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深度调研:改革大潮掀巨浪、行走江河:两岸猿声啼不住、漫步湖泊:轻舟已过万重山、群星璀璨:风流人物看今朝、你说我记:领导专家访谈录、为民直言:代表委员勤议政、行业观察:问渠哪得清如许、聚焦热点:为有源头活水来、关注创新:大江东去浪淘沙。
记得1983年经济日报创刊时,我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读书。对这份随改革开放大潮应运而生的中央级经济大报,大家都十分关注和倾慕。报纸上刊登的关注改革开放、关注经济发展新思潮、新现象的《关广梅现象》《醒来吧,铜陵》《青藏铁路三人行》《开封何时能开封》《大连小机斗大机》等文章,经常成为全社会热议的话题,很多文章也自然闻学课堂上学论的案例。
如今,我自水利部调入经济日报社工作已有年。这年的岁月,是我从一名行业报记者、水利系统公务员转型为经济大报记者的学过程,也是我在新闻一线岗位上继续为水利改革发展鼓与呼的难忘工作过程。
十分感谢组织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的关心和支持,给找这个出版自己新闻作品集的机会。为此,我开始收集整理自1987年以来在中国水利电力报、中国水利报和经济日报工作期间的报道稿。
重温这些报道,心中无比感慨!中国的水利事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发生了多少日新月异的变化,取得了多少造福人类的成就啊!
重温这些报道,仿坐上了时光穿梭机,又回到了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吧,曾经断流的母亲河—黄河不再断流,1991年开始兴建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起到了重要的调蓄作用。我曾站在小浪底水库开建前的库底深处采访水利专家,也曾亲眼看到黄河大江截流的恢弘场景,知道这个由国际商施工,汇集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外建设者参与的工程,克服了多少的困难,创造了多少荫庇后辈的技术奇迹。亲身参与中央电视台小浪底工程大江截留现场直播的经历,令人终生难忘。
看吧,南水北调世纪工程让长江水自商向,有多少缺水的北方人喝上了甘甜的长江水。我曾多次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河南浙川陶岔取水口和丹江口水库采访,知道当地群众为保一江清水向北流,付出了多少代价,退出了多少可以增收致富但对江水有污染的工农业产业而断臂求生,令人感佩。
看吧,高峡出平湖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为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发电和航运立下了劳,当真是“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啊!记得曾在三峡水库实施大江截流之前,多入三峡库区的四川万县、云阳等地的田间地头、工厂车行采访,曾被库区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知道了库区人民为大家舍小家,一再搬迁后撤离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园。亲眼看到库区老汉手捧故乡黄土,眼含热泪一步一回头的场景,令人唏嘘。
记得在采访中无数次看到,从东北的黑土地到南方的绿野上,灌溉水渠四通八达,节水设备喷酒甘霖;更多老少边穷地区的老百姓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喝苦咸水和高氟水,民展的脚步跟上了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的步伐,令人欣喜。
记得每年召开时,围绕涉水大事,我和同事们积极地邀约参会的水利系统代表、委行采访,将代表、委员们为水利改革鼓与呼的声音及时传递出去,以期引发、引导全社会的共识,为水利事业发展凝聚更多人的力量。
记得1998年长江大水时“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惊涛骇浪;更记得令全国人民揪心的是否启用荆江蓄滞洪区的8月16日那个不眠之夜,有上百名记者通宵达旦守候在国家防汛抗指挥部门外,等待是否分洪的消息。“严防死守人在堤在”的抗洪将土们的吼声似乎仍在耳边回响。举世瞩目的98抗洪斗争取得了全面胜利,但有几十名官兵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令人泪目。
波澜壮阔的水利改革大戏连台,造福千秋的水利成就数不胜数,作为一名跑水利报道的记者,生逢其时,何其有幸!就如同探矿者发现了高含金量的金矿资源,倍感幸运,收获满满。
