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爱的幻肢、发痒的孤独、把头浸在水里、镜头外等待、墨水的痕迹五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她说,听她说;丢掉过期的罐头;当爱蒙上一层面纱等。
几年前,我第一次在报纸上读到王宁泊的影评,一下子就被吸引了。那时候,他还是一名正在读本科的大学生。
吸引我的,主要是流淌在文字间的那种味道和气质。在这种味道和气质背后,是一个笃学善思,对自己的内心、生活有着很高要求的□孩,恒定、坚持、忧伤、充实。
我开始关注起他。从他的文章中我得知,他本科毕业后读了研,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文学理论。课余时间,他依然喜欢读书观影。他的影评随笔不断出现在各类报刊上,一篇比一篇精彩。这本《有节制的醉》,便是精选了他的60多篇影评随笔。
对于影评,我之前看得最多的是毛尖,嬉笑怒骂、文辞犀利,骂烂片毫不留情,有人说她是“下笔精准如寸铁杀人,读来酣畅淋漓”,往往会一拍桌子:过瘾。
曾经有几年,我也热衷于看电影。经常和几个年轻人交流资源和观影心得,那时候看电影,看的是故事,以及对人性挖掘的深度,当然很多电影看得也是浮皮潦草,不得要领。
认真读王宁泊的《有节制的醉》,仿佛在我眼前展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有着无数小众的、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电影、导演、演员、故事,而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我还看到了属于王宁泊自己的故事。
在宁泊的影评随笔中,他往往将自己的故事与影片中讲述的故事融合起来。实际上,已不单单是一篇将电影本身掰开揉碎,从故事、表演、技术等层面进行分析的影评,而是将“我”的人生、故事置于其中,呈现出别样的解读。
我们看电影,看到的是别人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者说故事中的某个细节,又会触动内心深处隐藏的某根神经,让我们陷入无边的想象或者回忆之中。我觉得,无论是阅读或者观影,唯有这个时刻,才是最有意思的时刻,也是让我们的思想和情感□得深邃和有趣的时刻。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着无数的高光时刻,还有着无数的痛苦记忆,更多的,则是属于自己的小满足、小温馨、小忧伤、小烦恼,这些时刻,共同组成了属于自我的人生故事。每个人的故事,细数起来,都精彩无比,但在纷繁琐碎的生活中,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故事慢慢就被有意或者无意地忘记了。所以,当我们在阅读或者观影时,能够让我们陷入想象或者回忆的那个片刻,就非常有意义。
从王宁泊的影评中,我既看到了别人的故事,又看到了属于宁泊自己的故事。透过电影,关照自己的人生,再从自己的生活细节感知和感受影片中的细节,从而加深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比如在《迎着太阳,飞翔》中,他回想起了学法语的美好经历,在《唇齿间的简单幸福》中,对学校超市门口烤红薯的记忆,以及一枚黄铜书签、一张借书卡、图书馆的一角、学校门口的咖啡馆等。这种将别人的故事和自己的故事相互交织的写作方式,有很强的代入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无论是别人的故事,还是王宁泊自己的故事,都充满了文学的、哲学的、美学的追求,充满了忧伤的浪漫主义气息。在当下,文学、美学都越来越趋向于现实主义表达,这种表达,让原本就焦虑不堪的人们更加焦虑,无法让大众的精神得到舒缓。王宁泊的影评和随笔完全不同,字里行间,他的浪漫气息无时无刻不在体现出来。这种浪漫,不是单纯形式上的一杯咖啡、一人独坐、一片落叶,感春伤秋,而是来源于内心的纯粹。纯粹,不是单纯,是山泉一般,即便有落叶、蚊虫,但依然清冽、甘甜,是经历过这个年龄段该有的世事之后,还能够保持独立的追求不妥协,依然心底澄明,相信这个世界,相信别人故事中的人物,这一点实属难得。加之,他对忧伤的、孤独的情绪偏好,这种偏好也许来源于他的纯粹,也许来源于校园生活时期心理上的矛盾、纠结,但呈现在文字之中,都使他的作品带给我们别样的阅读体验。
王宁泊,汉族,生于1997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人。笃学善思,唯愿用文字书写理想,用理性表达激情。影评随笔散见《读者》《意林》《检察日报》《南方法治报》《中国妇女报》等报刊。
第一辑 爱的幻肢
对她说,听她说
丢掉过期的罐头
当爱蒙上一层面纱
爱情的湖底
当爱消逝在春风里
咖啡、爱情以及成长
游园惊梦
愿用此余生,换得与你相遇
累觉不爱
破晓之后,爱往何处
严苛的形式,荒诞的本质
永世难渡之劫难
一日亦百年
爱情是一场病
第二辑 发痒的孤独
容颜与生活的意义
孤独而灿烂的爱
一条通向无边宇宙的天梯
0.05%的那些沉醉与迷狂
青春的弧线
优雅的孤独
迎着太阳,飞翔
唇齿间的简单幸福
最平凡的就是渴望不凡
结束一切,才是真正的绝望
在夹缝中挣扎
重压之下,何以为生
永远的异乡人
规则之下的残酷江湖
优雅的宿主
孤独无须他人拯救
第三辑 把头浸在水里
怀旧是我们的心中的痒
生活当下的绝美
一张轻叩回忆的借书卡
漫步在春光中
告别曾经的□奏曲
生活在此处
时光深处的电影院
那里,有我期待的风景
镌刻在纸上的回忆
寄给逝去的旧日秩序
《芳华》:醉眼蒙胧下的青春芳华
爱情何须神话?
