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年学者丛书”的一种, 是一部以明清泽州乡村地区存在的儒、释、道三教合祀庙宇建筑群为主要考察对象, 进行扎实的归纳、分析和研究的著作, 书中并对此类建筑背后所附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进行了简要探讨分析。作者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 充分收集了该地区三教合祀庙宇的相关图文历史资料及口述资料, 然后运用多样的学术研究方法, 进行了可信的汇总、分析总结。书中具体围绕庙宇分布、主要类型、形制布局、修建群体、祭祀活动等方面展开分析和探讨。书中所反映的民间融合众神、合祀一处的现象从思想史和社会史角度来看是极有价值的, 书中引用及附录的作者收集整理的大量碑刻资料多数不见于历代史料记载, 因此也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能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自唐宋以降,中国社会形成了儒释道三教交融互摄的思想文化格局,同时在信仰实践层面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生动形态。传统的宗教学研究,多重视“三教合一”的义理研究,而对庙宇、祭祀实践层面的“三教合一”关注不多。实际上,与思想层面的“合一”相比,三教在信仰实践层面的“合一”可能更接近“三教合一”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传统所具有的深层结构与现实特质。 三教庙是“三教合一”在民间信仰实践层面的生动形态。我国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三教庙,就学术研究而言,这些庙宇提供了一个和“三教合一”思想相配合的祭祀实例。信徒们以“合庙”的香火实践了“合一”的教义,表明中国宗教一直在践行一种“合”的教义。本书选取明清时期山西泽州地区大量分布的三教庙为考察对象,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记载,对这类庙宇的区域分布、基本类型、规制格局、修建群体以及相关祭祀活动展开了具体的分析与探讨,并寻绎其扎根的地方社会结构与文化习俗的深厚土......
总序
“三教合一”扎根在哪里?
《殊途同归——明清泽州地区三教庙研究》序
序言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三教庙概述
第一节 概念内涵
第二节 核心要素
第三节 历史源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区域分布、类型与形制
第一节 区域分布
第二节 庙宇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