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栋历史建筑见证了香港城市发展,也承载着港人的集体记忆,在寸土寸金的紧凑型都市中,却面临着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遇。创建伙伴关系,让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进来,尘封的历史建筑在“伙伴计划”中鲜活了起来……
本书回顾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着重介绍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创新成就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始末。其中既有对香港城市规划的解读,又以近百个历史建筑为线索,讲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香港经验和香港故事,是一部文博视角下的香港城市百科全书。
★单霁翔讲述香港故事,林郑月娥作序推荐
“我惊叹这位博学多才、鉴古通今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文物专家对香港保育历史建筑工作的深入考察和了解,并就他在书中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高度评价表示由衷的感谢。”
★历史建筑中领略香港城市的人文底韵
全景式介绍香港的城市发展历史、土地管控方式、历史建筑保护;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20多个文化地标记载香港历史文化;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60多处热门景点带你畅游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喜迎香港回归25周年
“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无疑是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香港成为国际文化都会的愿景,也有利于故宫博物院走向国际、走向大众生活。”
我和单霁翔院长相识多年,合作无间。2007年11月,我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身份首次访京,拜访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他。当时我向他介绍香港文物保育的新政策,包括“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并请他推介内地专家协助复修景贤里。其后十多年,我们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紧密合作,携手推动多个重要的文化项目,包括筹建位于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单院长过去十年间访港超过十次,每次都把行程排得很满,到处考察香港的历史建筑和关心“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推展。我得悉他打算在退休后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写一本专书,便自荐为这本书写序。他在两年前卸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便付诸实行,进行大量研究、考证和撰写工作,如今洋洋二十余万字的大作即将付梓,实在令人兴奋。
看完单院长送来的文稿,感动之情,实难以形容。我惊叹这位博学多才、鉴古通今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文物专家对香港保育历史建筑工作的深入考察和了解,并就他在书中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高度评价表示由衷的感谢。单院长的肯定和认同,为所有参与“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政府同事、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在香港从事历史建筑保育工作的人士带来极大鼓舞。
单院长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还以宏观的角度,通过不同脉络,把香港大部分的历史建筑和建筑群、考古遗址、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至自然生态、郊野公园都做出分析和论述;看到他在书中总结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取得的12个方面值得研究和推广的经验,包括组织机构、评级制度、评审标准、制度创新、服务系统、运作模式、科学修复、活化传承、伙伴合作、财务支撑、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更令我们一众曾负责推动“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官员汗颜。我期望特区政府有关部门会认真跟进并进一步完善各方面的工作。当然,书中提及的点滴往事,亦勾起我不少美好回忆。
书中提及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计划,是我和单院长共同推动的最重要项目,亦是中央人民政府对香港文化事业的一大支持。项目从构思、规划、设计和兴建,只用了不足七年时间,新馆将如期于2022年7月对外开放,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的重要项目。当五年前我们宣布启动这个项目时,很多人都有疑问,为何故宫文化博物馆会落户香港?单院长这本书可以给大家一个答案:香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融会中西,创新传承;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会让故宫文化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现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同时促进文化交流、文明互鉴。国家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既肯定了特区政府在回归以来推动文化工作的努力,同时也交给我们协助国家建设为文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最后,我要感谢单院长一直对香港文物保育和文化传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他学识渊博,文化视野广阔,对传承文化有赤子之心,对香港有深厚的情谊。在个人层面,我和单院长建立的友谊,是我公务生涯中的一大收获。我深信他会继续关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文化事业;我也对香港可以发挥中西文化荟萃优势,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充满信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林郑月娥