时光如流水,思绪如江河。重温这些报道,当年众多的采访对象历历在目。无论是典型,还是普通劳动者,无论是技术专家,还是管理者,他们忧国忧民的情怀会深深地触动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会深深地感动你,他们创新创造的成就会深深地打动你。是水利人身上那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水利精神和不争名利、宽容厚道的“上善若水”的胸襟气度,一直在激励着我,让我不再惧怕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收入此书的这些作品或长或短、或深或浅,但都凝结着我对水利事业的热爱,凝结着我对水利报道工作的深情,凝结着我的青春岁月。
谨以此书向所有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
李力,1965年6月生,内蒙古赤峰市人。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先后就职于中国水利电力报社、中国水利报社、水利部办公厅。曾先后任经济日报社农村部主任、综合采访部主任,现任经济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事部主任。策划、主笔和参与的多篇新闻作品获得全国性奖项,曾分别获得中国新闻奖一、二、。先后获得“全国水利系统工作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才”、“中央直属机关优秀员”等称号,连续多年获得经济日报“记者”称号,享受特殊津贴。
自序/001
第一章深度调研:改革大潮掀巨浪/001
第二章行走江河:两岸猿声啼不住/053
第三章漫步湖泊:轻舟已过万重山/087
第四章群星璀璨:风流人物看今朝/111
第五章你说我记专家访谈录/139
第六章为民直言:代表委员勤议政/179
第七章行业观察:问渠哪得清如许/193
第八章聚焦热点:为有源头活水来/229
第九章关注创新:大江东去浪淘沙/277
后记/334
碧水向深圳诉说
水的警告
一夜之间,“断水紧急告示”出现在大街小巷。
拎着红色塑料桶的深圳市民四处找水。
1991年11月1日,一个令深圳焦渴而惶恐的日子。
这座干渴的城市,有60多万居民“巧妇难为无水之炊”,其中连续7天以上滴水未见的有10多万人。部分地区低层楼在子夜或凌晨有半个小时的自来水供应,无论是市政府,还是工厂工人,都得半夜从瞌睡中爬起来接那涓涓细流。
市政府紧急动用消防车送水,小小消防车前排起人和桶的长龙,但这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一时间,深圳市各大商场红A牌塑料桶脱销。
很多居民被迫一日三餐都得扶老携幼到饭店酒楼吃饭,很多居民买矿泉水煮饭菜,买“可乐”当茶喝,这种高消费,在深圳能维持得了几天?更何况人们再无法奢侈到买矿泉水“冲凉”,这每晚“铁的生活秩序”被打破了。身上黏腻,心情烦躁。中厨企业集团30个打工妹将30套内衣裤摔经理办公桌上,愤然声明:我们已7天没冲凉了,浑身发臭,从今天起我们不上班了,但你不能算我们旷工。
全市的食品、饮料、纺织印染行业大部分工厂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中厨公司华利食品厂、奥林饮料厂全部停产。电子工业大户赛格日立公司从11月1日下午3时起,两条彩电显像管生产线停产。
有40多名外商向特区外办写信,状告市政府不履行供水合同,甚至状告到中央。有许多外商喝了几天矿泉水后离开深圳,还有一些外商在考虑撤走投资项目。深圳的投资环境急速恶化。
郑良玉市长的专线电话4天接到396次“要水”电话。
刚刚走马上任3个月的水利局局长梁明甚至接到了恐吓电话:如果再不供水,小心你们全家的脑袋。
深圳严重缺水的11、12两个月,不仅损失产值个亿,而且社会出现了不安定因素。港台一些报纸对此大肆渲染。
市政府向广东省政府发了缺水危机的特急电报。
水的
其实,早在1985年,有识之士就已经预见到了深圳必将受缺水的困扰。但是,却没有料到会来得这么快,正如没有料到深圳的经济发展速度会如此之快,深圳的人口增长速度会如此之快一样。
1979年成立深圳市。建立特区以前的深圳不过是一个边陲小镇。
深圳10年间一跃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现放城市,一切都发生了几乎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请看这一串跳跃数字吧:
1979年,人口31万,工业产值6000万元;
1990年发展规划,人口70万,工业产值60个亿;
1990年实际情况,人口突破0万,工业产值达到165个亿。
原定的“七五”规划指标只是1990年的零头,实际数字翻了一番还转3个弯。
随着众多的外商蜂拥而至投资办厂,农村土地被大量征用建厂房,农民纷纷放下锄工厂,深圳农村已逐渐城市化。原来能够满足农业灌溉用水和人畜饮水的水利工程已远远满足不了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需要,而人们却存在着这么一个认识误区:城市何需搞水利?尤其是这属于亚热带多雨气候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