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录了澎湃新闻历时 8 个月,穿越 8 个省市,8000 余公里,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整个采访过程。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一条胡线,思与辩,突出理论分析;下篇,一万里路,北至南,收录记者的采访报道。全书通过15 篇文章,还有若干照片和 8 个短视频,在纸上再现了H5 的多媒体产品,结合数据、文字、视觉元素,来呈现
胡焕庸线上的临界人生。
从中国东南沿河往内地走,前进大约 1500 公里,将遇到山地和高原。从东北到西南生成了一个界面,它就是中国自然地理特征的分界线。它隔开了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带,农业与牧业也在此间交错存在。久而久之,也造成了人口、社会、经济各要素的不同。
早在 1935 年,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就提出了,以瑷珲腾冲一线可以画出我国人口疏密的分界线。线的东南半壁,坐拥全国 36% 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 96% 的人口,而西北半壁,则以 64% 的国土面积,供养了 4% 的人口。这条线,后来被称为胡焕庸线。它也逐渐成为后来国内外学者和有关战略制定者研究和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胡线理论发表 80 多年来,两侧人口的悬殊状态也始终稳定。不仅如此,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条原本看不见的人地关系线,也更多地被看到。有关研究指出,胡焕庸线虽然高度稳定,但也有些微变动的可能性。也有观点指出,胡焕庸线还是我国的生态脆弱带,贸然开发不是良策,突破的重点应是新型城镇化战略,从而让西北半壁人民享受到现代化生活。
胡焕庸线是人口分布线,更是一条人地关系线。中国人口协会副会长杨云彦认为,破解胡焕庸线应当是破解东西地区发展不均衡的胡线,而非人口意义的胡线。胡焕庸本人曾在《中国人口之分布》发表近半个世纪后,于1984 年在谈及均衡问题时这样说:不是说人口密度必须各地一样,才算平衡,才算合理。
这条既稳定又脆弱的分界线应该如何破解?这是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正如已故著名理论地理学家牛文元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所言,胡焕庸线搞好了,中国就好了。
本书是澎湃新闻工作者笔下的纪实报告。他们长途跋涉8000余公里,从中国最北部的黑河新生乡开始,一路向西南地区行进,最后到达腾冲和顺古镇,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切入,展览了一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独特画卷。这也是胡焕庸线提出80多年来,第一次有新闻工作者踏足,并贯穿考察。胡焕庸线是中国最早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世纪大发现,2015年李克强之问(胡焕庸线怎么破?),让我们重新发现胡焕庸线,它不仅是中国大地上重要的一部分,更因为时代在变,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去观察它和解读它。有学者称:胡焕庸线搞好了,中国就好了。
序 言
本书是澎湃新闻工作者笔下的纪实
报告。他们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切入,通
过新闻纪实方式,展现了中国一条被称
为胡焕庸线的独特画卷。他们长途
跋涉 5000 余公里,异常艰辛。从中国
最北部的黑河新生乡开始,一路向西南
地区行进,最后到达腾冲和顺古镇。
沿途中,有能源资源丰富的基地,
有 20 世纪 40 年代至 70 年代的厂矿基
地,有各种类型的农牧经济区,还有广
泛的灾害频发区。整个报告为读者呈现
了丰富的场景,画面感十足,乡土气息
浓厚。
胡焕庸线是 20 世纪 30 年代,
由地理学者胡焕庸提出来的。他通过手
动方式,将当时全国 4.75 亿人标入 2 万
多个空间点上。汇总制图后发现了这条
独特的分界线。可以说,这是最早运用
大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的世纪大发现。
胡焕庸线当初叫瑷珲腾冲
线。这条线串联了大兴安岭、松嫩平原、
科尔沁沙漠、燕山太行山、晋中盆地、
关中平原、秦岭、四川盆地、横断山脉
等大众熟悉的自然地理单元。长期以来,
政府、学界、公众都很关注胡焕庸线。
它不仅是我国自然、经济地理的重要分
割线,也与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高
度重叠。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了考察我
国人口、社会经济等指标东西差异现象
的重要指示线。
80 多年来,胡焕庸线两侧的
人口比重变化甚微。沿线东部人口仍旧
稠密,西部人口还是相对稀疏。该线两
侧生态环境条件、城乡空间元素和历史
人文特征迥异,这也可以从中国城市规
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国的人居环境适宜性
条件的综合评价研究中得到印证。研究
发现,我国 94% 的不适宜建设地区分
布在该线西侧。与此同时,我国 93%
左右的耕地分布在该线东侧。这也揭示
01山河·开篇部分(书纸)8p.indd 5 2022/6/30 下午3:18
6 山河·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
了我国的大部分国土,特别是平原地区
和盆地、丘陵地区已经几乎被用于农耕
生产。当然 80 多年来,胡焕庸线
西侧的平均人口密度由每平方公里 5 人
上升到每平方公里 15.3 人,提高 2 倍多。
胡焕庸线并不是一条实际存在
的线,我们要从地图上找出它的确切位
置和走向,似乎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将地图进一步放大,我们能看到山川、
河流、田地、草场模糊的分界,却很难
说清楚哪里是胡焕庸线的东侧,哪
里又是西侧。
胡焕庸线的东侧并不是绝对
的人口稠密地区。这条直线及其东侧
200300 公里范围内,覆盖了内蒙古
东中部、山西北部、陕西北部地区,它
们都是人口相对稀少的农牧过渡地区。
同时,直线西侧也不是绝对的人口稀疏
地区。直线及其以西 200 公里范围内,
有覆盖了 350 万人的山陕蒙交界地区,
800 万人的陕甘交界以西地区,还有
150 万人的四川西部山区。这些都是人
口相对稠密的地区,也是我国不同地理