……
第四辑 镜头外等待
第五辑 墨水的痕迹
推荐书单
后记
据说每个人,一天当中感到最寂寞、最孤独的时候是夜晚十点、十一点左右。这个时候,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渴望与通讯录中的某个人聊上一会儿,只是聊一会儿,便仿佛可以凭借话语来驱赶寂寞,让自己摆脱那略微有些消沉的状态。
其实说是聊天,实际上是自己想把自己的心事向外吐露。在这样单方面的倾诉中,我们往往并不在意对方是否有回应,并不在意对方回应我们的内容,他只需要扮演好一只耳朵的角色就足够了。有时候我们与他人的对话,看起来像是在聊天,像是在交流,实际上只是我们自己不停地在说,毫不在意对面的人是否也有他想表达的内容。因此这样的倾诉是自私的。面对我们所爱的人,我们以为自己在不断地表达自己的爱意,但是在倾诉中,在绵绵不断的话语里,充斥着的不是爱,而是自恋,是自我满足。
这就像我们在阿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中所看到的,贝尼诺对他所暗恋的阿丽西亚所做的。当阿丽西亚还是一名舞蹈学生的时候,贝尼诺就常常躲在自己的房间里,透过窗户窥视着阿丽西亚,看她上课,看她每天从窗前的街道路过。为了能更多地见到阿丽西亚,贝尼诺甚至假装成病人,定期在阿丽西亚的父亲那里接受心理咨询。后来阿丽西亚不幸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贝尼诺则进入护理院工作,专门护理阿丽西亚。他每天为阿丽西亚按摩、洗澡、读书、读报纸,为阿丽西亚化妆、扎头发,在阳光充足的时候还会带她到外面晒太阳,并贴心地为她戴上太阳镜。阿丽西亚喜欢舞蹈与电影,贝尼诺便去看舞蹈与电影,试图在喜好上接近阿丽西亚。
如同对待一个正常的人那样,贝尼诺每天都与阿丽西亚说话,为她讲述自己一天当中的经历,希望可以通过不断地说话将阿丽西亚唤醒。贝尼诺这一做就是四年,四年里每天都是如此。而在同一护理院的另一个与贝尼诺几乎有相同处境的□人马克,对贝尼诺每天对着阿丽西亚说话的行为并不理解。马克所爱的人莉迪亚是一位少有的女性斗牛士,因为一次意外,被疯狂的牛撞伤,也成了植物人,只是马克并没有像贝尼诺那样整日诉说。故事的最终,阿丽西亚奇迹般地苏醒过来,而莉迪亚则在漫长的沉睡中离开了人世。
看起来,似乎是贝尼诺无私的爱唤醒了沉睡的阿丽西亚,但这长达四年的诉说真的是爱吗?贝尼诺的确在阿丽西亚的床边守了四年,在这四年当中他不断地向阿丽西亚介绍周边的□化与自己的琐碎经历,可阿丽西亚并没有给他任何特殊的回应——毕竟阿丽西亚是一个无法表达自己、无法感知外界的植物人。面对一个“失语”的女性,贝尼诺四年来的诉说实际上并非面向阿丽西亚,实际上是面向贝尼诺自己,是他对自己的诉说。
而长达四年的坚持带来的感动,与其说是阿丽西亚的感动,实际上则应当是贝尼诺的一种自我感动。如同罗兰·巴特在《恋人絮语》中所写的那样:“眼泪的存在是为了证明悲伤不是一场幻觉。”贝尼诺的坚持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对阿丽西亚的爱不是短暂的心血来潮。对一个人的爱我们可以放在自己的心里,这个时候爱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是我一个人的紧张与哀伤,是我的期待与落寞。可是当自己的爱意表达出来时,爱就成了两个人共同参与的冒险,绝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将自己的爱意说上一万遍,将自己的爱意表达一百年,倘若没有对方所做出的回应,那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单人戏剧。
的确,当我们在倾诉自己对某个人的爱意时,尽管看似每一句话都是为他而说,但我们所表达的无非是自己的欲望与需要。
贝尼诺言语的倾诉与每日对阿丽西亚的护理,表面上看是他在向阿丽西亚全面地敞开自我,表达对阿丽西亚的爱意。但是缺少了阿丽西亚的回应,忽视阿丽西亚的回应,无私的付出最终也可能会导致病态的疯狂。所以我们看到,贝尼诺在阿丽西亚身为植物人的时候强奸了她,使她怀孕。即便最后阿丽西亚在产下一个死婴之后苏醒了过来,但是贝尼诺的行为仍然不可以被原谅,原本的爱也□成了赤裸裸的伤害。
在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影片《天使之城》中有这样的情节:女主角拒绝了身为天使的尼古拉斯·凯奇的爱,转而与一个平凡的人类相爱并结婚,理由就是天使没有感官,天使没有办法感受到来自人间的一切感觉,没有办法感受到爱人的抚摸与触碰。这就像是在《对她说》中所发生的一样,不在意对方的反馈,不在意对方是否应答,只是自己不断地倾诉,不断地向对方表达我们自己,这样做看似是在无私地付出,实则是对对方的无视与不尊重。眼泪的存在是因为伤心到无法自己,而不是为了向自己、向他人证明此刻的悲伤不是幻觉,同样的,语言的存在、话语的存在是为了交流两个人的心,而不是单纯为了把一句话重复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