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奥黛丽·赫本传 读者对象:本书适用于对奥黛丽·赫本感兴趣的读者
奥黛丽·赫本,她是一个浑身洋溢着爱的女人。作为演员,她爱自己的事业,将美国四大艺术奖项——电影奥斯卡奖、戏剧托尼奖、音乐格莱美奖和电视艾美奖收入囊中;作为女人,她爱自己的伴侣和孩子,在爱情、婚姻、家庭中全身心地投入;作为朋友,她对纪梵希付出真心,成为他的灵感缪斯,他们惺惺相惜的友情被传颂至今;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她爱公益,走遍五大洲,亲赴战地,以温柔的双手安抚那些受苦受难孩子的心灵……赫本说:“爱可以治愈、可以修理、可以改进世间的一切不美好,可以使所有的事情变得完美。”她完美地诠释了女人之美不在五官,而在其内心所折射的真美。本书以优美的笔触,细腻地呈现了奥黛丽·赫本的真实人生,你会发现,除了人尽皆知的“优雅”标签外,赫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爱更为迷人。爱贯穿了她的生命始终,让她变得完美,让她的美永不凋零。
★ 这是一本赫本逝世30周年纪念图书,也是一本人生修行书。让你的内心充满爱,爱事业、爱家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
★ 爱,让赫本变得完美。赫本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发现你有两只手,一只用来帮助自己,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 随书附赠绝美书签。一枚精致的赫本书签,伴你阅读,让你变得完美。
序
世界以痛吻我,而我报之以歌 著名导演比利·威尔德曾说过:“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儿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这句话千真万确,赫本就如同天使一般。 这个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小姑娘,却没能享有快乐的童年,父母的婚姻不和,直接导致她无法拥有完整的父母之爱,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让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或许,正是不平凡的经历,让她早早对生活有了深刻的感悟,她说:“很早以前,我就已经决定,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要坦然地接受生活;我从来没期望过它会对我青眼有加,虽然如今我已拥有许多我不曾奢望过的东西。其实很多时候,它们都是那么悄无声息地降临到我的生活中,我甚至都不曾去寻找过。” 世界盛赞她的容颜,但她从不觉得自己美丽,相反,她对自己有诸多不满。她希望自己的胸部不要那么扁平,希望自己不要有线条那么分明的肩膀、那么大的脚、那么大的鼻子。她坦诚地讲:“当你看到世上的一切,就会觉得外表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其实我很感激上帝赐给我的一切,而还有许多事是我该做的!” 走上演员这条道路,完全是出于一种无奈,若不是芭蕾舞梦的破碎,或许她不会成为一名演员,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举世无双。她常说,是法国著名作家克莱特发现了她,引导她走上了演艺道路。确实如此,克莱特的一双慧眼发现了她的才华。在此之前,她一直在一些英国小成本电影中扮演角色,比如音乐剧电影《天堂笑语》和《双姝艳》。她的表演中规中矩,直到她在法国南部拍摄时,遇到了克莱特。这位作家对她一见倾心,指定她出演自己的舞台剧。 她渴望家庭,渴望一个亲密无间的爱人,渴望一段安稳牢靠的婚姻关系。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梦想之一,就是有自己的孩子,这一切都归于同一个原因——我不只希望得到爱, 也极为渴望爱别人”。可惜,命运让她与相爱的人相遇,却不是良缘。所幸,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分道扬镳之后,她终于遇到了可以携手一生的人。 著名作家陈丹燕曾说:“爱之于我, 不是肌肤之亲, 不是一蔬一饭, 它是一种不死的欲望, 是疲惫生活里的英雄梦想。”