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书法学习的基础性辅导读物,以汉字艺术的形体特征及书写规则为依据,由“笔墨概要、书艺溯源、学书探秘、书学揭奥、书体释例”等五部分,既分门别类,又依序组合而成。本书围绕书法学习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等,汲取历代经典、重要见地和亲历悟点,由点及面、深入浅出而又较系统地专门介绍传统书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来龙去脉,为初学者入门辟一蹊径。
诗为心声,书为心画;历经数千年传承,且今尤呈方兴未艾之势。书法艺术有益于修身养性、澹泊明志,而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提升艺术素养的重要选项。相关课程在青少年及老年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重,相应教材的及时跟进,也是出版领域广为关注及竞相比拼的重要课题。
吴门沈宽,笃嗜艺事;常年沉浸其间,学有专攻;更且锲而不舍,业又所成。继《汉字概要》与《印学概要》等“双概”问世后,又完成两本力作,即《印学初阶》和《书学初阶》。这实在是当今书法教学界颇为难得的一个新亮点,也是传统艺术融入现代化教学进程中一项承上启下的继承性拓展、艺文交合的系统性补充,以及纵横交错的探索性尝试。
《书学初阶》不仅概括关于笔法、墨法以及书法等基本常识,介绍各字体概称、法则和缘由等来龙去脉;还精选前辈所述书法学习中的基本方法和原理,汇集历代书法理论的经典论述;更于行草、隶篆各体的基本概念和法则要义上,进行简扼的辨析。由此可见,在构思上艺文兼顾,古今交融;在内容选择和体例设置上,可谓细大不捐,匠心独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
《初阶》对书法教学中的基本概念、法则和原理,也均有涉及。诸如笔法、笔势、笔路、笔意等;对于汉字在篆、隶、草、真等各体演进中的结构特征、学习方法和南帖北碑诸代表作品,也都有逐项诠释与针对性图示。凡此种种,均便于人们按图索骥,并且在学书过程中,沉潜含玩,心领神会;既明其理,而又悟其法。
《初阶》围绕书法学习时经常会遇到的要点、难点、疑点,汲取历代经典论述、硕儒精辟见地和作者切身实践的感悟,由点及面、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传统书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来龙去脉,必将为初习者或爱好者入门,以及书法教师提升专业修养,辟一蹊径。曩昔,前辈学者陆澹安先生曾有五绝题曰:“一艺传五代,子孙贤可知;从今锲不舍,百世亦何奇。”兹再次先睹为快,且乐而序。
沈宽,字子厚,号稚铁,别署磊厂、继石斋等,江苏吴县人。晚清新闻出版人、书法篆刻家沈拱之(名锦垣,号问潮馆)玄孙,新闻出版与金石印学等传人,上海交大海外学院特聘讲师等。幼承庭训,又师从前辈郑逸梅、胡吉宣、范祥雍等。素喜金石,对书法篆刻颇多心得。著有《书法篆刻经典举要》《印学合璧》《印学概要》《汉字概要》《印学初阶》《汉字艺术初拾》《艺海漱真》和《沧海墨痕》等。
笔墨概要
关于笔与墨
关于书与法
笔形之称谓
笔法之内涵
书中点与横
书艺溯源
书源及四体
书体正与俗
学书永八法
楷法宗晋唐
学书探秘
调锋三要领
人法三层次
寒山话格调
江上十二法
海派三关于
书学揭奥
书学启九势
用笔重八悟
书论六五说
神采四三则
南北二大宗
融通读一铭
书体释例
行书十二法
草法记要诀
隶变三概念
篆诀百韵歌
古籀三概称
补述金甲文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