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所兴建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等十大建筑。十大建筑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具有特殊的现实和政治功能,早已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历史记忆和“活着的文化遗产”。本书运用论述了“十大建筑”的修建过程和背后隐藏的故事,论述其背后的新思想,描绘其建筑过程反映的新气象等,肯定这些“共和国标志”在新中国史上的地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小
丛书”是为响应党中央关
于在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
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加强新
中国史学习、开展新中国
史教育与宣传的号召,由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
研究所和北京出版集团联
合编辑出版的一套新中国
史普及读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是
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中国版图之内
的社会与自然的历史。它
上承中国近代史,是中国
的现代史、当代史,或者
说是中国历史的现代部分
、当代部分。这一历史至
今已有70年,目前仍在继
续向前发展。它是中国有
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中,
真正由人民当家作主,且
社会***、民族最团结
、国力**盛、人民生活
最富裕、经济和科技进步
最快的时期。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不
久,便有人研究和撰写新
中国史,但严格意义上的
新中国史编研,应当说始
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对建国以来若干重大历史
问题的总结。从那时起,
党和国家陆续编辑出版了
大量有关新中国史的文献
书、资料书,成立了专事
编研新中国史的当代中国
研究所和各地编研当地当
代史的机构,建立了全国
性的新中国史工作者的社
会团体和许多学术平台,
产生了不胜枚举的新中国
史学术成果,也涌现出为
数众多的新中国史编研人
才。所有这些,都为新中
国史编研的持续开展提供
了必要条件,奠定了坚实
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对新中国史的学习、
研究、宣传给予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每
当讲到党史时,往往把它
与新中国史并提。他强调
:“学习党史、国史,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
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
。”“要认真学习党史、国
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
2019年3月“两会”期间
,习近平在参加全国政协
社会科学界与文艺界委员
联席会时进一步指出,我
们国家在过去70年里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
大家深刻反映新中国70年
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
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
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
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
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理论、制度、文化优
势,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
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
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
励。
同年7月,中共中央“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题教育领导小组又专门就
认真学习党史和新中国史
的工作印发通知,要求各
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
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
党中央对新中国史学
习与宣传教育的高度重视
,为新中国史编研的进一
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
环境,也大大提高了社会
对新中国史的关注度和对
新中国史书籍的需求。本
丛书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
策划和推出的。
本丛书以展示新中国
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
主流、本质为宗旨,以新
中国的典章制度和重要事
件、人物以及事业发展、
社会变迁、历史成就为内
容,以新中国史学科的专
家、学者为依托,以中等
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
象,以学术性、准确性、
通俗性相结合为原则,以
记叙文为文体,每本书只
记述一件事或一个人物,
字数一般在10万字左右。
新中国史的内容极为
丰富,应写、可写的题目
非常之多,但囿于编委会
能力所限,第一批书目仅
列了100种,计划每年推
出10—20本,在五六年内
出齐。今后如有可能,我
们将会继续编辑出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70周年,我们谨以
本丛书向70周年大庆献礼
,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不
断繁荣昌盛,从胜利走向
新的胜利!
章舜粤,男,福建龙海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党史研究与教学》《人民论坛》《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郭沫若研究》《中华读书报》等报纸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编《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故事新编》,当代中国出版社2021年8月版。
引言
第一章 向国庆献礼:兴建十大建筑缘起
一、十大建筑:彰显共和国的荣耀
二、十大建筑:向共和国十周年献礼
第二章 共和国殿堂:人民大会堂
一、人民广场:天安门广场的改扩建
二、集体创作:描绘人民大会堂的蓝图
三、建设奇迹:10个月建成人民大会堂
第三章 展示新形象:博物馆与展览馆
一、一篇读罢头飞雪: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
二、军叫工农革命: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三、喜看稻菽千重浪:农业展览馆
四、万方乐奏有于阗:民族文化宫
第四章 交通与运动:火车站和体育场
一、首都新大门:北京火车站
二、健儿竞技场:北京工人体育场
第五章 四海皆宾朋:民族侨务外事建筑
一、各族人民的瑰丽宫殿:民族饭店
二、中华儿女的共有家园:华侨大厦
三、中外友好的独特平台:钓鱼台迎宾馆
第六章 倏忽一甲子:十大建筑昔与今
一、正式亮相:喜迎新中国成立十周年
二、弥补缺憾:工人体育馆、中国美术馆和国家大剧院
三、传承发展:60年来的十大建筑
结语 站在新时代的回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