这也是赫本一直在追求的英雄梦想。 所以,她在*璀璨的时刻选择息影,八年光阴似箭,她尽情享受着恬淡的生活。复出后,她在影坛没有获得的满足,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找到了,她成为拉丁美洲、非洲等那些被饥饿、病痛折磨的孩子们的天使。 在埃塞俄比亚,她亲自走访粮食分配中心;在委内瑞拉,她蹲下身子,和孩子们亲切交谈;在苏丹,她为“苏丹生命线”工程四处奔波;在孟加拉国,她牵着那些赤脚的孩子们的手,就像一位母亲那样,传递着爱意;在越南,为了推进接种疫苗和纯净水饮用的爱心计划,她不辞辛劳;在索马里,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为那些深陷战争泥潭的孩子们奔走呼号……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的老年,全靠这一双手,一只帮自己,一只帮别人。 她也总是强调,和平也应该成为一门学科,她说:“我们经常研究战争,甚至在大学里还有专门教授战争知识的学科,如果也有一个地方可以教我们如何去创造、保持和平,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一所教授和平的大学。”是的,她渴望和平,因为她经历过战争,痛苦过,所以她格外希望其他人免于战争的摧残。 巴里·帕里斯是赫本生前*后一位传记作者,他在为赫本所写的传记的前言中写道:“对传记作者来说,奥黛丽·赫本是一个梦想,同时又是一个噩梦。 没有哪个电影演员像她这般令人尊敬,自身充满灵感,又能够激发身边的人。她在银幕上的表现和她在银幕下的善举都无与伦比。她与人为善,每个人都爱戴她,从没有人说过她一句坏话。她做过的*恶劣的事情,也许是在1964年的奥斯卡颁奖晚会上,她忘记提及帕德里夏·妮尔。她没有留下骇人的秘密,媒体从来也没有机会曝光她的丑闻。在她和蔼热情的外表下,是一颗更加和蔼热情的心。” 她说:“我曾听过这样一句话 ‘快乐就是健康和健忘’。真希望这句话是我说的。这可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她是坠落人间的天使,即使离开了,也留下了永不熄灭的爱。
吴玲,一个笃信人心敌得过岁月斑驳的女子。在闲散的岁月中,常依笔而立,蹙眉念心,笔端有温度,纸面有感情。著有《萧红传:爱过恨过,不枉一生》《人间惆怅客,此生不负卿:纳兰词传》《幽兰虽香不禁风:董小宛》《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坚强:做林徽因一样完美的女人》。
Part 1 天使降临人世间 1
01 - 冰冷的童年 3 02 - *痛的伤来自*爱的人 9 03 - 与母亲相依为命 16 04 - 点燃芭蕾梦 21 05 - 战争改变一切 25 Part 2 从泥土中长出希望 31 01 - 母亲的决定 33 02 - 生活在无奈中继续 38 03 - 感情小风波 43 04 - 伯乐不常有 47 Part 3 天使降临好莱坞 51 01 - 忙碌的女演员 53 02 - 青涩的演技 58 03 - 世界为之疯狂 64 04 - 为《罗马假日》做准备 68 05 - 永远的公主 73 Part 4 在动荡不安中发现真我 79 01 - 爱是不将就 81 02 - 遇见纪梵希 85 03 - 不太愉快的经历 90 04 - 原来是他 95 05 - 仙子与骑士 100 06 - 人生大事 105 Part 5 真切的羁绊 109 01 - 贤妻良母 111 02 - 重回独立 115 03 - 渐行渐远 120 04 - 再也不见 124 05 - 惘然 130 06 - 真正的修女 135 07 - 蒂凡尼的早餐 141 Part 6 回归平凡 145 01 - 不被看好的姐弟恋 147 02 - 不变的是变化 153 03 - 千疮百孔 158 04 - 正确的人 163 05 - 爱过,错过 169 Part 7 爱全世界的孩子 175 01 - 亲善大使 177 02 - 索马里之行 181 03 - 灌溉未来 186 04 - 至暗时刻 191 05 - *后的愿望 195 06 - 天使,再见 200 Part 8 她 207 01 - 伟大的母亲 209 02 - 爱是一种行动 214 03 - 洗手做羹汤 218 04 - 恋人未满,友情至上 222 05 - 奇妙的演艺生涯 229 后记 爱,永不止息 235 附录A 赫本主要生平 238 附录B 《为了孩子们》演讲稿 244 附录C 艾文·拉纳给赫本的信 252 附录D 赫本语录 256
