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教育学》主要内容是写的是教学方式分别写到了教育目的、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教育对象等①作者以《红楼梦》中的教育现象,来筒明地阐释系列教育问题,希望可以提升社会对教育的认知水平;②首次提出红楼教育学的概念,拓展了教育学和红学的研究领域;③兼及激发人们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并为整本书阅读作了较好的示范;④书稿追求雅俗共赏,可读性强,适合家长老师、师范生、红楼爱好者等的阅读。
序
一部源于教育学的红学专著读《从〈红楼梦〉看教育》有感兼序春种秋收,期盼五谷丰登仓廪实;家有子女,切望成龙成凤成俊秀。然而,成为凤毛麟角的却多是别人家的孩子!
是什么原因让一代又一代孩子迷茫?让一波又一波家长困惑?从而让一个又一个家庭疲倦不已?按理说,家庭条件的普遍改善,对孩子教育的普遍重视,学校家庭校内校外营造的教育环境也足够好,可教育效果为什么总不尽如人意?个体的成熟度和对社会的认知力,即适应社会的能力,还有一些基本的素质,为什么总不见明显的进步?
《红楼梦》被誉为百科全书,愚读《红楼梦》多年,却从未想到从这部著作中寻求与教育相关的议题,更没有想到贾府教育子女所具有的普遍现实意义。教育子女,其所警醒处无外: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做人做事也仅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此而已。
吾友高兰生,从事一线教学数十年,在熟读《红楼梦》的过程中顿悟,联系教学实践,详细梳理《红楼梦》中与教育相关的细节描写,分析贾府教育得失所具有的普遍性现实性,写成《从〈红楼梦〉看教育》一书,读来令人拍案。今其书出版,现具文略述感想如次。
众所周知,《红楼梦》在讲述宝黛爱情故事的同时,也讲述了百年望族贾府衰落败亡的故事,而赫赫扬扬已届百载的豪门大族是如何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呢?除了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的管理状况外,教育的失败无疑是一大主因。难怪冷子兴会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贾雨村疑惑:这样诗礼之家岂有不善教育之理?事实上,如果以琴棋书画诗酒茶论,贾府的公子小姐可说个个出类拔萃,然若从当家理政、出将入相、修齐治平的角度衡量,贾府上上下下的表现乏善可陈、一塌糊涂。我们从高兰生老师的书中,看看贾府教育宝玉的方式就可略窥端倪。
父爱失衡使宝玉缺少自信:说起来贾政也算高官,甚至做过学差,然而对宝玉却一味呵斥贬损,从不正眼相看。母爱失度使宝玉混沌成习:王夫人本是一位吃斋念佛的好人,然而对宝玉一贯纵容放任,善恶不辨,直接导致了宝玉一事无成、享受高乐的放荡情形的产生。祖母溺爱更是宝玉愈发无法无天的宿因:有了老祖宗的庇护,宝玉的不读书、不写字、不见客、不见容于社会就顺理成章了。贾府的学堂如染缸一般,掌学的迂腐,同伴的纨绔,都使宝玉深受其害,虽天资聪慧杂学旁收,终还是成了古今不肖无双、天下无能的混世魔王!
高老师在书中指出:孩子需要放到孩子堆里去,教育是一场马拉松。还回答了当下家长的疑问:为什么我做就错了?这本书殷殷教诲:如何让一个不爱读书的少年爱读书?诸如此类。书中的观点都从《红楼梦》中抽出,都与现实教育问题相扣,是一部源于教育学的红学专著。这样的专著由精通教育学的《红楼梦》研究者写出来,具有足够的说服力。
诚然,《红楼梦》成书的时代去今已三百余年,贾府恢宏的典型的生活环境不可复制,其教育的基础和目的与今天也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不能拿对宝玉教育的成败来和今天教育的得失做比较,但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道理是不变的,家庭成员与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变的,面对茁壮成长的孩子家长的期许是不变的,至少培养出心智健全的孩子的愿望也是不变的。基于此,这本书就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任晓辉2021年3月20日
(作者系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