台阶之间的过渡带。因此,这里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属于严重的
受灾地带。那些受到地震深深创伤的北
川、芦山等地的画面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时刻提醒着这里的人们。
胡焕庸线的存在,客观来讲
是由于气候差异及地形地貌交叠所决定
的,但同时也是中国劳动人民发挥主观
能动性,适应并改造国土空间的现实结
果。正是由于各种差异性因素的叠加,
使得胡焕庸线对于当前我国的国土
开发、保护战略和产业经济的区域转移
战略等,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读者可
以结合本书的纪实调查,去做以下方面
的思考:
第一,深入思考生态环境与国土开
发与保护问题。我国绝大部分适宜人类
居住的地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
区。东部的土地、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
大江大河孕育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
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生产
组织关系,进而发展起来了密集的城镇。
这些地区是当前工业化、城镇化的主场
地。沿海江河三角洲地带的发展,造就
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镇群。内陆的平
原与盆地地区也形成了若干区域性中心
城市。
01山河·开篇部分(书纸)8p.indd 6 2022/6/30 下午3:18
山河·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 7
胡焕庸线以西地区由于气候条
件导致水资源稀缺,且水资源的时空分
布极不均匀,导致人类开发建设受到很
大限制。这些地区,仅在沿山脉脚下的
平原地区分布着绿洲和城镇。比如,著
名的河西走廊地区、天山南北坡地区等。
中国的大江大河绝大部分发源于胡焕
庸线以西。近年来,随着人类开发建
设、资源开采不断向上游地区转移,使
这些地区出现了生态退化、水土流失和
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但同时
胡焕庸线以东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
压力也十分巨大,各类污染问题层出不
穷,也迫切需要转变发展理念,引导绿
色与可持续的中国国土开发。
第二,关注胡焕庸线两侧的扶
贫问题。贫困问题是此次澎湃记者实地
调研中体会最深的社会问题。造成贫困
的原因有很多,有因资源条件匮乏或生
态环境恶劣导致的贫困,有因工矿发展
停滞或减产导致的贫困,也有因重大自
然灾害影响导致的贫困,还有因交通不
便造成发展滞后导致的贫困。
在国家积极推进扶贫攻坚任务的时
代背景下,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地去关注
这些地区。总体上,胡焕庸线偏北
部地区更加需要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扭
转当前因产业支撑不足导致的人口外流
和城镇发展滞缓现象。偏南部地区应该
找到适合本地资源条件的特色经济发展
道路,融入更大范围的经济体系。那些
因为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匮乏导致生存
问题的地区,则需要转换扶贫思路,通
过生态补偿机制或生态移民举措重构社
会组织。
第三,寻找胡焕庸线上的最美
风景线。正是由于胡焕庸线穿越中
国的自然地理台阶过渡带,所以其沿线
地区也具有绝佳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
族文化特色。当下,国家在积极倡导美
丽中国建设,这也为推进胡焕庸
风景线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北到南,沿线两侧拥有丰富的自
然景观、多元的民族文化和文化遗产。
有北国冰雪、森林、草原风光,也有南
方的垂直地带和多样的生物。有最北端
的鄂伦春族,最南端的傈僳族。同时,
还有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南方茶
马古道等文化遗产廊道。因此,我们可
以借鉴美国的国家步道系统的经验,将
01山河·开篇部分(书纸)8p.indd 7 2022/6/30 下午3:18
胡焕庸线打造成中国最美的国家步道。
胡焕庸线提出的 80 多年来,
第一次有新闻工作者踏足,并贯穿考察。
虽然说,这条线在地图上无法被找到,
但在实际地理环境中,却有着明显、强
烈的约束力,线上的自然与人文风
光是鲜活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实际存
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也是显性的。今
天,我们需要重新发现胡焕庸线,
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大地上重要的一部
分,更因为时代在变,我们需要用新的
眼光去观察和解读它,带动读者一同参
与探索,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王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澎湃研究所为澎湃新闻旗下机构,致力于打造立足上海、以城市研究为核心的新型智库。该研究所以人为本,理解城市社群的组织与行为;以务实与创新,提供城市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希望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国城镇化的脉络,采用与国际城市研究接轨的话语体系,与全球城市对话,汲取国际城市经验。
序言
一个动画告诉你什么是胡焕庸线 11
上:一条胡线,思与辨
六十五年 变与不变 14
人口比例稳定,急需加速城镇化 34
人口迁移分布的顽健性 48
下:一万里路,北至南
黑河:最后的猎枪 63
富拉尔基:两代人的重工业城市记忆 77
科尔沁:干旱笼罩草原 95
大同:煤与光 105
鄂市:成吉思汗守灵人 127
鄂尔多斯:草与绒 141
安康:移民的进与退 153
松潘:二十一个民族共处 163
北川到芦山:小事记 177
01山河·开篇部分(书纸)8p.indd 9 2022/6/30 下午3:18
10 山河·寻路胡焕庸线上的中国
玉龙县:电商上下求索 205
高黎贡山:追寻长臂猿 223
腾冲:老人言 233
附录
对话牛文元: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249
胡焕庸之孙谈祖父 254
后记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