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历史类大众读物,为《晋公子读史记》的第四部。本册以《史记·吕后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陈丞相世家》《外戚世家》等篇目,以及各有关列传为中心,旁及其他有关史料和现代历史学的研究成果,讲述了从汉初直到汉武帝的历史故事。本册具体篇目如下:诸吕之乱;陈平与周勃;孝文帝与贾谊;一桩谋杀案;孝文建储;娄敬与汉初分封;七国之乱;汉匈战争。本书情节曲折,文笔生动,叙述精彩,历史分析丝丝入扣,可读性极强。
卿磊,笔名晋公子,文学博士。曾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年度签约作者,青云计划外审专家团成员,出版多种畅销书。所创作“晋公子读《史记》”等系列文章在今日头条、百家号、知乎、网易号等各大自媒台推出,为读者所知,逾10万。
诸吕之乱 壹 公元前195年,因淮南王黥布造反而御驾亲征的汉高祖刘邦被一支冷箭射伤了。吕后延请良医前来诊治,医生委婉地说:“病可治。”刘邦明白,“可治”并非“可愈”,自己的生命就要走到油尽灯枯的终点了。与其在的维持下苟延残喘,不如洒脱地面对命运的安排。“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赏赐了诊金之后,刘邦罢退了医生。 想到刘邦死后少主临朝的困局,忧心忡忡的吕后问道:“陛下百岁后,萧相国(萧何)一旦去世,令谁代之?” 刘邦说:“曹参可。” “曹参之后呢?” “王陵。不过王陵这个人脾气太直,不懂权变,可以做他的助手。智谋有余,但独挑大梁似乎力不能支。周勃厚重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周勃也!可令为太尉。” 刘邦的这份政治遗嘱似乎是对此后十几年汉朝政局的预言。 七年之后的公元前188年,刘邦的继任者汉惠帝刘盈中道崩殂。吕太后临朝称制,执意打破刘邦当年与群臣定下的“白马之盟”——“非刘氏,天下共击之”,要封吕家的侄子们为王。 刚正不阿的右丞相王陵个站出来反对,随即遭到解职。孤立无援的左丞相屈从了吕太后的独断专行,吕产、吕禄相继被封为梁王、赵王,并实际控制了京城南北二军。 吕太后驾崩之后,在丞相的策划下,太尉周勃夺取了南北二,将吕氏家族斩尽杀绝,扶立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刘恒登基称帝,由此开启了西汉“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贰 “安刘氏者必(周)勃也!”刘邦的这份政治遗嘱曾被《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共同采用,有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三位大史学家联名作保,这份遗嘱的真实性很少受到后来人的质疑,但我坚定地认为它作伪的可能性很好大。 事实上,只要我们稍微做一点推敲,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许多难以弥缝的破绽。 首先,按照《史记·高祖本纪》的记载,这份遗嘱是刘邦病危之际交代给吕后的。“安刘氏者必勃也”,如果刘邦真的说过这番话,那么言下之意是,他判断自己死后,刘氏政权一定会受到某种外来的威胁。而从后来的形势看,“危刘氏者”似乎就是指吕氏家族。要是刘邦真的认为吕后和她的家族是刘氏政胁,而周勃才是帮助刘氏转危为安的那个人,为什么他不向周勃托孤而向吕后交代后事呢? 退一步讲,吕后要真是威胁刘氏政权的罪魁祸首,刘邦交代这份遗嘱等于跟她摊牌。以吕后的心狠手辣,临朝称制的她还能让周勃安安稳稳地做这个太尉吗?但我们看到,从刘邦驾崩到吕后去世的这十四年里,周勃安然无恙,吕后并没有做出任何针对他的行动,这又该作何解释呢? 其次,吕后并没有在刘邦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处心积虑地策划让自己的娘家侄子们做诸侯王。实际情况是,在刘邦死后,汉惠帝执政的整整七年当中,吕后都没有提出过“王诸吕”的想法。直到汉惠帝驾崩,太子尚在幼冲,主少国疑,吕后担心镇不住刘邦一手带出来的这帮臣,这才想到让自己的娘家侄子们来帮一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