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又源于文化自知,文化自知的前提是做好文化的研究、解读和普及推广。中华文明属于原创性文明,它有别于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以冶金术、文字和城市出现作为迈进文明门槛的“三要素”标准,主要以中国标准,即王权、国家、都邑的出现,阔步迈入了文明的世界,并以独有的“重瓣花朵”形式,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成为世界上没有中断,绵延传承五千年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这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是龙的传人的骄傲。悠久的历史,代代传扬的神奇故事,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原始基因。遥远的夏商传说,我们正在系统地研究破解,但相对较近的南宋所记载的月饼,其起源问题一直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缺少科学严谨、符合逻辑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解读,还处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自发水平,经不起严肃的追问和探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随着《跟着地名寻月饼》的出版,将要朝着告别这种缺憾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为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国家版图之内,在伟大祖国广袤辽阔的陆地和浩瀚无垠的海洋上,最大的地名就是“中国”,我们华夏母亲的芳名,指代的是龙的传人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地方。从地名学的视角观察,读音、字形、含义、位置、类别、时间是地名的六大基本要素,但要全方位立体动态地描述中国母亲的优雅神态和娇容玉貌,仅仅依靠这六大要素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及彼,地名工作者该如何拓宽视野,怎样以平视的心态,站在中外文化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的高度,融通古今,从更广更新的角度把中国故事讲得更好,为中国读者乃至世界各地的朋友们,完美地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是中国地名学会近年来探索的重点课题之一,本书就是这种探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
地名学属于交叉性学科,涉及语言、地理、历史、民族、考古和社会等诸多学科,有时与饮食和节日亦关系密切。欲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中国”二字的含义和中国人的习俗,欲要了解中国人的习俗,就要从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吃食切入,而最能集中体现吃食特色的莫过于传统节日食品。节日在历史的时空中形成和传承,在演变中固化,在固化中缓慢调整,进而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时代烙印、历史记忆和精神家园,并且在特定的区域和族群中流行,进而逐渐渗透到地名文化之中。在中国,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月饼是观察中华文明的一扇独特窗口。广西北海合浦,苏轼吟唱“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诗句的地方,“合浦大月饼”不仅成了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这里还建起了集生产与观光于一体的特色产业园“月饼小镇”:还有,与月饼诞生有直接关联的“西域胡饼”“寿阳茶食月团团”“潍坊蒸月”“无锡推酥麦饼”等,也都无一例外地与地名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春节的水饺,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是中国最著名的四大节日标志性食物。前三者皆出自中国本土,唯有月饼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伴随着“丝绸之路”上悠扬的驼铃声,作为西域文化使者的“馕”一路东行,在中原改姓更名为“胡饼”,不仅成为上自君王下至百姓舌尖上的美食,满足着人们的味蕾需求,而且不断地与大唐内地美食切磋交流,在华夏历史悠久的月亮崇拜文化浸润下,最终在宋代国破家亡而经济异常繁华、国求一统家盼团圆的时代背景下,演变成了“月饼”。之后的岁月人们以饼事神,月饼登上了中秋舞台,成了人与月神相沟通和祈福纳祥的供品,充满着神灵之气,进而成了中秋节标志性食物。
月饼连着中原,连着西域,连着宫廷,连着边关,连着千家万户,连着诗和远方。月饼不仅与水饺、汤圆和粽子一样是节日食物,而且还具有前三者所没有的独特多样造型和图案纹饰。月饼图案纹饰中,既有新石器时期的芒星纹、八卦纹,仰韶时期彩陶上的旋涡纹: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唐明皇游月宫的传说和仙姬送子的故事:还有五星红旗飘扬和神舟飞船遨游太空的雄姿。它们再一次印证了中华文明千年不断的秘籍,文明不是不断地抛弃和取代,而是不断地积累和融合:它们淋漓尽致地展示着中国人的信仰追求和历史观、价值观、伦理观,活灵活现地体现着人们的造物思想、审美趣味、工匠精神、技术能力和生活追求,是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精神诉求、集体记忆的延续性存在,始终保持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兼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构,特色美食与节日习俗有机统一且融会贯通,具有极强的集体性、传承性和地域性,反映了漫长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的变迁,使得月饼成了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符号之一。
