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米轨印迹》有着上百年历史的滇越米轨铁路,并不单纯是一条运输通道。它承载着厚重而沧桑的历史,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哀辱和兴荣。本书结合大量文物史料,以宏观的历史视角和见微知著的细腻笔触,生动翔实地讲述滇越米轨铁路的筑路历程、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以及这条铁路所映射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追梦历程。
《滇越米轨印迹》滇越米轨,这条窄窄的铁路,枕着多少血泪和生命,穿透多少风雨和沧桑,更承载着怎样一段厚重得不容遗忘的历史,在本书中都得以全面体现。
我曾经肤浅地以为,滇越米轨铁路仅仅是一条老旧的铁路,像吱呀吱呀的老水车,从20世纪之初就一直转悠,穿过一个世纪的光阴,仍旧运转不息。
那时,我根本想象不到,这条窄窄的铁路,枕着多少血泪和生命,穿透多少风雨和沧桑,更承载着怎样一段厚重得不容遗忘的历史。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滇越米轨铁路。我搭乘一辆敞开窗子的轨道车,跟随养护这条铁路的师傅们进山采访。在陡峭的山崖上,他们把绳子拴在腰上,下到半山崖,用电锤分解移除松动的大石头,防止巨石滚落影响火车的安全。
两根细细的钢轨,轨距只有1米。轨道车摇摇摆摆地行进,蜿蜒穿行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经过的那段铁路,一侧临河谷深涧,一侧立悬崖峭壁,铁路修筑在半山崖里劈出的路基上。抬眼可见绿叶苍翠,处处能闻鸟语花香。不过,和轨距1435毫米的准轨铁路比起来,滇越米轨铁路和钢轨上奔跑的火车,都让人感觉小得很特别。
在这条铁路运营满100年的时候,我听到这样一些评价:云南最早的铁路促进云南最早对外开放外国殖民侵略的产物客观上促进了云南交通、医疗、文化教育和工业、经济发展具有被殖民的性质,在屈辱中诞生,而后洋为中用……
自此,我开始关注并多次接触这条铁路。而后,在我眼里,它不再是一条单纯的铁路。我在想,这条铁路的每块石砟、每个螺栓、每根枕木、每节钢轨、每座桥梁……甚至还有一些荒芜的遗迹和残损的史料,都不是单纯的物件,它们都带着深深的历史印痕,一定在向我们诉说什么,或者向世界证实什么。
随后,我查阅了大量与滇越铁路相关的档案和史料,走访了多位熟悉滇越铁路的老人。在一根枕木一条命、一颗道钉一捧血的艰辛筑路历程带来的巨大震撼中,一幅波澜起伏的百年历史画卷在我眼前铺展开来。
在此之前,我曾想过这样一些问题:中华民族为什么会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怎样具体直观地诠释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近代民族危亡、列强觊觎的时期,中华民族遭受过怎样的屈辱和伤痛?我们今天的道路,经历过怎样的历史选择?今天,中华民族为什么能够满怀自信地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条铁路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我具体形象生动的答案。我不仅不再孤立地把它看作一条铁路,更不再只看到绿叶苍翠,不再只听闻鸟语花香。那小火车辗过后,在阳光下闪亮耀眼的钢轨,不再纤细窄小,而是分外厚重。
在我的意识里,滇越米轨铁路成为一面映照历史与未来的镜子。因为,它投射出中华民族从危亡到崛起过程中,与列强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和国力较量,承载过国家衰辱兴荣,见证着民族自强不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在曲折与艰辛中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条铁路,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追梦历程在现实中的映射。
一个阳光明朗的早晨,我站在滇越米轨铁路旁,顺着铁路线极目远眺。远处群山起伏、云雾变幻,铁路仿佛从长长的历史深处伸展而来。而后,我看到了这条铁路,以及与它相关的长达一个多世纪的风起云涌、岁月沧桑。
《滇越米轨印迹》梅国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1999年开始在全国各地报刊杂志发表散文、中短篇小说、诗歌、纪实文学等作品。曾为国内多家杂志特约撰稿人和多家报刊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大量作品被《读者》《青年文摘》《小品文选刊》《特别关注》《报刊文萃》《经典阅读》等文摘报刊转载;多篇作品被选入《读者》杂志社结集出版的《〈读者〉十年精华文丛》;多篇报告文学作品被选入中宣部宣传教育局汇编图书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图书;已出版《彼岸花开》《碎玉河》等多部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