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收录的文字,是作者过去十余年所撰写的有关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以及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文化教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论文、讲义和案例,反映了作者多年来对汉语国际教育学及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认识历程。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全书内容分为“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篇”“中华文化传播篇”“案例篇”三部分。共16篇文章,其中4篇文章属于案例分析,其余为学术论文。
本书收录了笔者过去十
余年中所写的一些有关汉语
国际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
文化教学及文化传播方面的
论文、讲义和案例。出版这
样一部小书,初衷是为笔者
主讲的“中华文化与传播”课
程提供一部教材,同时也希
望通过本书的出版与同行进
行交流,得到指点。
自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
学院开始招收全日制汉语国
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来,笔者一直承担培养方
案中核心课程“中华文化与
传播”的教学任务。2011年
夏,受院里委派,笔者在北
京参加了由国家汉办和全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
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
院承办的“中华文化与传播”
课程研修班,有幸与来自全
国各高校主讲这门课程的老
师们一起聆听了二十位专家
、学者的授课,并与同行们
一起研讨课程大纲、授课模
式。其间受汉办师资处领导
委托,参加研修的老师们集
思广益,主要由包括笔者在
内的几位老师执笔,试编了
《“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大
纲(草案)》,《大纲(草案)
》分设十个专题,54课时。
据笔者了解,由于课时、师
资等各种原因,《大纲(草
案)》后来并未在各校得到
使用和推广,包括笔者所在
的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在内,各培养单位多依据自
身对课程的理解和师资条件
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
对于“中华文化与传播”
这一课程名称以及课程的内
容设置,不同老师有不同的
理解。笔者在教学中重点既
未放在中华文化上,也未放
在传播学上,而是重在让学
生掌握中华文化传播的意义
、思路、原则,提高其相关
理论认知和实践能力。不将
中华文化知识列为教学重点
,一是因为课时有限,实在
不能兼顾,二是这部分内容
研究生有能力自学。至于传
播学方面的内容,当年在研
修班讨论大纲中需要列入多
少传播学内容时,压倒性的
意见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和
中华文化传播的实际需要涉
及即可,不需过多、过专的
讲解。2019年初,院里专
门派笔者赴西南政法大学参
加了“全球传播与跨文明研
究高级研修班”,其间请教
了一些传播学专家后,笔者
更加坚持这一看法。
本书的内容编为“汉语国
际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篇”“
中华文化传播篇”“案例篇”
三部分,依据的是笔者多年
来主讲“中华文化与传播”课
程的思路。笔者一向认为,
汉语国际教育的中华文化传
播工作,必须放在汉语国际
教育的背景下理解。只有对
汉语国际教育的性质、特点
和发展历程有清晰的认识,
才能理解汉语国际教育为什
么要进行中华文化传播及传
播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案
例教学是“中华文化与传播”
课程的重要教学方式,有助
于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
解。
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时代
在内,汉语国际教育已经走
过了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但
有关其学科与专业定位、发
展方向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息
过,时至今日,汉语国际教
育仍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
中。本书中收录的文字,反
映了笔者多年来对汉语国际
教育学及中华文化传播工作
的认识历程,由于时代和学
力的局限,其中一些认识和
观点今天看起来已显得过时
或颇有局限。将其原貌呈现
,一是想保留历史实态,二
者也可提醒读者汉语国际教
育的相关认识和理念其实一
直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自2019年长沙国际中文
教育大会以来,许多专家和
同行开始改称汉语国际教育
为国际中文教育。本书书名
仍使用“汉语国际教育”的名
称,一是因为笔者对上述名
称变动的情况尚不甚了解,
二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新名
称的完全确定可能需要一段
时间。
白宏钟
2020年6月8日于津门
汉语国际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篇
时代演进背景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学科定位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与国际汉语教育的本土化
浅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中华文化传播篇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借鉴传播学和传播史的分析
浅议汉语国际教师文化传播能力培训
关于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华文化传播的思考
关于文化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析“缘”与“缘分”的文化意义
略谈对外汉语词语文化意义教学——以“人情”与“人情味”为例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国国情知识要求与培养模式
敏感话题的处理原则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前路
案例篇
谈提高本科留学生的入学门槛
“新四大发明”对中华文化传播的价值和启示
“四大发明”的话语和符号价值
从符号到概念的中国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