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地处冀中平原腹地,《太平寰宇记》记载以“ 博野” 为名,是地居古博水之野的缘故。漫长的岁月赋予了博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起源于夏商时代的古镇至今仍保留着众多古迹:建于唐景龙四年的解村兴国寺石塔,同连村出土的东魏崔景播墓志,南林里村东南的“ 还金井” 等。而祖籍博野的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清代博野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颜元,为博野注入了强大的思想之魂。前者开创的理学,在其故土博野根深叶茂,后者以其“ 实文、实行、实体、实用” 的实学思想深刻影响了近现代中国,也成就了博野崇尚实学、崇尚实行的务实作风。五四运动之后的博野亦是人才辈出,中国天体物理学奠基人程茂兰、当代国际生物学家牛满江等人陆续加入其中,慢慢完成了这方土地的文化积淀。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简称“中国民协”),总部设在北京。设有各类专业委员会30余个,在全国命名中国民间文艺之乡50余个,设立各类民间文艺研究基地、博物馆20余个。曾有效地组织实施了对各民族民间文学,尤其是史诗《格萨尔》《玛纳斯》等的发掘,开展多次大规模全国性的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俗文化采风活动,《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国歌谣集成》的普查、编纂、出版工作等更是成绩卓越。潘鲁生,1962年生,山东菏泽人。著名画家、学者。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设计艺术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艺委会主任、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系中国文化名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担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邱运华,1962年生,湖南祁阳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任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马列文论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俄苏文学理论,出版专著《诗性启示:托尔斯泰小说诗学研究》《19—20世纪之交俄苏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史论》《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等多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俄罗斯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和负责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项目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