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末到清初,儒学从“尊德性”的理学逐渐转变成“道问学”的考据学。儒学面貌何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本书基于晚明以降社会经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背景,从儒家一以贯之的“内圣外王”理想入手,以“儒学的社会性格”为视角,考察当时儒者针对个人修养和改造社会两大目标的讨论与实践,分析清代儒学的转向,力图将儒学内在逻辑与其所处外缘环境结合起来,在融会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考据学获得一个综合的理解。
要保证有一碗饭吃,也要有一本书读观察清代思想史的新视点。
简单地说,本书作者有这样一种看法,即通过观察东洋眼光下的中国“近代思想”的图像,可以帮助已经熟悉明清思想断裂一面的我们,在同一时刻关注到明清思想连续的一面。既然这两面同时存在,那么特异于宋明理学的清代汉学的“道问学”精神,恐怕就不能代表清代儒学的全部传统,也就不能被孤立出来视为一种“知识论述”或解释为“知识主义的转变”。它在历史语境里的真正意义必须与明清思想连续性的这一面结合起来重新加以整体的考虑。所以同时看到断裂与连续的两面,将有利于我们获得考察明清思想,尤其是清代思想史的新的“综合的视点”。
“深描”(thick
description)两字广为人
知,大概主要得力于人类
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
(Clifford Geertz)的使用
;而格尔茨又明言,这个
词是他从哲学家吉尔伯特·
赖尔(Gilbert Ryl)那里借
来的。格尔茨解释何谓“深
描”,举的都是赖尔用过的
例子:一个人眨了下眼,
他可能就只是眨眼而已,
用来缓解一下视觉疲劳,
但也可能是跟对面的朋友
发送了一个心照不宣的信
号,或者是在模仿取笑第
三个人,甚或可能只是一
个表演前的排练。我们要
确切把握行为者的真实意
图,不能依靠对动作的“浅
描”(thin description)—
—比如,某人正在迅速张
开又合上他的右眼——而
是要提供一套对其“意涵”加
以破解的方式:这意涵由
行为者所在的社会与文化
共识决定(也离不开物质
和生理条件的制约)。照
我理解,最粗浅地说,“深
描”即是将对象放在其所在
的具体语境中加以理解。
它得以成立的理论上的前
提,则是相信人是一种追
求并传达“意义”的动物。
编者相信,“深描”不是
一种固定的研究手段,而
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世界如许广阔,收入这套
丛书的著作,当然也不限
一个学科。其中以史学作
品居多,那自然同编者自
己的学科训练及交游局限
有关,但也收入人类学、
社会学、文学史、艺术史
、科技史、哲学史、传媒
研究的著述。若说它们有
什么共同之处,那主要是
形式上的:每本书的体量
都不大,约在8万-12万字
上下——这种篇幅在现行
学术考评体制下颇为尴尬
,作为论文似乎太长,作
为专著又似乎太短;方法
上,秉承“小题大做”原则,
力图透过对具体而微的选
题进行细致深密的开采,
以传递历史主线的脉动,
收到“因小见大”的效果。丛
书所收皆是学术著作,但
也希望有更广的受众,因
此在选题方面,希望多一
点风趣,不必过于正襟危
坐、大义凛然;在表述上
以叙事为主,可是也要通
过深入分析,来揭晓人事
背后的“意义”,同时力避门
墙高峻的术语,追求和蔼
平易、晓畅练达的文风—
—然而这却不只是为了要“
通俗”的缘故。而是因为编
者以为,“史”在中国本即是
“文”,20世纪以来学者将
此传统弃置脑后,结果是
得不偿失,不仅丢掉了更
多读者,也丧失了中国学
术的本色精神。“深描”则尽
可能接续此一传统,在中
国学人中提倡一点“文”的自
觉(至于成绩如何,当然
是另一回事)。用今日通
行的学术评估标准看,“深
描”毫无疑问位处边缘,不
过我们也并不主动追求进
入“中心”。边缘白有边缘的
自由。在严格遵循真正的
学术规范、保证学术品质
的前提下,“深描”绝不排斥
富有想象力的冒险和越界
,甚至有意鼓励带点实验
性的作品。毕竟,“思想”原
有几分孩童脾气,喜欢不
带地图,自在游戏,有时
犯了错误,退回即是。畏
头畏脑、缩手缩脚、不许
乱说乱动,那是管理人犯
,不是礼遇学者。一个学
者“描”得是否够“深”,除了
自身功底的限制,也要依
赖于一个允许他/她“深描”
的制度与习俗空间,而这
本身即是“深描”所要审视的
、构成社会文化意义网络
的一部分。据此,编者决
不会为“深描”预设一个终结
时刻,而是希望它福寿绵
长——这里说的,自然不
只是这套丛书。
王东杰
张循(1978-),四川成都人。复旦大学专门史专业博士,2015-201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人。现任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思想史和文化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西部项目课题各一项。代表性论作有《汉学的内在紧张:清代思想史上“汉宋之争”的一个新解释》《义理与考据之间:蒙文通先生的经学历程》等。
引言
上篇 “求同”与“存异”
明清之际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一、儒学的社会性格
二、理论重心的转移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三、外缘力量的推动与儒学社会性格的转变
四、余议:“求同”与“存异”的确解
下篇 “自治”与“治人”
清代考据学与儒家社会建设的新路径
一、“自治”与“治人
二、宋、明理学里“自治—治人”的偏向
三、清代考据学对“自治—治人”有意识的区分
四、余议:儒学社会性格的文化史意义
结语
附录 明清思想史“连续着的基础构造”
——读岛田虔次《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
和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