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年间出版的图书,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多位著名学者奉康熙圣旨编撰的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汉字辞书。该书的编撰工作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历时六年,因此书名叫《康熙字典》。字典采用部首分类法,按笔画排列单字,字典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标识,每集又分为上、中、下三卷,并按韵母、声调以及音节分类排列韵母表及其对应汉字,共收录汉字47035个,为汉字研究的主要参考文献之一。本次出版的《康熙字典》以文津阁《钦定四库全书》为底本。以原色原样影印,字典字头部分为红字全部恢复原样,让更多的研究者便利取资,极具史料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张玉书(1642年—1711年),字素存,号润甫,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五十年,年70岁。自幼刻苦读书,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精春秋三传,深邃于史学。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侍讲学士。二十三年(1684年)授刑部尚书,调兵部尚书。二十九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随皇帝征噶尔丹叛乱。历官凡五十年,为太平宰相二十年。久任机务,直亮清勤,朝廷倚以为重。康熙十八年(1679年)主持修《明史》,先后出任《平定朔漠方略》、《佩文韵府》(1704年—1711年)、《康熙字典》的总裁官。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告病辞官,仍慰留在朝,康熙五十年(1711年),以七十岁高龄随康熙至热河,病死塞外,谥文贞。张玉书工作古文辞,称一代大手笔。著有文贞集十二卷,《清史列传》行于世。陈廷敬(1638年—1712年),原名陈敬,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人,清代泽州府阳城人,入仕五十三年。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历任经宴讲官、工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陈廷敬生平好学,诗、文、乐极备。他的诗风格“清雅醇厚”,很得康熙皇帝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