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作者对于1949年以来新中国将近60年以及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个人版的观点。如果1949-1979年的第一个30年是以政治时代为特征的中国发展1.0,1979-2008年的第二个30年是以经济赶超为导向的中国发展2.0,那么未来的第三个30年将是以科学发展为导向的中国发展3.0。当前在追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的时代,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延续过去30年的数量型增长,而是希望未来的30-40年是实打实的质量型发展。本书基于可持续发展三重底线的视角与方法,对中国未来发展需要更多地关注就业增长、低碳增长、福利增长等问题提供了个人的看法和思考。
诸大建,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国家985工程同济大学中国城市发展创新基地学科带头人、同济大学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2005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高级研究学者,1994-1995年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可持续发展与管理、城市发展与管理、公共政策与网络治理等。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特聘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国际公共管理杂志》(美国)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委,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兼职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循环经济研究基地和上海世界观察研究院的学术委员会成员,以及苏州、嘉兴、佛山、哈尔滨、贵阳等城市的政府咨询专家。
作者序
2008年1月
星期二 把低碳与快乐联系起来
星期三 让快乐增长与物质增长脱钩
星期五 让填表格成为快乐的事情
星期六 休闲与挣钱问题的理论思考
星期二 生态效率视野下的中国发展
星期三 世界旅游的四个方面
星期四 从“斗争为乐”到“包容为乐”
星期六 快速进入状态的方法
星期日 弗里德曼开始关注绿色
星期二 让发展模式与美国脱钩
星期三 生态创新的课题设计
星期四 上海土地需要二次开发
星期一 生态东滩的基本问题
星期二 对东滩开发的疑问
星期三 对苏州乡村旅游的看法
星期四 个人理财的三个阶段
星期五 科学发展观的深入研究
星期六 碳足迹的基本问题
星期日 基金投资的三个原则
星期一 《地球——我们输不起的实验室》的译序
星期四 从幸福指数的角度看塞班
2008年2月
星期五 环境时代的开创者卡逊
星期一 个人理财规划的三个问题
星期二 生态经济的倡导者戴利
星期三 Stahel的服务经济概念
星期四 环境影响方程的创立者埃里希
星期五 三重底线的倡导者埃尔金顿
星期六 政策研究的基本要素
星期日 从常熟看苏州旅游的问题
星期一 博尔丁的宇宙飞船经济
星期二 罗根的地球生态极限思想
星期三 戴利的稳态经济模式
星期四 Common的生态经济幸福公
星期五 把绿色与创新系统地整合起来
星期日 康芒纳的技术环境影响
星期一 艾尔斯的物质平衡思想
星期三 舒马赫的小即美思想
星期四 Braun8art的生态效果思想
星期五 基于生态经济的中国发展
星期六 巴恩斯的资本主义
星期日 布里克的倍数战略
星期一 哈丁的公地悲剧分析
星期二 罗马俱乐部的增长极限
星期三 从三重基线看三生协调
星期四 三生协调的深化内容
星期五 奧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管理
2008年3月
星期六 从三个支柱到三重圆圈
星期日 一篇理论性论文的样板之作
星期一 如何认识三生系统的关系
星期二 三重圓圈的管理意义
星期三 中国三重底线的政策历程
星期四 发展三角的管理意义
星期五 低碳经济的基本问题
星期日 城市碳排放的实证研究
星期三 生态文明的系统研究
星期四 循环经济是我的最大机遇
星期一 强可持续性还是弱可持续性
星期二 生态效益还是生态效率
星期三 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
星期六 汽车牌照拍卖与上海公共交通
星期日 三个支柱的管理意义
星期一 三重圓圈的政策意义
星期二 三个支柱的案例研究
星期三 三重圓圈的典型事例
星期四 基于IPAT公式的三生政策演变
星期五 面向人的发展的城市理论与政策
星期六 城市集中化的四个方面
星期日 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本问题
星期一 城市发展的网络治理
2008年4月
星期四 适度经济的基本情况
星期五 东方智慧的发展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