人类从结绳记事到发明使用文字,总在记录那些刻骨铭心的惊天动地大事,而对于事关自身生存繁衍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琐事,又总是视而不见和见而不记,此种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正是缘于此,典籍对月饼由来的记述几乎为空白,使得今天的研究举步维艰无据可查。为此,本书作者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勇气和毅力,用了三十多年的光阴,足迹遍布二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地考察各地保留的古老中秋习俗和食物:在山西介休的街摊上,亲眼目睹老人的寿桃月饼、男人的月牙月饼、女人的葫芦月饼和男孩的猴王月饼、女孩的玉兔月饼: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慢慢咀嚼着“张掖蒸月饼”,仔细寻觅着胡饼东进演变的蛛丝马迹:走村串户逛市场,搜集了宋代以来各种月饼印模两千余件。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史料记载、民间传说、实物模具、乡间民俗四位一体,相互印证补充的研究方法,透物见人、见史、见精神,以物证史、补史、叙史。整体研究从寻找全国各地历朝历代与中秋月饼类似的节日食物入手,广泛收集月饼由来传说故事并进行分类辨析,判断其真伪、价值和作用,从文化、节日、心理、习俗、物质、技术、社会七个方面,探究月饼诞生的主客观条件,梳理月饼诞生的历史脉络,最终得出结论:月饼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孕育于汉唐,诞生于宋,成长于元,成熟在明清,绝非一人一时一地所为,是依据华夏月亮崇拜文化和社会祈盼家国团圆的心理需求,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融合,若干代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探究月饼由来的同时,本书还对打制月饼的工具月饼印模,从由来演变、材质、形状和制作工艺,以及图案主题、内容特色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从全国各地历代千姿百态的月饼中,精选了38种逐个介绍,以展示月饼背后不为人熟知的璀璨历史和文化,并在最后介绍了与中秋和月饼密切相关的知识要点,回答了人们对中秋和月饼时常迷惑不解的若干问题。月饼是属于千家万户的,维系的是民情、亲情、国情,联结的是民族精神的文化根脉,体现的是国家一统和家人团圆的恒久理念,铭刻的是民间乡愁的生活记忆,研究月饼文化的书理应属于亿万普通民众。依据此种原则,作者选择了人们喜闻乐见的通俗形式,将研究成果编写成了120多个故事。如果在中秋之夜万家团聚的时刻,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听长者讲述老家在何方,哪朝哪代搬迁到何处,何年何月又来到现今住地,本书中的故事若能穿插其中成为附带话题,那将是我们地名工作者最欣慰的时刻,也是对开阔创新地名工作视野的莫大鼓励和褒奖。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又源于文化自知,文化自知的前提是做好文化的研究、解读和普及推广。中华文明属于原创性文明,它有别于西方学术界流行的以冶金术、文字和城市出现作为迈进文明门槛的“三要素”标准,主要以中国标准,即王权、国家、都邑的出现,阔步迈入了文明的殿堂,并以独有的“重瓣花朵”形式,多样性与统一性共存,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绵延传承五千年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文明。这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是龙的传人的骄傲。悠久的历史,代代传扬的神奇故事,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原始基因。遥远的夏商传说,我们正在系统地研究破解,但相对较近的南宋所记载的月饼,其起源问题一直处于莫衷一是的状态,缺少科学严谨、符合逻辑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解读,还处在民间口耳相传的自发水平,经不起严肃的追问和探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而随着本书的出版,将要朝着告别这种缺憾的方向,迈出坚实的步伐,为传播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第一章 月饼演变历史
众说纷纭话月饼
饼的起源
月饼行的祖师爷
秦军身背锅盔打天下
汉灵帝刘宏爱吃胡饼
唐玄宗御赐胡饼改名叫月饼
韩愈的寿阳茶食月团团
南宋临安与今天张掖的蒸月饼
苏轼的小饼是什么
岳家军吃的同心饼
古画中的月饼摊铺
元朝的月饼叫月糕
元朝的麦饼变月饼
明代的月饼还叫团圆饼
明代的月饼又叫金饼
清宫御用月饼
古老的潍坊蒸月
来自草原的混糖月饼
民国前的各色月饼
新中国的国标月饼
月饼由来传说
嫦娥奔月与月饼的传说
嫦娥托梦后羿做圆饼
嫦娥与月亮饼的传说
焦作七仙女与月饼的传说
四川七仙女与月饼的传说
月饼始祖“太师饼”的传说
唐相裴寂发明月饼的故事
唐明皇游月宫与月饼的故事
杨贵妃为胡饼改名的故事
新罗国八月十五吃饼食的故事
岳家军“同心饼”的故事
金庸笔下的月饼由来
满城尽挂“明”字旗的故事
乾隆与月饼的故事
月光饼的酸甜故事
第三章 月饼由来传说辨析
神话为月饼注入了神性——神话说
闻仲太师是月饼的保护神——太师饼说
月饼在战火中诞生——军粮说
唐玄宗为月饼出生造舆论——梦游月宫说
胡饼是月饼的老祖宗——外来说之胡饼
中韩的月饼各有源头——外来说之朝鲜半岛
寿阳茶食是月饼的老祖母——月团团说
苏轼是月饼的接生婆——小饼说
月饼也在与时俱进——创新说
月饼是多元文化的骄子——诸说述评
第四章 目饼诞生基础
月亮崇拜——文化基础
中秋节形成——节日基础
癞蛤蟆嫦娥变美女——心理基础
中秋祭拜月仪式——习俗基础
小麦的广泛种植——物质基础之一
石磨的普及运用——物质基础之二
面罗的不断创新——物质基础之三
食糖的广泛使用——物质基础之四
食油总量的增加——物质基础之五
制饼技术的成熟——技术基础
社会对团圆的期盼——社会基础
……
第五章 月饼印模欣赏
第六章 千姿百态的月饼
第七章 月饼逸事趣谈
《月饼文化研究》之构架
就月饼问题答网友问
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