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我那呼兰河、松花江畔、花开海上、烽烟追逐下、零落港岛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小城故事;悠悠家世;后花园的光阴;初识呼兰城等。
大量一手资料,行文流畅好读,以客观的笔触串联起传主的人物生平、心路历程
l 收录40余幅颇具代表性的珍贵照片,还原历史之物之真实
l 多维度、多角度、多层次地讲述中国当代文学一位天才作家英年早逝、颠沛流离但在文学上获得璀璨成就的人生。
女作家是作家里的奇葩。至少在世纪的中国,她们在数量上就很少。
英国女作家伍尔芙曾探讨过,写作的女子起码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这可以躲避世俗惊诧嘲笑的目光——写作本来不是女子的事,此种偏见,中外皆有。
冰心、丁玲、萧红、林徽因……她们生逢其时。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开窗、推开门,一批的“娜拉”跑出来了,她们到外面的世界,活出自己的人生,并拿起笔书写——这女性的视角、女性的声音,注定了与以往男性作家有所不同。她们写作,不再通过男性代言,她们直接表达自己。她们是与以往中国女性截然不同的一代,世纪中国有了她们,就有了现代性的鲜亮的初始标识。而她们的多彩人生,也注定成为时代标本、社会档案,成为传奇、逸事……流传至今。
不断有人为她们立传。不同的取材、不同的解读,加上时代思潮的变换,会呈现不同的传主形象,似或不似。历史人物的形象,在当时的人们眼中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后来人隔着岁月的流转,如雾里看花。好在不断有史料披露,如拼贴画的一块块小片段,不断完善着她们的“肖像画”;同时,岁月带来后知后觉,又可以跳出“峰”、“岭”的局限,恍然大悟,理清历史的脉络。
这套画传,每一位作者都是研究传主的资深专家,此前都写作并出版过相关的传记、年谱,共同的特点是在研究中格外注重史料——这保证了传记的真实性。文字之外,作者们又配上尽可能多的照片,有些实属稀见,更了历史现场感。可能有的瑕疵,也许就是作者们几十年沉浸于研究中,对研究对象难免“日久生情”,对传主有所回护?这又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花城出版社的林贤治先生,几年前提出这个选题,让我帮忙,他很喜欢多年前我编的一套“漫忆女作家丛书”,也了解我对女作家的基本认识——花城出版社先后出版了我的两本随笔集《纸上民国》《有女如彼》,所以这个忙是一定要帮的。我联系的几位作者老师也很支持这个选题,信任“花城”,也信任我,很快就陆续交稿。原以为书出版时,疫情早结束了,却仍行时……那么,且读画传,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探访冰心、丁玲、萧红、林徽因的人生,汲取美德、才华和力量。
郭娟
春三月记于
郭玉斌,满族,黑龙江绥化人,1965年10月生。东北师大文学学士,吉林大学文学硕士,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九三学社成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立完成《萧红评传》《萧红文化传播》等学术专著7部。获黑龙江省政府奖4次、黑龙江省高校人文奖3次;主持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
第一章 我那呼兰河
一、小城故事
二、悠悠家世
三、后花园的光阴
四、初识呼兰城
五、感情的碎片
六、温暖的大手
七、上学啦
八、风波起
第二章 松花江畔
一、菁菁校园
二、做个人
三、走出荒凉的家
四、都市流浪者
五、结伴而行
六、跋涉
七、上路
八、爱的隐忧
九、别离商市街
第三章 花开海上
一、青岛好时光
二、来到鲁迅身边
三、萧红红了
四、沪上愁云
五、东京孑影
六、北平孤旅
第四章 烽烟追逐下
一、退居江汉
二、月照汾河
三、风生渭水
四、嘉陵江上
第五章 零落港岛
一、何曾寂寞红
二、文坛双璧
三、梦回呼兰河
四、荆棘鸟的绝唱
五、此恨绵绵
六、遗志沉埋浅水湾
一、小城故事
中国的东北疆有一个叫“北大荒”的地方,北大荒的腹地有一条美丽的大江松花江,松花江北边有呼兰河,呼兰河边上有一座小城叫呼兰。据考证,早在两三千年前就有少数民族在呼兰生活了。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则是《金史》记载的叫“屯”的村落,距今已年的历史了。《元史》载的“朵颜卫”,是这里设置的早的行政官署。明洪武年间设“虎尔文卫”,“虎尔文”就是《金史》上说的“”,明代也称为“忽剌温”。清朝很注重呼兰河流域的开发,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该流域设卡伦(哨所)8处,在官方的文书上始见“呼兰”一名。雍正十二年(1734)设置呼兰城守尉,成为黑龙江早开发的五城之一。
随着呼兰城的设立,商业的发展,呼兰的人口也大增:呼兰设城之初的乾隆元年(1736)人口仅544人;到乾隆末年(1795)增至5775人——60年扩张10倍多;到嘉庆十三年(1808)人口破万,达到11914人——短短13年又增1倍;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呼兰府,设府之初的宣统元年(1909)人口超万,达228404人——呼兰所辖的人口间激增倍。1913年呼兰府改县,这样的人口规模,在当时的东北已经可以算大县城了。就像辽阳被称为辽宁“县”、扶余被称为吉林“县”一样,呼兰被称为黑龙江“县”。
民国以后,呼兰的经济仍然处于黑龙江地位。夏半年,呼兰河上船帆不计其数;冬半年,冰封的呼兰河面上运粮的大车络绎不绝。呼兰得河之利,舟车往来,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之盛几冠全省。呼兰的繁荣还得益于它的气候条件和交通地位。长冬严寒是这里显著的气候特征,“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东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萧红《的憧憬与追求》)冬季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厚冻土深度可达2米。呼兰河从每年的11月开始结冰,到次年的4月才解冻,冰封期可达5个月。在天冷到一定程度,冰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呼兰河、松花江上就可以通行各种车辆了。松花江以北广袤的平原是出名的产粮区,时有“呼海巴拜(呼兰、海伦、巴彦、拜泉),绥化在外”之说。秋收之后,农民们要利用松花江的冰封期,将粮食运往哈尔滨,并买回将近一年的日用品。而呼兰又是哈尔滨北面的门户,是江北粮车必经之地,所以自然就繁华起来了。呼入冬季的热闹景象从《呼兰府志》(宣统二年修)的记载可知:“运粮车辆,道途络绎,车与车相衔接。深宵蹄铁踣地声,渊渊震枕席间。昼出则道路为之壅塞,日至二千余辆,少亦千辆。”①以至于“税局收入,以冬春为盛;而冬春收入者,粮税为上,车税其次也。”②萧红在《呼兰河传》一开篇也记述了呼兰冬季的奇寒和大马车送粮的情形:
……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接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
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
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了栈房,那些马才停
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这里是什么
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不见的,只有凭了认
路人的记忆才知道走了什么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