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急症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多种综合疗法为特色,介绍内科临床常见急症、危症、重症的发生发展规律、诊疗技术和救护措施的一本专著。
中医诊治内科急重症,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50余年来,随着急症研究的深入,中医急救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因此,编写《中医内科急症学》成为时代的需要,中医事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中医急症理论的学习,掌握救治内科急症、危症、重症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使之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能充分运用中医的诊疗手段与方法去处理和研究急救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为中医急救医学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编写本书的指导思想在于力求反映中医内科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在急症医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其优势,表达其作用和地位。贯彻古为今用、西为中用的原则,以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当前科研新成果,充实丰富教材内容,反映中医自身的特色。病名以中医为主,尽量保持中医特色,并从临床实际出发,引入少数西医病名,为我所用,或创造性地确立病名,如根据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命名为疫斑热,针对原有关格涉及现代病种多,含义不清的情况,命名为急性肾衰竭。厥、脱历来为症状名称,不是一个病证名,现在我们理解厥与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有由轻转重、由厥致脱的因果关系,因此,较早明确地把厥脱作为一个独立的病证名。在病证选择上,确保重点,授人以渔,力求通过介绍急症的主要常见重点病证,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明确划清本门课程教材与临床相关课程教材病证的界线,如中风,内科学中已作介绍,春温、暑温等则属儿科、温病范畴,这里都不再重复。至于抽搐,内科虽已有痉病专论,但因是痉、厥、闭、脱重证之一,故将其有关急症部分的内容附述于外感高热之后。急黄病篇的内容与内科黄疸既相呼应,又有不同的重点,它突出该病的危重性,丰富充实了辨证论治内容。全书理论以临床实用为宗旨,既保持中医理论体系的特色,又不是引经据典、空洞文字的堆砌。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如病因中的饮食因素,历来归属于内伤范畴,但从临床实际认识,应该是饮食失宜不节,属内伤范围,而饮食不洁实属外感因素,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病从口入,应在历来认为饮食因素皆属内伤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区别。在辨证论治部分采取辨证与治法方药分开的方式,旨在体现证与证之间的有机联系,治法与治法之间的交叉融合,有别于内科病证历来一证一治的编写模式。又如疫斑热的每一个病期,虽分几个证型,但在突出各病期主要病机病证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各期主要治法方药,从而达到执简驭繁,切合实用的目的。
本书由绪论和中医内科急症学基础、常见危急重症中医内科诊疗、常见急性中毒中医内科救治、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四章组成。
中医内科急症学基础阐述中医内科急症的基本特点、病机特点、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为掌握急症的理论体系和辨治要领奠定基础。
常见危急重症中医内科诊疗介绍了内科常见急危重症16种,每个病证按导言、病因病机、诊查要点、辨证、治疗、护理、临证要点等项叙述。每一部分的基本内容如下。
导言:包括概念、临床特征和讨论范围3个方面,扼要阐述该病证的定义、临床主要表现和病证特征,介绍中医与西医的病证关系,或做某些必要的说明。
病因病机:叙述发病原因,阐明发病机制,如病理因素、病理性质、脏腑病位、预后转归等。这部分釆取病因与病机分列的方式,有利于详细论述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传变规律。
诊查要点:介绍诊断要点,包括起病形式、主症特点、体征和实验室检査等,类证鉴别主要介绍中医有关病证的鉴别,部分病证则适当引入西医鉴别诊断内容。既体现中医特色,又有必要的西医诊断依据。意图明确中医四诊为辨证提供依据,而西医诊断与鉴别诊断主要在辨病,两者不可偏废,力求融汇贯通。
辨证:突出辨证的基本要领,根据自身临床实践经验,介绍常见证候的主要症状表现,并以证机概要的方式来叙述,旨在概括证候的病机要领,以有利于为临床病案辨证分析的书写打好基础。分证切合实用,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体现了证的动态变化。
治疗:介绍综合性的治疗,中医多种应急措施,专用方药,辨证论治原则,主要证候的治法、例方、常用药、随证加减等。同时适当介绍一些西医实用的非特异性的基础和支持疗法,但特异性治疗不予介绍,以体现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以中医为主。简要介绍每一治法的作用机制,说明其为什么;处方部分突出对本病证的功能、主治、适应证,以便掌握该治法的处方和不同处方的综合应用,避免重复方剂学的内容。随后环绕主法提出常用药物,源于例方而不拘泥于例方中的所含药物,力求实用性强,贯穿了临床实际选方用药的经验和体会。专用方药部分融汇了我们的科研成果,如在疫斑热、厥脱、肾衰竭篇中引用了我们行之有效的多种科研方药,同时亦引进了其他新的制剂、新的疗法,这些新品选用的原则是实用、有效,能反映中医特色,体现中医救治急症的优势。
护理:根据各病种的特点,指出应该注意观察的要点以及精神、起居、环境、饮食、锻炼等综合性调摄护理措施。尽量反映辨证施护的特色。
临证要点:提出在诊治本病中需注意的问题,旨在深化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和能力,是作者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全篇的精华部分。
常见急性中毒中医内科救治扼要介绍了12个内科常见急性中毒的诊断和救治方法。
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介绍了16种常用急救技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中医急症外治法。
总之,我们编写《中医内科急症学》,旨在揭示中医治疗急症有它自身的规律性,而内科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是基础,对其他各科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本书的编写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急难症研究室的老师承担。其中中医内科急症学基础一章由周仲瑛、王志英、过伟峰、周学平、顾勤编写。周仲瑛负责昏迷、暴喘病篇;金妙文负责疫斑热、急性肾衰竭、厥脱和常见急性中毒中医内科救治篇;陈文凯负责真心痛病篇;王志英负责急性吐泻、中暑、咯血病篇;过伟峰负责时感、外感高热、真心痛病篇;周学平负责急性腹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病篇;汪红负责急黄、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部分篇章;顾勤负责肺炎病篇;刘军楼负责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部分篇章;增加西医急救技术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全文由全国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周仲瑛教授设计、修改、审定。各个病证的西医部分及中医内科常用急救技术部分由金妙文教授、刘军楼副教授审定。
本书根据教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课程的讲授应安排在各临床学科后,通过教学实习,有初步的感性知识后进行。教学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并与病例讨论、见习或示教相结合,力求做到理论切合实际,辅以实习操作示教与声像教学,帮助掌握辨证救治和操作技能的实际应用,使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
本书可供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高等西医院校中医专业应用,亦适宜于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的各类专业人员阅读。对于书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恳请各方面的同道在医疗、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改进,使这门新兴学科专业逐步充实和完善。
周仲瑛 金妙文
于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