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在“上海访谈”栏目推出中国文化名家名刊主编系列访谈,本书是与访谈录相配套的一本“印象记”。内容抛开了一问一答的模式,采取“大家写大家”的独特视角,收录数十位名刊名编的朋友、同事等最亲近的人眼中有关他们的形象和点滴趣事,让读者跟随文章走进大家高山仰止的作风与脚踏实地的生活,以及温文尔雅的谦逊态度。本书收录的人物均拥有编辑和文化名家的双重身份,而且大部分人担任各级作家协会主席、副主席职务,一部分人曾担任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的评委。这些被访谈的名家名刊主编,不仅仅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推动者,他们谈文学人生和艺术经历,对于读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意义和教育意义。
人们认识作家,崇拜作家,却鲜能知道作家背后的编辑。编辑是作家的导师、朋友、贵人,他们在潮头听浪观涛,绘制文学的航海图,又在灯下尽校鲁鱼,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本书大家写大家,记述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圈作家和编辑惺惺相惜、彼此成就的真情真事。文美,人美,管鲍之交,倾动人心。
李清川,青年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记者、作家、编剧。主编有“声影书系”丛书,著有长篇小说《特别输送》,参与编剧《盛世微行:大国崛起的思虑笔记》《大掌柜》等。
陈仓,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陈仓进城”系列小说集,2022年,凭借散文集《月光不是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序
野生的王十月……欧阳露
老实人王春林……孙频
付秀莹:陌上花开……李少君
隽永的美……邵丽
石华鹏的真性情……杨少衡
讲操守的批评……施晓宇
朱辉的心跳……范小青
雨花里……王尧
青梅竹马朱燕玲……毕飞宇
我的“贵人”……陈仓
管窥刘醒龙……李浩
他的醒……胡竹峰
刘川的诗心……徐江
一个好玩的人……凸凹
说说我们的玉栋兄……赵月斌
李少君二三事……林森
给肖洛霍夫画像的寂荡兄……徐则臣
李佳怡:小丫办大刊……杨晓升
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老藤
危崖之云……洪放
李云是朵什么云……余同友
清流汪惠仁……鲍尔吉·原野
“老艺术家”汪兄惠仁……徐晨亮
闲话何子英……韩永明
张燕玲的行动美学……郜元宝
广西崇左——写给张燕玲……林白
张菁的情怀……李浩
追星星的人……李晓晨
阿霞和她的草原……兴安
一株植物陆梅……潘向黎
陆春祥是一口深井……苏沧桑
论吹萨克斯对写作的益处……周华诚
东捷老友记……晓航
“三好先生”陈新文……彭国梁
今生幸识宗仁发……刘庆
我所认识的杨晓升……马津海
林森的海角天涯……符力
活色生香林那北……裘山山
越来越晚熟的人……艾伟
周明全: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王晶晶
他是“野狐禅”……雷杰龙
钟求是的另一面……哲贵
剃了头的胡弦……霍俊明
我的同事赵丽宏……甫跃辉
赵宏兴的笑……洪放
在宁静的地方……胡竹峰
我认识的徐则臣……傅小平
诗人底色徐晨亮……汪惠仁
恰逢同学少年时……张莉
浓淡之间贾梦玮……潘向黎
梦玮和“贾书记”……朱辉
阎安先生其人其事……弋舟
梁鸿鹰印象……季亚娅
龚学敏和他的山姿水色……杨献平
程永新的风……苏童
远与近……张楚
我和葛一敏……甘以雯
熊焱的三把火……宋尾
豪爽又豪迈的潘灵……段爱松
三说穆涛……贾平凹
不薄旧雨魏建国……何启治
如果没有那个秋天……刘国欣
走向数字化的广告与品牌
10 中国企业家创造“广告业未来” 179
10.1 定义广告为了创造未来 181
10.2 专家对两项广告定义的投票比选 182
10.3 中国企业家选择新定义的原因 188
11 广告业微笑曲线 192
11.1 微笑曲线形成 193
11.2 数字技术新增广告技能 195
12 未来品牌数字化创造 198
12.1 广告技术激活数字顾客关系价值 198
12.2 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品牌价值创造 203
迎接智能化营销传播
13 数字消费者旅程革新 211
13.1 精细转向接触点 21
13.2 接触点旅程闭环营销 216
14 数字广告技术发展 228
14.1 数字广告技术革命 228
14.2 智能化品牌传播系统 235
15 数字营销技术类型 239
15.1 数字营销始于广告技术 239
15.2 中国互联网广告的营销技术模型 247
15.3 广告业主攻营销技术的未来开发方向 251
结论与展望 261
参考文献 267
广告术语索引 274
纪念舒尔茨教授评阅英文版 279
致谢 281
有一次我们几个友人一起进关帝山游玩,在山路上忽然看到一树白花,那满满的一树花朵挤在一起,使那李子树看起来像枝蜡烛一样,把周围都照亮了,微风过处,白花像雪一样纷纷扬扬。春林老师下了车,爬到高处,对着这一树白花左看右看,赞叹不已,又站在落花里拍照,还把拍好的照片向旁人炫耀,都不愿走了。我看着站在落花里的春林老师,忽然想起他的挚友赵君,如果他也在这里看落花就好了,但落花之约本身就是一种默契,一种信诺,形式不形式倒也不重要了。他对一切美的东西敏感而迷恋,一路上都在努力抓住那些美的瞬间,看到河流激石要拍下来,看到路边有棵大树要拍下来,看到路边巨大的沉积岩要拍下来,因为沉积岩代表着时间。他没有专业相机,就用手机不停拍这些美的瞬间,他用自己的文学审美去理解和赞叹它们,甚至于流连忘返,不知归途。我忽然想起有一年春天,我们几个人走进了关帝山上的原始森林公园,树木刚开始发芽,整个森林公园里只有我们几个人。春林老师从山坡上像滑滑梯一样滑下去,我们一开始不敢,后来也纷纷跟着他滑下去,简直像一群孩子。他一路赞叹大自然之美,走到一块绿色的草甸时,看到有几只牛正温顺地卧在那里吃草,他又不肯走了,坐在了草甸上,后来干脆躺在了草甸上,头枕着胳膊,目送着巨大的白云从我们头顶奔腾而过。过了好久好久他才躺在那里说了一句,太美了,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