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纹样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艺术瑰宝,如何研究、传承和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是需要我们持续耕耘的课题。自2004年以来,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图案”基础课程已有16个春秋,师生们利用假期远赴西藏、贵州、海南等地,走进村寨、民间艺人的手工作坊,采访当地手工艺人,考察地方博物馆,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手资料,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课程研学体系。
《纹以载道:中国民族纹样创新设计》分为“花鸟鱼虫与动植物纹样”“吉祥神兽与龙凤纹样”“文字符号与人物纹样”“星辰天象与几何化纹样”“综合材料之纹样应用”五个部分,汇集了四百多幅纹样作品,皆为师生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临摹绘画或者电脑软件绘制再创作的美术作品。
自古以来,无论是自然造型还是几何符号的纹样在建筑、服饰、生活器具上历代相传,无声地传承着民族文化。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希尔认为它是一种通过不言而喻或约定俗成的习惯或者通过某种语言法则去标示与其本体不同的另外事物,从哲学角度揭示了符号纹样与自然形象的因果关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灿若星辰。“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艺术的精神内核,先民们认为人类处于自然之中,自然与宁宙万物相关联,“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自然既是物质的实体,又是玄奥的“道”,即在冥冥之中的宁宙。人是有生命的躯体,与自然相通。空灵不空,空白非白,虚实交融,有无相生,这些理念在民族纹样中得以充分展现。
中华民族纹样是值得我们自豪的艺术瑰宝,如何研究、传承和利用好民族文化资源是需要我们持续耕耘的课题。自2004年以来,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图案”课程已有16个春秋,师生们利用假期远赴两藏、贵州、海南等地,走进村寨、民间艺人的手工作坊,采访当地手工艺人,考察地方博物馆,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课程研学体系。
本书分为“花鸟鱼虫与动植物纹样”“吉祥神兽与龙凤纹样”“文字符号与人物纹样”“星辰天象与几何化纹样”“综合材料之纹样应用”五个部分,汇集了四百多幅纹样作品,皆为师生在田野调研的基础上临摹绘画或者电脑软件绘制再创作的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美在于细致入微的表达一一历经岁月洗礼后褪色的五彩丝线与针脚处的微尘,无一不被关注,这些年轻的艺术工作者们努力用看似普通的彩色铅笔和水粉复刻出老绣片手工织造的质感,透过笔画仿佛能感受到绣娘的一针一线。而铅笔素描描绘出的银饰吊坠图案,黑白线条刻画的金属质感似能听闻清脆悦耳的银铃叮当。
这些作品虽然还略显青涩和稚嫩,却依旧让笔者对中华民族纹样的广阔创新前景充满了信心,年轻学生的独特创新视角将为传统民族纹样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发展注入新的生命力。
徐进,汉族,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民族纹样艺术研究,现代视觉设计,未来数字体验与虚拟设计。
主编教材《新广告设计》;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有《浅谈阿拉善地区传统手工地毯织造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与对策分析——以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为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学技术高度融合》等。主持的课题项目有2020年北京市民族艺术高精尖学科项目“现代科技在民族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纹以载道——中华民族传统纹样精品及创新设计展”。作品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部分作品先后赴西班牙、韩国、法国、英国等国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