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书法集(布面精装 彩图珍藏版)/美绘国学系列
定 价:76 元
丛书名:美绘国学系列
- 作者:高山编
- 出版时间:2021/3/1
- ISBN:9787540260941
- 出 版 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中图法分类:J292.23
- 页码:276
- 纸张:胶版纸
- 版次:1
- 开本:16开
提起王羲之,人们很容易想起有一天下行书一美誉的《兰亭序》。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兰亭举办雅集,席间写下的一篇《兰亭序》,字字精妙。其实,王羲之除了行书,楷书、草书也很有独到之处。
《王羲之书法集(布面精装 彩图珍藏版)/美绘国学系列》内容涵盖行书、楷书、草书三大部分,精选版本,重要作品无一遗漏,读者可以尽观王羲之书法的总面貌。
墨迹刻本,标示对照
带有腰封,精装硬壳
繁体字注解,原帖旁附
烫漆片质感,压凹工艺
范本清晰,彩色印刷
内容覆盖行书、楷书、草书三大部分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魏晋时期琅讶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凭借门荫入仕,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东晋中期玄学名士,在中国书法史上享负盛名,被后世尊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大多率意而成,内容多为亲友问讯等日常琐事。南梁萧衍在《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论及:“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阚,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这是中肯的评价。王羲之的书法多点开花,在行书、楷书以及草书等领域,均有里程碑意义的建树与影响。
魏晋时期,书法与其他文艺门类一样,开始走向“自觉”,即自觉地追求形式上的完善与美感,追求艺术性。王羲之的行书正是“求美”的集大成。永和九年,王羲之在会稽兰亭举办雅集,一幅《兰亭序》名动天下,永垂青史。行书是写情达意的书体,很能显示书写者的人格、艺趣,是“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而致“百态横生,使人骤见惊绝”,“以为奇玩而想见其人”的书法样式。这就不难理解,人们在惊异、激赏《兰亭序》之余,往往遐思纷纷,对王羲之其人产生好奇与想象。
除了行书,王羲之对楷书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经其一变,楷书尽脱隶书遗意,完全“楷化”。如此,楷书便从汉代草创,经钟繇变革,到王羲之时终于确定了典型风貌。此后,王氏楷书又分两脉流传,一是初唐欧、虞、褚、薛四家一脉,一是颜真卿一脉。王羲之是楷书范式的源头,他的楷书深受喜爱,不论是《乐毅论》的“情多怫郁”,还是《东方朔画像赞》的“意涉瑰奇”,抑或是《黄庭经》的“怡怿虚无”都堪称经典。
草书方面,王羲之突破篆隶和章草直线式的布局,以通篇的飞动之态,开辟了一方新天地。这一创举影响深远,催生了草书的“纵逸”一路,如王献之的“一笔书”,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以及明代狂草。除此之外,王氏草书的“平正”“欹侧”又分别发展出以智远、虞世南、褚遂良、蔡襄、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为代表的平和秀逸一路,以及以李世民、欧阳询、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米芾、王铎为代表的欹侧跌宕一路。《初月帖》《寒切帖》,以及以《远宦帖》《游目帖》为重点法帖的《十七帖》是王羲之的草书代表作,从中人们可以一一领略草书的不同面貌。
王羲之艺理兼善,曾作《书论》一篇,当中可见其对书法的领悟与理解,对后世助益颇多。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意义是难以尽述的。遗憾的是,普遍认为,王羲之书法已无真迹存世。历代刻本自不待言,幸存的墨迹善本也均为摹本。虽则如此,这些摹本亦有不可估量的艺术价值。
本书以收录代表作品为原则,内容涵盖行书、楷书、草书三大部分,精选版本,分类明晰,排次有序,墨迹、刻本标示对照,重要作品无一遗漏。本书法集采用彩色印刷的形式,为广大书法爱好者研究、临摹、欣赏名碑名帖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楚的范本。另外,为了便于书法学习和鉴赏,本书法集在原碑、原帖旁附繁体字注解,字形、点画、章法等尽量做到保持原帖的真貌,力图展示原书作的韵味精髓和整体风格。个别文字的释文、字形不一,本书则选用相对合理、流行较广之说。如有不周之处,望海涵。
行书
兰亭序冯程素摹本(墨迹)
兰亭序宋拓定武本(刻本)
快雪时晴帖(墨迹)
快雪时晴帖(刻本)
平安帖(墨迹)
平安帖(刻本)
何如帖(墨迹)
何如帖(刻本)
奉橘帖(墨迹)
奉橘帖(刻本)
丧乱帖(墨迹)
二谢帖(墨迹)
得示帖(墨迹)
频有哀祸帖(墨迹)
频有哀祸帖(刻本)
孔侍中帖(墨迹)
孔侍中帖(刻本)
忧悬帖(墨迹)
忧悬帖(刻本)
姨母帖(墨迹)
姨母帖(刻本)
官奴帖(刻本两种)
毒热帖(刻本)
兄灵柩帖(刻本)
二谢书帖(刻本)
上下悉佳帖(刻本)
省书帖(刻本)
昨得期帖(刻本)
楷书
黄庭经(刻本)
黄庭经(墨迹)
乐毅论(刻本两种)
东方朔画像赞(刻本)
青李帖(刻本)
霜寒帖(刻本)
孝女曹娥碑(墨迹)
孝女曹娥碑(刻本)
草书
初月帖(墨迹)
初月帖(刻本)
远宦帖(墨迹)
远宦帖(刻本)
游目帖(墨迹)
游目帖(刻本)
妹至帖(墨迹)
如常帖(刻本)
寒切帖(墨迹)
寒切帖(刻本)
大道帖(墨迹)
大道帖(刻本)
郗司马帖(刻本两种)
逸民帖(刻本两种)
龙保帖(墨迹)
龙保帖(刻本)
丝布衣帖(刻本两种)
与足下别帖(刻本两种)
服食帖(刻本两种)
知足下帖(刻本两种)
瞻近无缘帖(刻本两种)
天鼠膏帖(刻本两种)
朱处仁帖(刻本两种)
七十帖(刻本两种)
竹杖帖(刻本两种)
盐井帖(刻本两种)
旦夕帖(刻本两种)
严君平帖(刻本两种)
胡母帖(刻本两种)
儿女帖(刻本两种)
谯周帖(刻本两种)
讲堂帖(刻本两种)
诸从帖(刻本两种)
成都城池帖(刻本两种)
旃罽帖(刻本两种)
药草帖(刻本两种)
胡桃帖(刻本两种)
清晏帖(刻本两种)
虞安吉帖(刻本两种)
行穰帖(墨迹)
行穰帖(刻本)
上虞帖(墨迹)
上虞帖(刻本)
长风帖(墨迹)
长风帖(刻本)
贤室帖(墨迹)
贤室帖(刻本)
秋月帖(墨迹)
秋月帖(刻本)
都下帖(墨迹)
都下帖(刻本)
采菊帖(刻本)
迟汝帖(刻本)
头眩帖(刻本)
热甚帖(刻本)
雨晴帖(刻本)
嫂安和帖(刻本)
疾不退帖(刻本)
得柰帖(刻本)
鹘不佳帖(刻本两种)
羊参军帖(刻本)
……
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