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上下篇,共十三章。上篇首先论述了中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包括中国历史教育地理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出路及其对现实教育发展的若干启示。接着从宰相、明吏入传人物和明代人物进士分布三个角度作全国性的历史考察,并建立一个关于历史教育地理分布演进与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着重从明代云南人才分布、抗战高校内迁和抗战时西南教育嵌入式畸形繁荣三个角度进行历史地理分布变迁的案例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区域人才成长与教育地区差异的联系以及生成因素。特别是注重对抗战时人为嵌入式人才聚集与传统教育区域性繁荣的差异性分析。
下篇是比较系统的区域性历史教育地理变迁研究,以西南三省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教育及其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变迁规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历史教育地理是历史
地理学研究中高度综合、
涉及面很广的研究,既涉
及历史自然地理,又涉及
历史人文地理,因此,是
历史地理学中研究难度极
大的一个分支领域。由于
涉及内容很广,故其包括
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弹性,
在历史教育地理研究上,
迄今尚无定式。本书包括
上下篇,共十三章。上篇
主要论述了中国历史教育
地理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
,包括中国历史教育地理
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
和发展出路及其对现实教
育发展的若干启示。接着
从宰相、明史入传人物和
明代进士分布三个角度做
全国性的历史考察,并建
立一个关于历史教育地理
分布演进与变迁的理论分
析框架。下篇是比较系统
的区域性历史教育地理变
迁研究,以西南三省为例
,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考
察了明清时期西南地区教
育及其各要素的空间分布
、变迁规律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既有方法论的探讨
,又有具体历史教育发展
事实的相关分析。这一研
究思路是很好的。作者通
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
了若干具有理论意义的认
识,如关于地区教育发展
的不平稳、关于西南教育
区域内部的空间结构和差
异、关于人才培养方面人
地关系上的多样性表现,
认为在人才培养方面人地
关系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
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种
群与文化差异方面,这些
见解对历史教育地理研究
有较重要意义。具体来说
,本书的突出特色有:
1.指导思想明确,研
究思路和方法正确。作者
从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基
本要求出发,确立以历史
教育地理研究框架构建和
明清两代西南三省教育空
间相关性为重点研究对象
,选择**实质意义的自
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
素,在进行深入研究的基
础上,再做多学科交叉综
合分析,并作出总体性的
论述,从而得出一些基本
的理论探索。
2.对原始资料和既有
研究成果的收集、取舍、
理解、诠释比较充分和准
确,而且还做了必要的实
地考察。遵循严格的学术
规范,对一些疑难问题通
过对所收集的资料的梳理
、比勘,提出了某些新见
。对一些已有的研究结论
也能不囿于成说,而是根
据自己的研究作出独立判
断。
3.在注重实证研究的
同时,积极进行理论思考
,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
合,作者在书中对国内外
不少有关历吏教育地理研
究的理论见解进行了引述
和评析,并在历史时期教
育发展不平稳、区域内部
的空间结构与差异、人地
关系多样性等问题上提出
了自己的见解,还以西南
三省为个案,以深入细致
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所
得结论相互印证。这就使
本书在实证研究与理论探
讨两个方面均达到了一个
新的高度。
总之,全书建立在踏
实的、扎实的、深入的、
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进行了较高水平的综合分
析和概括,在理论上有所
建树,是一本较优秀的历
史教育地理研究成果和范
例,其学术价值和社会效
益都值得肯定。
郑家福
(作者系西南大学历
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
导师)
2021年6月20目
陈国生,男,1965年7月生,湖南常宁人,1986年7月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2年6月在陕西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6月陕西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1998年6月在西南师范大学破格晋升为教授。现任湖南工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院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学”带头人,湖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省开放型经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衡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软实力中心”首席专家,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林业经济学硕士生导师,重庆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未来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旅游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编委、衡阳市政府首届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是湖南省教育规划学科评审专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全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1项,湖南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2项,重庆市教委教改重点课题1项,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6项、湖南省自科基金课题2项以及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重点课题2项,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另外,出版教育学专著4部,发表教学教改论文50多篇,出版教材11部,其中3部分别再版4次、3次、2次。
上篇 综述篇
第一章 中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现状和走势
第一节 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现状
第二节 历史教育地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发展出路
第四节 中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若干启示
第二章 中国古代宰相籍贯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第一节 籍贯分布状况与变迁趋势
第二节 历代宰相籍贯分布形成与变迁原因
第三章 明代人物的地理分布研究
第一节 《明史》入传人物地理分布概况
第二节 明代各类人才的地理分布概况
第三节 形成原因
第四章 《明史》入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及形成原因
第一节 《明史》入传人物本贯分布的轮廓
第二节 《明史》入传人物本贯分布形成原因
第五章 明代人才地域性分布空间相关性研究
第一节 人才的地域分布规律
第二节 人才地域性形成的原因
第六章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的史学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主要的史学研究机构
第二节 西南地区主要高校历史系与史学研究机构的史学成就
第三节 抗战时期西南地区主要史学家的研究成就
第四节 高校历史系和史学研究机构内迁西南的历史意义
第七章 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高等院校与西南教育的发展
第一节 战区大专院校内迁西南的经过
第二节 高校内迁西南对于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第三节 高校内迁对于西南教育格局的影响和作用
下篇 专题篇
第八章 明代四川教育地理
第一节 明代四川兴办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节 明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规律
第九章 明代云南民族教育地理
第一节 明代云南兴办民族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第二节 明代云南学校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明代云南举人、进士的地理分布状况和变迁趋势
第四节 明代云南举人、进士籍贯分布格局的形成与变迁原因
第十章 明代贵州民族教育地理
第一节 中央王朝的贵州民族教育政策概述
第二节 教育要素的地理分布
第十一章 清代四川教育地理
第一节 清代四川教育概况
第二节 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第三节 清代四川进士分布形成与变迁的原因
第十二章 清代云南民族教育地理
第一节 清代云南民族教育政策概述
第二节 清代云南民族教育要素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清代云南民族教育发展的原因
第十三章 清代贵州民族教育地理
第一节 清朝政府对贵州实施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二节 贵州儒学的地理分布
第三节 贵州书院的地理分布
第四节 清代贵州的社学
第五节 清代贵州的义学
第六节 清代贵州人才的地域分布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