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摆脱欧洲中心论的视角,运用社会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性别学的方法,从中国资料实际出发,开展综合研究,同时也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印度和日本的技术史做了考察。作者在本书中主要讨论四个问题:房屋作为生活机器、亲密性技术、清洁卫生技术、手工业与机器工业技术,它们都根植于传统,也与现代人的技术观有联系。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跨文化分析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具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对技术开展跨文化研究,可以创造性地思考技术在特定社会历史上下文中满足人文需求的样式,也可以分析技术超时间存在的文化驱动力。
白馥兰(Francesca Bray),在法国巴黎和英国接受教育,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汉学与社会人类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英国剑桥、法国巴黎和美国加州的高校任教,在相关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现执教于英国爱丁堡大学。李约瑟主编《中国科技史》系列丛书《农业》卷(1984)的作者,主要研究领域有农业史、水稻社会、技术与性别等。
导 论:技术作为一种文化‖ I
第一章 房屋作为生活的机器 ‖ 27
第一节 居室是社会秩序的建筑工程‖ 29
第二节 居室的巢与壳的功能 ‖ 39
第三节 居室是人机互联网的主页 ‖ 50
第四节 居室空间的性别认同 ‖ 57
第二章 亲密性技术|64
第一节 亲密家庭:照片与电话、风水与祭祖 ‖ 71
第二节 郊区、隐私与城市的技术扩张‖ 81
第三节 渴望如何变成需要 ‖ 87
第三章 清洁卫生技术‖ 92
第一节 清洁卫生技术小史 ‖ 94
第二节 清洁卫生技术的三个文化问题:‖ 99
第四章·手工业与机器工业技术:中印纺织业的比较‖ 121
第一节 国家二元生产模式‖124
第二节 中国耕织生产模式的符号意义 ‖126
第三节 印度手工纺织业的圣德楷模‖ 140
主要参考书目‖ 153
附录跨文化研究丛书书目‖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