1842年以前的香港,是一个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珠江口东岸、濒临南海、以香料著称的海岛渔村,人烟稀少。1840年,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其坚船利炮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1856年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界限街以南地区。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英国又趁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之机,逼迫清政府割地求和,于1898年6月9日,通过与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大片中国领土及附近岛屿99年。
被侵占以后,长达150余年间香港成为英国人圈钱得利的地方,被动导入了英国城市发展体制。首先,沿着海港建立了最早的维多利亚城。当时的维多利亚城分为三个区域:城的中部被称为“中环”,是英国人行政、商贸及军事核心;城的西岸被称为“上环”,是最早期码头华工聚居地,进入民国时期各地华商来此经商,这一区域成为华商的居住及生活中心;城的东岸被称为“下环”,即现在的湾仔,早期是英商船舶停靠及存货地,后期逐渐填海,将仓库用地改建或出售,成为华人聚居地。
在香港市区,最早期的华人居住建筑沿用岭南式竹筒屋,下铺上居,正立面朝向街道,楼梯及厨房均设于天井内。随着香港成为英国人的商埠后,人口激增。至19世纪末,华人居住区越加稠密,旧楼不断加建,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以致频繁发生火灾及建筑倒塌事件。1894年,上环太平山区爆发了严重的鼠疫,造成2000多人死亡。在这一背景下,1903年香港推出《建筑及公共卫生条例》,设立结构、通风、采光、防火、逃生标准,并融合华人生活习惯和岭南营造技术,形成具有香港特色的建筑标准。此后,据此条例建造的房屋,形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形态,香港民众称之为“唐楼”,用以区别洋人居住的“洋楼”。
20世纪50~60年代,香港逐渐成为金融中心,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和人口压力,此时人口急剧上升,土地供求关系紧张。这一时期,新的建设项目主要是原地重建。在充满矛盾的现代化历程中,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为香港带来了经济繁荣,但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过快消耗。同时,高密度的建筑群和大体量的商业体挤压着早已存在并构成城市特色的历史建筑。由于当时社会倾向以经济和物质因素衡量城市发展,不少极富历史价值和特色的历史建筑,例如中环邮政总局、九广铁路尖沙咀火车总站等被相继拆除。
1997年,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香港回归祖国20多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和一系列优势得以长期保持,并不断发扬光大。发展是解决香港各种问题的金钥匙。香港背靠祖国内地、面向世界,有着许多有利发展条件和独特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这些年,国家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和广阔空间。此外,香港作为亚洲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物流中心等的地位也相当稳固。
身处香港这片特别的土地,让我深感历史与现实带来的深刻感动。香港是祖国的南大门,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城市气质,造就了香港传统和现代并存的现状。香港的命运从来都是同祖国紧密相连,当祖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时,香港被迫离开了祖国的怀抱。在“一国两制”构想的指引下,中国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香港从此走上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道路。今天,香港继续发挥地理位置优越、资本雄厚、联通中外的优势,深度融入国家整体发展,与内地民众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香港社会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形成难得的多元文化气质。香港展现着生生不息、多姿多彩的城市文化景象,呈现出开放、多元、包容的城市性格以及城市寸土寸金的独特魅力。维多利亚港是香港作为全球城市的地标之一,也是社会公众熟悉的形象印记,它的绚丽夜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站在太平山顶的凌霄阁俯瞰海湾时,不得不感慨“世界三大夜景”之一的确名不虚传,丰富的海岸线具有无可比拟的整体感,在如此紧凑的空间里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如今,在香港摩天大楼、车水马龙之间,既有东方文化元素,又有西方文化元素,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生长,形成中西荟萃、古今交融的风貌。香港既有现代都市风光,也有南国海岛风景,还有渔村闲适风情。因此,行走在香港的不同区域、大街小巷,对于所处环境总会有不同的解读。
有时会感到香港社会很“国际”,英文是官方语言之一,许多街道、学校、医院的名称是英文音译名,具有浓浓的国际色彩。在兰桂坊的西餐厅、酒吧,西式生活气息弥漫于空气中。赛马会的马已经“跑”了100多年,时至今日,赛马日“买马”博个彩头,享受一个轻松的西式下午茶,仍然是一些香港人的生活方式。