Part 1 天使降临人世间
许多年后,当赫本也成为母亲,她还曾与大儿子说起过自己的大难不死,她开玩笑地说,如果她要写自传,开头就会这样写: “1929年 5月 4日,我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六周后,我告别了人世。 ” 冰冷的童年 完美的童年是什么样子?或许是父母亲密无间,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与陪伴下,无忧无虑地度过幼年时光,长大成人后,每每想起都能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力量。 原本,赫本有一个完美的开始,因为她生来就是公主,本该拥有完美的童年,在爱与期许中慢慢长大,无拘无束地追逐梦想,可惜,命运将她放在了“完美”的对立面上。 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是她的故乡,母亲埃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兰女男爵,这就意味着她拥有贵族血统;父亲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赫本 .鲁斯顿则是银行家。可以说她家境优渥,一切都很完美,她本该过着公主般的生活,备受宠爱,然而看似完美的家庭却给了她“一生中*大的创伤”。 埃拉的婚姻充满坎坷,她的不幸直接影响了女儿的未来。埃拉年轻时是个活泼开朗的姑娘,在不到 20岁时,就与一位荷兰贵族、皇家侍从霍恩·让·凡·尤德福步入婚姻,可惜一切都结束得太快了,这段关系因为丈夫的移情别恋而告终。 面对婚姻的不幸,埃拉没有一蹶不振,沉溺在痛苦中。相反,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坚持由自己抚养两个儿子。她坚强又独立,不愿为了安稳度日而委曲求全。 不久,埃拉与第二任丈夫也就是赫本的父亲成婚,他有着英俊的外表,但与此同时也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埃拉原本以为自己和孩子们有了归宿,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可实际上,这却是另一段坎坷经历的开始。约瑟夫好吃懒做,有野心却没有行动,还是一个靠前妻“吃软饭”的人,但当埃拉察觉到这一切时,为时已晚。 赫本清澈的眼神和甜美的笑容,总会让人误以为她是备受父母宠爱的小公主,她的父母一定恩爱有加,每天会在女儿面前展现*亲密的一面,实际上,一切恰恰相反,赫本的童年是冷冰冰的,远没有想象中幸福。 父母的感情是不是稳定和谐,直接关乎着孩子的感受,赫本对此感受格外深刻。母亲埃拉和父亲约瑟夫作为夫妻,却没有半点夫妻的温情,他们的关系更像是结仇的冤家。在年幼的赫本面前,他们毫不避讳地大声争吵抱怨,这让赫本害怕极了,她无处可去,只能躲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地看着她*爱的两个人吵得面红耳赤。她太小了,没有办法劝说父母和解,更无法逃离这一切。 除了吵架,埃拉和约瑟夫好像无话可说,两个人与其说是夫妻,倒不如说是陌生人,他们没有半点交流,谁也不愿开口说话,仿佛对方只是无关紧要的人。或许对他们来说,保持沉默就是*佳状态,但对赫本而言,父母不论是争吵还是沉默,对她都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他们从不会亲密地坐到赫本身旁,关切地问她心情如何,今天做了什么,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在他们的世界里,赫本似乎是透明的,他们似乎忘了还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他们养育了她,却又以残忍的方式对待她。对赫本来说,父母的冷若冰霜是*痛苦的折磨。 想当初,埃拉和约瑟夫也曾笃信两个人会白头到老,所以才带着美好的憧憬步入婚姻。埃拉初见约瑟夫时,就被他的英俊深深吸引了,他穿着光鲜,举止得体,而且多才多艺,会摄影,会驯马,还精通十三种语言,面对这样的男人,谁也会忍不住动心吧。约瑟夫初见埃拉时,也是一见钟情,这个端庄优雅的女人,一颦一笑都牵动着他的神经,更重要的是,埃拉拥有贵族头衔,这也让约瑟夫对她多了几分浓情。 为情所伤的埃拉遇上热情似火的约瑟夫,新的爱情故事就开始了。