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阿德勒的思想轨迹以及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和思想概要进行了系统的追溯和阐释。本书内容共分九章。在第壹章介绍了阿德勒及其著作的基本情况之后,分八章从关于他者存在目的论生活方式被娇惯的孩子优越性追求关于神经症鼓励:教育和治疗寻求人生意义这八个方面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在论述阿德勒个体心理学思想的同时结合了许多生活中的实例。并且,该书在对阿德勒的思想观点加以考察的同时,也尽量联系人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分析并适时给出具体建议。阅读本书不仅有助于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阿德勒思想及其个体心理学,更可以促使我们以此为契机来反观人生、完善自我。读完本书,能使我们树立直面人生课题的信心和勇气,继而更好地完善自我、丰盈生命。
前作《被讨厌的勇气》畅销500万册的著名哲学家岸见一郎持续发力,专为努力成长的你打造
用阿德勒心理培养你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认识自我,拥有改变自我的勇气
与弗洛伊德、荣格齐名,并称心理学三巨头的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带领你实践阿德勒思想、踏上成长之路
为什么我们一直无法改变?
为什么自卑感总是挥之不去?
为什么我们总是活在别人的期待之下?
为什么我们总是感到焦虑与迷茫?
或许是因为,我们缺少了直面人生课题的勇气!
为此,有着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岸见一郎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结合自己多年对阿德勒心理学的实践,以期给那些处于焦虑、迷茫中的读者提供一些成长方面的参考。
人的烦恼皆为人际关系烦恼。
参与社会生活时,*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忘记自我,多多考虑他人。
人生是朝向目标的运动,活着就是不断进步,人应该追求的目标必须导向永恒状态下人类整体的进步。
人生有限,但足以活出价值。
我们并非由自身经历所决定,而是根据赋予经历的意义来决定自己。
如果把人生作为现实活动态去度过,就不会把明天当作今日的延长,仅仅去延续生命,而能够将今天这一天作为充实的一天去度过。
教导孩子*好的方法是让其从经历中学习。
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都要按照自己的信条活着。
这个世界是我的世界。不要等待、观望,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大阪池田市的孩子们陆续被暴徒所刺那天的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新闻播报中的信息有些错综复杂,但可以了解到有孩子遇难了。作为有孩子的父母,一想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奔赴学校的父母们的心情,我就心痛不已。
该事件发生之后,我听到某位精神科医生在接受电视采访的时候说涉及本次事件的孩子即便目前没发生什么事,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也一定会出问题。
当时我就想果真是一定吗?孩子不久后会长大成人,然后结婚。但是,当婚姻生活无法继续的时候,会想起那时候的事情并认为自己是因为当时看到朋友倒下受到打击才导致婚姻不顺吗?
坦白地讲,倘若是婚姻生活遭遇不顺,也只能说明需要进一步改善与伴侣之间的关系,过去的经历与当下两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并无任何联系。
本书中,我想引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年)自己的话去考察他所创的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今天一般冠以创始者的名字称其为阿德勒心理学)的现代意义。为了掌握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和思想概要,希望大家参考我写的《阿德勒心理学入门》,想要深入了解阿德勒的人还可以参考我所翻译的爱德华·霍夫曼的《阿德勒的一生》。虽然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些争议,但却能够详细追溯阿德勒所提出的理论及其思想足迹。
阿德勒曾经这么说:或许有一天没有人能够想起我的名字,大家甚至都忘记了阿德勒派曾存在过,即便那样也没有关系。
因为,我们的思想终将会影响心理学领域的所有工作者,并内化到其行为之中。
方方面面的人物,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把阿德勒的诸多理论剽窃挪用了。这样的事情恐怕除了阿德勒,再也见不到第二例了。可以说,阿德勒的学说就是共同采石场,谁都可以从那里轻而易举地挖掘出一些东西。
虽然阿德勒的观念被评价为领先于时代半个世纪,但实际上,时代似乎仍未追上阿德勒。本书聚焦于阿德勒的独特观点,以期找到解开当今教育或政治领域诸多问题的钥匙。无法从共同采石场拿走的钻石虽然坚硬,但正因为如此,才更值得我们去解读品味。
我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其实有点儿迷惑,我曾思考过本书应该面向谁而写。但是,答案很快就找到了。
有一次,在纽约医师会打算只将阿德勒的思想用于精神科治疗和教导医生而不教给其他人时,阿德勒拒绝了其申请。阿德勒说:我的心理学并非只面向专家,而是属于所有人。
因此,本书也并非只面向专家。不过,由于阿德勒的理论、思想非常朴素,也不怎么使用专业术语,理解起来也不是极其困难,所以,很多时候似乎反而会被误解。虽然任何一种思想都会因人而异地被赋予不同的理解方式,但作为长年学习阿德勒心理学的我还是希望尽可能地传达阿德勒的本意。
岸见一郎
哲学家。1956年生于京都,现居京都。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系博士课程满期退学。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日本阿德勒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咨询师、顾问。在畅销世界各国的阿德勒心理学新古典巨作《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像阿德勒生前一样,为了让世界更加美好,在国内外针对众多青年大力进行演讲和心理咨询活动。译著有阿德勒的《人生意义心理学》《个体心理学讲义》,著作有《被讨厌的勇气》《幸福的勇气》《不完美的父母》《接受幸福的勇气》等。
译者序
前 言
章 阿德勒:人和著作
普通人
关于写作
阿德勒的实践
世界的变革
第二章 关于他者存在
人无法独自生存
如何理解他者
同伴关系
他者贡献
整体的一部分
共同体感觉
共同体感觉之译
理想主义者阿德勒
第三章 目的论
人活在赋予了意义的世界
目的论和原因论
作为科学的个体心理学
第四章 生活方式
面向目标的活动
目标追求
个人的主体性
遗传和器官劣等性
兄弟姐妹关系
亲子关系
文化影响
改变生活方式
第五章 被娇惯的孩子
并非缺乏关爱
抵触自立
成年之后的被娇惯的孩子
具有被娇惯的孩子生活方式者的婚姻
俄狄浦斯情结
第六章 优越性追求
作为普遍性欲求的优越性追求
个人性的优越性追求
善之终极目标:善之金字塔
错误方向的优越性追求
正确方向的优越性追求
第七章 关于神经症
神经症式的生活方式
神经症式的生活方式的起源
神经症的逻辑
关于打击
高于神经症的痛苦
如果仅仅是美好意图
被排除的幸福
世界形象与自我中心性
面向未来的原因论
第八章 鼓励:教育和治疗
教育
育儿和教育方针
不批评
不娇惯
保持平等
不表扬
鼓励
正是由于认为自己能做到所以才能做到
对被娇惯孩子的鼓励
不剥夺贡献的机会
贡献感
引导孩子视他人为同伴
治疗中的鼓励
关心他人
作为同伴对峙
第九章 寻求人生意义
我能做什么
保持现状就可以吗
从他人视角来讲
不必刻意营造自己的优越感
不可只知索取,还要懂得给予
去贡献
不逃避人生课题
任何时候都能够保持自由
责任
由自己决定
聚焦目标
就在这里跳吧
作为现实活动态的生命
关于死亡
现在就能获得幸福
不迷失与人生之间的关联
乐观主义
享受人生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