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必备的全部知识和关键能力为目标, 融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于一体, 主要解决学生基础不牢、知识点不清的问题, 有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全书通过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知识点的目的, 为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题目选取以中等难度及以下为主。
新时代,新要求。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下简称“双减”);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于2022年秋季开始实施。
2022年是“双减”政策落地后中招的首考之年,各省市试题的命制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最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思路也发生了进一步变化:总体来看呈现出试题难度减小,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更加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注重通性通法,淡化技巧;注重情景设计,关注学科素养及育人功能等特点。
通过对全国各省市中考试卷的分析,我们发现试题的命制注重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把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基础性题目占,比达到了70%。同时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性、开放性、跨学科问题纷纷呈现。因此,在中考复习中,需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初中涉及的所有知识进行全面复习;二是在对初中所有知识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思维能力的拔高和提升。
如何既能保证学生的复习质量,提升复习效果,又能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基于国家的“双减”政策和学生实际,以及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思考,我们整理出相应的两套系列图书——“双减夯实基础”和“双减高分突破”,针对不同学情、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训练,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从而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复习效率。
作为本书的编者,虽然有着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均参与过省市地区的命题工作,但化散为整,集点成书,再作为一个学科知识体系系统地呈现,难免出现疏漏,请业界同仁和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祝愿同学们中考取得佳绩!
专项一 冠词
专项二 名词
专项三 代词
专项四 数词
专项五 形容词和副词
专项六 介词
专项七 连词
专项八 动词和动词短语
专项九 动词的时态
专项十 动词的语态
专项十一 非谓语
专项十二 情态动词
专项十三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专项十四 宾语从句
专项十五 状语从句
专项十六 定语从句
专项十七 主谓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