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灵感来源于作者五年中辗转于中国、丹麦、美国和日本的建筑设计及教学工作,内容安排像一个概念库,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意图颠覆方案 现场=形式的传统。后通过案例具体讲解了如何将创意适应实际转化为建筑项目。
书中不同的条目可以挑出来应用于不同功能,手绘的图式可以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
本书对所有的设计工作者都非常有启发,同时提供了一种经常记录对形状的感受和思考的设计方法,对于个人积累及收获更多的创意灵感会大有益处。
建筑设计的灵感之书
●建筑师对于形状的记录和思考
●立体构成的概念库
●通过手绘的图式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
本书内容旨在填补一个不断扩大的空白∶一边是建筑行业通过媒体展现的形式,过于注重形态独创性;另一边是一种更独立领域内的建筑研究,和它对应的学科不同,忽视形式而仅仅聚焦于写作。本书提出一种比批判性学术著作更具创意的方法,展示了一系列颇具前瞻性的建筑形式∶着眼于建筑的内核、着眼于作为一个单元的建筑(和其他建筑毗连或者孤立)、着眼于其概念生成的清晰表达。在本书中,文本将会被形式彻底取代。
为了更广泛地拓宽建筑的可能性,本书认同物理因素为建筑的主要成分(事实证明对这种观点的周期性反对声音是徒劳无功的),它经由实验和错误不断优化。与其说本书力图明确某种特别的设计方法,不如说它更偏向于探索尽可能多的设计方向,然后与一种迥异的建筑手段独立开来,作为开放的设计迎接进一步开发。本书可作为一个概念库,不同的条目可以挑出来应用于不同的场地和功能。它体现了笔者的一种愿望∶在实际项目中,设计师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脑中会冒出几种概念,而本书则会超过所有这些概念。
笔者有意在此颠覆"方案 现场=形式"的传统,好比古代列柱的顺序,人们坚信图纸的构思要先于实地建设,先于之后的关联和改动。除了老旧的教条,还有几种图式纯粹是对建筑学科中循环往复的范式进行批判,但大部分图式是想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以至于其中需要的建筑技术尚未面世,有的甚至打破了现有的重力观。
笔者未在本书中指定任何建筑现场,每个章节的命名仅仅来源干构思这些概念的地点。这种混乱的顺序是为了反抗原始的分类方式,承认创意过程的不连续本质。这一系列图式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脉,比例作为一种先验的建筑参数全权交予读者的想象,它们可以是摩天大楼,也可以是袖珍小屋。
为了保证其通用性,本作品所有图式都是手工绘制。就像物理建模材料会对形式产生影响一样,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也会引导人们做出软件特有的形状,甚至会成为多样性产出的障碍。为了给多样化的设计留出空间,本书的手工绘图力求中性表达;将个人风格和习惯小化,用简单明了的方式提炼概念的精华。减少具象因素,甚至采取同一视角,反而增强了图像的独特性和相互联系性。
在这种布局之下,本书再现了一种建筑语言的图像框架。就像日语中的假名一样,文字具有复杂性,标点近乎完全缺席。每个图式在纸上占据的空间是相同的(基本为一个正方形),有的非常复杂(像中国表意的汉字),有的是简单的曲线(像日语里的平假名),有的是笔直的直线。这种平行结构也可延伸至阅读体验之中,读者可以横着读,可以竖着读,可以从左至右,也可以从右至左。每一个图式都有一个标题,标题大多优先干图像本身,旨在解释和补充它们各自的含义。
本书的后一个章节和文化、现实重新联系了起来,以日本实际存在的一块土地进行了一个比例测试,实实在在地避免了本书被高束于艺术类书架,这个测试表明本书中的图式完全可以适应实际建筑的比例,可以转化为建筑项目。这个测试也可作为本书的结语。我选择这块土地,是因为它的尺寸、项目承载能力和可行性都较为适中,并不是为了彰显我作为作者的自负。这个方案应用于东京市中心的密集都市环境,展现了系列概念的固有适应性。此外,后一章旨在通过对比揭示和强调其他图式的"无现场"性质。
弗朗索瓦·布兰茨阿克
作者:[法] 弗朗瓦索·布兰茨阿克(François Blanciak),建筑师,在日本的东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并为纽约、香港和洛杉矶等设计公司服务。
译者:周颖琪,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硕士毕业。译有《住宅的尺寸设计解剖书》《建筑设计的1001种建筑形式》等十余种图书。
第章 香港 1
第二章 纽约23
第三章 哥本哈根.35
第四章 洛杉矶51
第五章 东京 79
第六章 比例测试 101
致谢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