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奕斐、祝羽捷、蓝蓝、罗新、汪民安力荐!!!
- 聚焦性别身份困境,看见女性,看见女性学者。史无前例的豪华阵容,推心置腹的深度对谈。
- 性别很重要,但不是全部,拨开时代激变的迷雾,进入思想的另一半天空。
- 上野千鹤子、戴锦华、毛尖、梁鸿、张莉、包慧怡……她们是业界翘楚,是历史亲历者,也是时代风向标。她们的生命经验,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我们一起倾听、辨认、诉说、书写。
性别议题频上热搜的今天,我们真的实现平等了吗?从何种层面,女性可以作为一种方法?女性主义意味着什么?进一步说,女性,只关注女性问题吗?
疫情后,世界将去向何方?时代激变、躺平声势渐高的今天,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身处前所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时代与个体、与自我的连接?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个世界?
……
这些是她们的困惑、愤怒与失望,回顾、阐释与前瞻,也是我们每个人的。从这点来看,学术只是她们阐释世界、理解世界的入口,是她们与我们的桥梁,所以我们说,《开场:女性学者访谈》也是一部关于女性与女性主义,关于时代,关于个人还能做些什么的警世与醒世之作。
写在前面的话:她们走过的路(节选)
文/青青子
2021年7月,我们在新媒体发布了该系列的开篇文章。打头的是这样一段话:
无论是高校教席,还是学术成果发表,越往象牙塔的顶端走,女性的数量就越少。事实上,当一个女性决定从事学术事业,她所面临的限制无处不在: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类??历史证明学术界不是女性的地盘??读书有什么用,女孩子总归要嫁人的??在高等教育阶段,诸如此类的声音试图阻止女性踏入科研大门。而当她们进入高校系统,生育、家务劳动等天职,则将她们挤出更多的机会之外??
然而,即便不断遭遇贬抑与打压,我们依旧看到,越来越多女性投身学术志业,汇流进学术共同体。对她们来说,学术研究不仅是事业、爱好,更是体认自身,寻找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朴素的想法:让更多女性学者被看见。
当女性决定投身学术事业,她们需要克服多少阻碍?是否存在属于女性的学术传统?在重男轻女的学术体制中,涉水前行的女性学者如何找到自我的参照?她们的同行者又是谁?
回头来看,这段话尽管真诚,却只讲出了故事的一半。这一半是基于我们对于选题的认识和有限的经验。而更重要的另一半,则是这些学者回馈给这个选题的:当她们投身学术,她们亦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在贺桂梅的办公室,我还问过她另一个问题:当你在青年时期接触了这些女性主义理论,再回过头看生活中女性的处境时,会感到愤怒吗?她对我说:当时肯定是有的,但我现在都差不多忘记了。其实我们之所以感到愤怒,是因为无法对这样一种感性的、具身性的不平等体验做出解释,我最有感触的是学术真好,因为它可以给我们解释,将这些感性的生命体验化为一种前行的力量,而且不仅仅局限在性别问题之中,它也让我们能对更广泛的社会处境有同情、共情与关切。
类似的表述几乎出现在每个学者的采访中。相比于她们所经历的限制、歧视与不平等,真正给予她们力量的,的确是在学术中收获的自由。而自由,像福柯说的那样,不是说不受任何限制,而是在承认既有的历史条件的前提下,去改变那些偶然的、可以重新打开的地方。哪怕是裂开一个小口。
那么,不如让我们重新改写最初的发问:
当女性决定投身学术事业,她们获得了怎样的自由?她们用什么样的声音、语言描述这个世界?身为女性的身份和经验,如何与她们的研究、她们的生命相关联?她们又如何试图改变男性所开启的学术规范与标准?
写到这里,还需要交代一点。这一系列之所以是学者访谈,在于它主要聚焦的是她们的学思历程和她们所做的研究。人物经历当然重要,但就像波伏瓦始终坚持的说法,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的思想。
完成采写和编辑工作后,每次阅读这些采访,我的收获不尽相同。最早编订的时候,我曾感慨过姜还是老的辣,也惊叹于年轻学者所拥有的更丰富的知识结构与多元的视野,但一次次重返她们的历程之后,我意识到,更多时候,一个人的学术,正如一个人的写作,完全可能兼具优点和不足。
这本书也并不是为了吹捧她们,而是意在诚实地呈现这些学者不同的思想阶段,这些想法和她们生命之间的交织关系,她们和前辈之间的爱恨纠葛,无论你我是否认同她们的言论、她们的立场。
接下来,你将读到的十一篇采访文章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策划的年度选题女性学者访谈系列。这些采访大部分完成于2021年,小部分则成稿于2022年。尽管每篇文章的结构不同,但大体上,你将读到三个部分:她们的研究、她们的历程与她们的观点。除了前文提到的初衷,我们还希望能借由这些具体的、个人的,同时也是共同体一部分的经验与思考,对当下的性别问题、学术圈女性的状况做一个脉络性的梳理与历史性的回顾。
我们邀请了来自社会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不同国别的女性学者,有些是大众所熟知的,有些则在聚光灯之外。她们的经历很相似,也很不同。她们代表了不同代际的女性知识分子,对知识怀有热情,也曾经历困惑与挫折。她们的故事讲述了大部分现代女性的不满与困惑,野心与梦想。
受制于时间、语言以及突发状况,最终接受我们采访的学者包括(按代际与首字母排序):
40后:
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学系荣休教授)
上野千鹤子(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50后:
戴锦华(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
邓小南(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60后:
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70后:
贺桂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盈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
梁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80后:
包慧怡(复旦大学英文系副教授)
最后,在和出版社编辑共同校订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曾不断反问自己:阅读这本书的你,将会获得什么?
正如上野千鹤子在提及对她影响至深的女性学者时所说:她们用不同于男性的语言表达女性的经历。正是因为有这样宝贵的女性话语在我们面前,它们才会成为我们的血与肉。语言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发明的,你必须从某个地方借用到它。当你从前人手中接过它以后,才能逐渐将它变成你自己的血与肉。
希望这本书带给你的,正如它所带给我的那样:我们回望她们走过的路,不仅因为那亦是我们的来路,也因为没有人可以从自身中发明自己,我们始终走在她们走过的路上。
希望有一天,我们不必在学者前面加上女性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