条柔和,具 有一定的形态韵律美(图1) 。石器造型的发展特征也直 接影响了以后陶瓷艺术造型 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俄罗斯 艺术理论家卡冈在《艺术形 态学》一书中说过:“艺术 存在的最早形式正是从非艺 术向艺术过渡的形式,它具 有双重质的规定性和双重功 能性。”①因此,从陶瓷艺 术的本质特征来认识,造型 是第一性的,附着于其上的 装饰则是第二性的,也就是 说,造型在陶瓷创造的过程 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只有当 造型存在时,装饰才有可能 附着。换言之,对于陶瓷器 物而言,造型是装饰的基础 和根本,陶瓷装饰因其必须 附着在现实的可触陶瓷表面 而具有了一定的从属性。这 一特性就决定了我们在进行 陶瓷艺术创作时必须首先重 视对陶瓷造型的研究,特别 是对中国传统陶瓷造型进行 研究,以此来深入探究时代 审美观念下陶瓷艺术创作的 方法。 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结 果表明,从陶瓷造型产生之 初,推动其发展演进的因素 就不是单方面的。其中:占 据首要地位的是不同历史时 期的生活水平、生活条件和 生活方式;其次,是当时的 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熟练掌 握的工艺制作能力;再次, 是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习尚 与审美偏好。正如杨永善所 说:“从古到今,人类创造 了许多优秀的陶瓷作品,这 些作品都是基于生活的实际 需要,同时也受情感的支配 ,依据事物存在与发展的规 律,将功能与形式,技术与 艺术,物质与精神完美地结 合在一起,这里蕴含了人类 宝贵的创造经验和智慧。”
第一章 陶瓷造型的演变与传承
第一节 早期陶器的造型历史
第二节 早期瓷器的造型历史
第三节 隋唐及以后中国的瓷器造型历史
第二章 陶瓷造型与文化思想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对陶瓷造型的影响
第二节 西方传统思想对陶瓷造型的影响
第三章 陶瓷造型与经济生活
第一节 生活水平的影响
第二节 生活习惯的影响
第四章 陶瓷造型与工艺技术
第一节 烧造工艺的影响
第二节 材质特性的影响
第五章 陶瓷造型的审美表达
第一节 形式美
第二节 功能美
第三节 和谐美
第六章 陶瓷造型的艺术语言
第—节 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的点、线、面
第二节 艺术陶瓷造型设计中的手捏、泥条与泥片
第七章 陶瓷造型设计的程序及方法
第一节 陶瓷造型设计的程序
第二节 陶瓷造型设计的方法
第八章 现代优秀陶瓷造型设计实例
第一节 英国皇家韦奇伍德陶瓷公司
第二节 荷兰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公司
第三节 荷兰皇家蒂士拉马肯陶瓷公司
第四节 丹麦皇家哥本哈根陶瓷公司
第五节 芬兰阿拉比亚公司
第六节 瑞典皇家罗斯兰陶瓷公司
第七节 异彩纷呈的中国陶瓷设计品牌和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