有时又会感到香港社会很“中国”,在这里分布着700多座庙宇,传承着源远流长的中华宗教与民俗。黄大仙祠常年香火旺盛,天后庙遍布于大小海岛,每年佛诞节的长洲太平清醮、中秋节的大坑舞火龙、端午节各地的龙舟嘉年华等传统节日经久不衰,中秋节阖家团圆吃月饼、逛灯会,呈现浓浓的中式节庆氛围。香港的历史、语言、传统曲艺、生活礼仪,乃至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烙上中华文化的深深印记。经过岁月的淘洗,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每个人而言,是人生智慧与情感的源泉;对每个社区而言,是集体凝聚力与人文关怀的源泉。
一直以来,香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遗余力,卓有成效。中华文化在香港根深蒂固,可以说是香港文化的根基,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存在。我接触到的香港人士,无论是文化官员,还是文化学者、博物馆同仁,他们不但拥有国际视野,而且了解国情,善用中西兼容的文化优势,成为香港助力中华文化向世界传播的积极力量。香港背靠的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祖国,在文化资源的获取上可谓近水楼台,再加上各方面的强大合力与积极推进,香港的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必然呈现蓬勃发展的景象。
单霁翔,研究馆员、高级建筑师、注册城市规划师。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师从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获工学博士学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历任北京市文物局局长,房山区委书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故宫博物院院长。是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Ⅰ序
001引言
积累与呈现这里早已不是“文化的沙漠”
009紧凑型城市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012完整而灵活的土地用途管控
016历史建筑保护初印象
020多元文化气质下的“狮子山精神”
发展与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024自主保护意识的觉醒
030传承式保护理念的探索
038“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启动
保育与活化历史建筑保护政策的里程碑
052创建独特文化地标
前荔枝角医院/虎豹别墅/必列啫士街街市
065延展深化历史建筑原有功能
雷生春/旧牛奶公司高级职员宿舍/联和市场
078置换新的功能空间
北九龙裁判法院/旧大埔警署/旧域多利军营罗拔时楼
094新业态活化历史建筑魅力
旧大澳警署/美荷楼/石屋
110留屋留人,以地换地
蓝屋建筑群/景贤里
深化与拓展把握历史建筑保护发展趋势
128保留文化景观中的历史记忆
香港地质公园/香港湿地公园/林边生物多样性自然教育中心/龙虎山环境教育中心
140传统街区村落中的现代生活
油麻地/荔枝窝村/大澳渔村/盐田仔
154“文物径”展示香港城市历史肌理
屏山文物径/圣士提反书院文物径/大潭水务文物径
168现代建筑同样承载着历史
志莲净苑与南莲园池/赤柱邮政局
181民间传统建筑的活化改造
西港城/发达堂/前香港皇家游艇会会所/王屋村古屋
19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传承
长洲太平清醮/布袋澳村/围村文化
整合与互动保护具有共同价值遗产要素
204考古遗址系列
东湾仔北遗址/九龙寨城遗址/九龙城衙前围村遗址/中英街/主教山配水库遗址
217寺庙系列
宝莲禅寺/慈山寺/东莲觉苑/侯王古庙/铜锣湾天后庙/黄大仙祠/文武庙/广福义祠
224教堂系列
伯大尼修院/圣安德烈堂/盐田梓圣若瑟小堂/道风山基督教丛林
230警署系列
旧赤柱警署/旧屏山警署/赤柱监狱
232军营系列
威菲路军营/旧域多利军营卡素楼/前三军司令官邸/旧域多利军营军火库/鲤鱼门炮台
242城市设施系列
香港天文台/东华三院/石鼓洲康复院/香港动漫基地/T·PARK“源·区”
探索与经验香港特色的保育和活化之路
257完善组织机构
260实施评级制度
263严格评审标准
266探索制度创新
270建立服务系统
272稳定运作模式
274实现科学修复
277注重活化传承
279优化伙伴合作
282保障财务支撑
286强化社会宣传
289鼓励公众参与
精细与多元缔造愉快学习体验文化空间
296香港博物馆掠影
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文化博物馆/东华三院文物馆/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F11摄影博物馆
307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建成记
选址与筹备/规划和建设
交流与合作实现内地与香港的优势互补
318签署交流合作协议
320合作举办故宫展览
326参加相关国际会议
330举办文化遗产讲座
332开展青年实习计划
335捐助故宫事业发展
收获与展望推动香港保护模式上新台阶
344打造鲜活样本,展现多元文化
353继往开来,保育活化在路上
360喜迎新机遇,再创新辉煌
★单霁翔讲述香港故事,林郑月娥作序推荐
“我惊叹这位博学多才、鉴古通今的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文物专家对香港保育历史建筑工作的深入考察和了解,并就他在书中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高度评价表示由衷的感谢。”
★历史建筑中领略香港城市的人文底韵
全景式介绍香港的城市发展历史、土地管控方式、历史建筑保护;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20多个文化地标记载香港历史文化;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60多处热门景点带你畅游香港;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喜迎香港回归25周年
“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无疑是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香港成为国际文化都会的愿景,也有利于故宫博物院走向国际、走向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