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博尔赫斯的小说合册,收博尔赫斯出版于1975年的短篇小说集《沙之书》和1983年的短篇小说集《莎士比亚的记忆》,是作家最后的且具有连续性的两部小说作品。
其中《沙之书》收十三篇,是博尔赫斯写作后期的顶尖作品。面对一本页码无穷尽的沙之书,先开始是据为己有的幸福感,最终领悟是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这本书,是博尔赫斯书籍崇拜情结的体现,象征具有无限性的宇宙、世界。人竭力突破未知,最终却体验到无限而确证自我的渺小无力。
《莎士比亚的记忆》收《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蓝虎》《帕拉塞尔苏斯的玫瑰》《莎士比亚的记忆》等四篇,各篇中分别出现的与我并存的另一个我、会衍生的蓝色圆石、毁灭之后重生的玫瑰、进入另一个人记忆的莎士比亚的记忆,看似一个个梦境的呈现,实际是博尔赫斯借梦境探求人类的三种能力记忆、理解、幻想之间的关联,记忆像是一个洞穴,它并非过去的叠加,而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
1、《莎士比亚的记忆》,实为《沙之书·莎士比亚的记忆》,是博尔赫斯经典畅销代表作《沙之书》与续作、变体《莎士比亚的记忆》的合集,也是博尔赫斯小说收山之作。
博尔赫斯本人注解:沙之书也是同样的想法:一本无限的书,结果对于拥有它的人来说也是极坏的。所以它们应该是有关同一主题的变体:一样宝贵的物件,一份宝贵的赠礼,结果却是可怕的。无疑我还会写其他相同情节的故事,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已经为我的下一本书写了一篇《莎士比亚的记忆》,讲的是一个德国学者拥有莎士比亚的个人记忆或是被莎士比亚去世前几天的个人记忆所拥有到最后他仿佛被这无限的记忆淹没了,必须在发疯之前将它传给别人。也就是说,这又是同一个故事,我是在尝试变体。
2、《莎士比亚的记忆》是博尔赫斯关于记忆洞穴,关于无限性已知与未知主题的顶尖作品。
那本书是个可怕的怪物……是一切烦恼的根源,是一件诋毁和败坏现实的下流东西。
人的记忆并不是一种加法,它是意义不明确的各种可能性的混合……我就是坠入了这样的洞穴。
3、小说集中包括博尔赫斯作品中很少出现的直白描写爱情的故事《乌尔里卡》,评论认为是博尔赫斯献给晚年伴侣儿玉的篇章,开篇引语遵照博尔赫斯遗嘱刻在了他的墓碑上。
他把出鞘的格拉姆剑放在两人中间。
我们两人中间没有钢剑相隔。时间像沙漏里的沙粒那样流逝。地老天荒的爱情在幽暗中荡漾……
后记
替一本没有看过的短篇小说集子写序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小说情节需要分析,事先无从猜测。因此,我宁愿写后记。
第一篇故事采用了双重性的老主题,斯蒂文森多次用过, 得心应手。在英国,它被称作fetch(生魂),或者说得更书卷气一些,wraith of the living(生者的幻影);在德国,它被称作 Doppelgaenger(面貌极相似者)。我猜测它最早的名称是拉丁文里的alter ego(另一个我)。这种幻影也许来自金属镜子或者水面,或者干脆来自记忆,以至于每人既成为观众又成为演员。我的责任是使对话者的区别足以显出是两个人,而相似之处又显得像是一个人。我把故事背景安排在新英格兰的查尔斯河畔,那里寒冷的河水让我回忆起遥远的罗纳河,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我的诗歌中常常出现爱情的主题;散文却不然,《乌尔里卡》是这方面唯一的例子。读者可以注意到它和《另一个人》 在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代表大会》或许是这个集子里最匪夷所思的一篇虚构作品,主题涉及的是一项浩繁的工程,最终同空间的宇宙和时间的天数混淆起来了。朦胧的开端有模仿卡夫卡的小说之嫌,结尾想同切斯特顿或者约翰班扬的心醉神迷媲美,当然不算成功。我一向无缘得到那种启示,但我努力争取。写作过程中,我按照自己的习惯糅进了自传式的痕迹。
人所共知,命运是不可捉摸的;我一向认为洛夫克拉夫特的游戏文章不自觉地模仿了爱伦坡,我也跃跃欲试想写一篇模仿洛夫克拉夫特的东西,结果不尽如人意,就是题为《事犹未了》的那篇故事。《三十教派》毫无文献根据,叙说了一个可能发生的异端邪说的故事。《奇遇之夜》或许是这个集子里最单纯、最剧烈、最狂热的故事。
《通天塔图书馆》(一九四一年)设想了无穷无尽的书籍,题材古老的《翁德尔》和《镜子与面具》讲的是一个词。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在我看来是这个集子里最认真、最忧郁的一篇。
北美人在道德问题上的执意一向让我吃惊,《贿赂》试图反映这一特点。尽管有约翰费尔顿、夏洛特科尔代、里韦拉因达尔特的名言(杀死罗萨斯是神圣的行动)和乌拉圭国歌中的词句(对付暴君要用布鲁图的匕首),我不赞成政治暗杀。不管怎样,读者看了阿雷东多独自行刺的故事后,可能希望知道结果如何。路易斯梅利安拉菲努尔请求赦免他,但是卡洛斯费恩和克里斯托瓦尔萨尔瓦涅克两位法官判他一个月单独监禁和五年徒刑。蒙得维的亚现今有一条街道以他命名。
最后两篇故事的素材有两件相反的、难以想象的东西。圆盘是只有一个面的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圆,沙之书是 一部有无穷无尽页数的书。
但愿我匆匆口授的这篇后记并不是这个集子的结束,希望它的幻想在刚刚掩卷的读者的丰富想象中滋蔓。
豪 路 博尔赫斯
一九七五年二月三日,布宜诺斯艾利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
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伍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
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沙之书
3_ 另一个人
15_ 乌尔里卡
23_ 代表大会
51_ 事犹未了
63_ 三十教派
69_ 奇遇之夜
77_ 镜子与面具
83_ 翁德尔
93_ 一个厌倦的人的乌托邦
105_ 贿赂
115_ 阿韦利诺·阿雷东多
123_ 圆盘
127_ 沙之书
135_ 后记
莎士比亚的记忆
141_ 一九八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151_ 蓝虎
169_ 帕拉塞尔苏斯的玫瑰
177_ 莎士比亚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