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圆雕、浮雕两大木雕种类为抓手,展示了浙江的东阳木雕、黄杨木雕,福建的莆田木雕,广东的潮州木雕等各地木雕的神韵与风采。全书汇聚近400件木雕珍品,有相当部分为享誉国内外的名家名作,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题材,也有烙印生活的当代题材,多数作品在国内外获过各类奖项。
木难,是中国民网美术的一块瑰室,它起源于新石题时代,成熟于泰汉,至唐宋趋于。历经千年的传承发展,被餐为“国之瑰宝”。
玉不难,不成器:木不略,难成品。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木睡作品,是一种延续着的艺术生命。千来,木雕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重要一脉,木融艺术伴随着人品的字用和审举需求,不仅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更抓住了时代发展的脉搏,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木雕俨然走在产业发展的前列,成为当代无以取代的艺术表现形式。
“盛世出天工”,中国的木雕艺术家们用新时代赋子的精神面统和艺术手法表现生活,让自己手中的雕刀释放出精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书汇聚了全国近百位木雕艺术家创作的木雕珍品近400件,大多数为国内外的名家名作,作品题材丰富,既有古色古香的传统题材,也有刻印时代的当代题材,大多数作品均在国内外获过各类奖项,其中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的木雕艺术家就有二十多位,他们是陆光正、叶润周、马文土、高公博,林学善,吴初伟、王笃纯、余国平、虞金顺,虞定良、户思立,姚正华、柯愈劬、徐经彬、叶萌春、黄小明、王笃芳,吴尧辉、徐土龙、李先海、郑剑夫等,虽然我一直不看重木雕艺术家们的技术职务与他们手中的奖杯,看重的是作品质量,但相对来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中的高荣誉称号,在评审上比较严格公正,现在,竟有这么多的大师青睐中国木雕,并汇集到本书中,确实难能可贵,他们的作品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值得—提的是书内有相当部分作品,是次与观众见面,价值,难能可贵。
传承工匠精神,铸就木雕品质。时代在变,不变的是那些匠心,力求精美的匠人精神。中国的术雕艺术家们。以他们精湛的技艺,灵巧的双手,走出了一条借故开今,与时的新道路,面无愧色入了这个境界。而我这本为他们的木雕巧艺树碑的《中国传统木雕》,股切地期盼通过我的努力也入“经典”领域,为祖国方兴未艾的木雕艺术百花园点级一抹春光,让中国木雕这一凝聚技艺的民族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具活力的生机和光彩。
现在,这本带着油墨清香的《中国木雕》来到您的面前,让我撩起本书的帷幕,和您一起登堂入室,去品味中国木雕艺术家们雕刀下的精彩吧。
前言再现雕刀下的精彩/4
序为中国木雕艺术百花园增添春色霞光陆光正/5
历史篇
第一章木雕的远古足迹/10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木雕/11
第二节汉唐时期木雕/13
第三节 宋元时期木雕/15
第二章明清时期木雕/19
技艺篇
第三章平面浮雕/32
节浅浮雕/34
第二节深浮雕/36
第三节镂空雕与满地雕/41
第四节嵌雕、贴雕与线刻/44
第五节组合运用/46
第四章立体圆雕/49
节 圆雕人物/49
第二节 圆雕动物/61
篇
第五章东阳木雕/82
节东阳木雕的/82
第二节东阳木雕中的建筑装饰/88
第三节 东阳木雕中的屏风/91
第六章黄杨木雕/114
节黄杨木雕的/114
第二节 单体类木雕/122
第三节群体类木雕/138
第七章 其他木雕/147
节龙眼木雕/147
第二节广东金漆木雕/153
第三节崖柏雕/158
第四节沉木雕/170
第五节 珍材奇木雕/182
鉴赏篇
第八章木雕中的题材寓意/196
第九章木雕中的文化/212
第十章木雕中的国学文化/224
参考文献/245
后记:扎根传统 牵手时尚/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