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七章, 内容包括: 社会变迁与媒体变迁: 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背景;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场域规定: 特征与影响;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及成因等。
罗宜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网络协会会员。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台湾铭传大学访问学者,中西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农村传播、健康传播、近现代媒介发展与传播史。主讲本科课程“传播学概论”“公共传播”,研究生课程“新闻传播研究方法”。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现状评析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概念的阐释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公共危机的界定、特征与类型
一、公共危机的定义
二、公共危机的特征
三、公共危机的类型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风险社会理论
二、责任政府理论
三、危机管理周期理论
四、信息传播议程设置理论
五、治理理论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媒体变迁:公共危机治理的现实背景
第一节 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公共危机治理
一、风险和风险社会
二、风险社会的基本特征
三、风险社会语境下的公共危机传播
第二节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与媒介体制的变迁
一、新媒体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互动依赖中媒介制度的变迁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场域规定:特征与影响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平台
一、电子论坛与门户网站
二、E-mail和即时通信工具:人际传播方式的新媒体体现
三、博客、微博与微信
四、个人网站及主页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的特征
一、控制难度大
二、不确定性强
三、危害性大
四、互动性高
五、全球性和系统性
第三节 新媒体介入公共危机传播带来的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行为更具个性化
二、新媒体时代危机传播中“把关人”作用的弱化
三、新媒体加快了危机传播的速度
四、新媒体传播增加了谣言扩散的可能性
五、新媒体扩大了危机传播的规模
六、新媒体放大了危机传播的风险
七、新媒体有助于民间舆论场的初步形成
八、新媒体带来的融合传播形式
第五章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
一、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的进展
二、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公共危机传播治理意识不足
二、新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调控能力欠佳
三、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不足
四、转型期政府管理体制构成的约束
五、常态化的危机治理机制不完善
六、缺乏应对新媒体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第六章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应对的模式调整
第一节 认知维度:危机中的政府和媒体
一、传播治理主体的变化
二、树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危机传播与治理理念
第二节 制度维度: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调整
一、建立整体性治理政府
二、建立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
三、构建全方位的危机管理机构
四、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治理机制
五、建立健全规范的法律保障
第三节 实践维度:公共危机治理模式的实践
一、PIETINC构架的内涵与特征
二、PIETINC构架的决策模式
三、PIETINC构架的法律法规保障
第七章 新媒体时代公共危机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媒介体制与意识
一、体制层面:从“组织喉舌”到“社会传播机构”
二、意识层面:在新媒体视野下树立正确的公共危机管理意识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治理的策略
一、建立危机预警、评估、处置机制
二、健全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
三、建立健全综合性的公共危机信息系统
四、以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为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并参与公众互动
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六、培养新媒体专业人才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