俊男靓女格外合拍,热恋的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他们一起去看比赛,一起去餐厅,一起参加舞会……总之,但凡可以两个人一起参加的活动,他们就不会一个人参加。 埃拉明明知道约瑟夫是个有妇之夫,却仍旧深陷其中,似乎忘了自己也曾被丈夫的移情别恋重伤,如今,就好像是一个轮回。约瑟夫的妻子柯内莉亚是个富豪,光是祖上留下来的家产就足够她享受荣华富贵一辈子了。得知丈夫有了新欢,柯内莉亚没有纠缠,她也有藏在心里的人,所以两个人迅速离婚。 1926年 9 月 7日,埃拉与约瑟夫结为夫妻。 爱情和婚姻是一回事吗?事实证明,显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埃拉原本以为,约瑟夫会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她会在这段婚姻中收获久违的幸福。可惜,她越想得到的,命运偏偏不让她得到。 婚前,约瑟夫是个兴趣广泛的人,但婚后,埃拉却发现他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两个人时不时就会爆发激烈的争吵,她的生活仿佛回到了黑暗之中。 就在埃拉在绝望的边缘徘徊的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了,新的生命就意味着新的希望,她虔诚地向上帝祷告,盼望着能拥有一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她想,或许约瑟夫有了自己的女儿后,会慢慢懂得如何做一个好父亲。 在得知埃拉怀孕之后,约瑟夫也表态说,会带着妻子和孩子们前往布鲁塞尔,他会入职一家保险公司,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捍卫这个家庭。就这样,一家人打包行李,登上了前往布鲁塞尔的船。埃拉相信,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1929年 5月 4日,埃拉与约瑟夫的女儿出生了,他们给她起名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这就是赫本。埃拉精心地照顾着小女儿,危险却在悄悄来临。 赫本在六周多大的时候,差点被百日咳夺去性命。埃拉是基督教科学派成员,笃信上帝会救自己的孩子,所以即便女儿病情严重,她也没有带女儿去看医生,而是虔诚地祷告上帝。赫本的咳嗽越来越严重,甚至一度停止了呼吸,浑身上下也慢慢变成了紫色。直到这时,埃拉还强装镇定,她一边念祈祷文,一边使劲拍着女儿的小屁股。 幸运的是,赫本重新有了呼吸!确实,赫本算是福大命大,但当她慢慢长大,愈发需要关爱的时候,却触碰到了更冰冷的现实——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冷漠。 每当父亲出现在赫本的视线内,她都会欢呼雀跃地跑过去,她渴望的是父亲能够将她抱在怀里,或者牵起她的小手。然而,父亲给她的只有疏远和冷漠,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她以为是自己做得不好,父亲才不喜欢自己,如果自己再努力一点,再懂事一点,就能得到父亲的拥抱和亲吻。 对父爱的渴望,燃起了赫本的动力,小小年纪的她,就能够安静地读书,她努力学画画、音乐,幻想着有朝一日,父亲能够将目光停留在她的身上。但事与愿违,赫本用心了,她的父亲却一直忽视她。他要么就是频繁地去伦敦出差,要么就是外出聊天,待在家里的时间少之又少,分给女儿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 埃拉是爱赫本的,她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但她是典型的严母,从小就教赫本传统的贵族礼仪,母女之间多的是命令式的对话,温柔宠爱少得可怜。对待丈夫,埃拉从*初的满心期待,慢慢地也变成了无所谓,感情逐渐被消磨殆尽,吵架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不幸中的万幸是,赫本还有两个同母异父的哥哥 ——亚历克斯和伊安,要是没有他们,赫本的童年就会缺少许多乐趣。他们知道母亲对妹妹管教严格,所以总是悄悄带着妹妹出去玩。他们无拘无束地做游戏、爬树,甚至搞恶作剧,与两个哥哥在一起,赫本才真正释放了童真,收获了童趣。在赫本 5岁的时候,两个哥哥开始住校,将孤零零的赫本留在了家里。 除了两个哥哥,能带给赫本幸福感的就是住在荷兰安恒的外公和外婆,两位老人十分疼爱赫本,渴望被爱的小女孩,唯有在外公和外婆那里才能感受到亲昵的爱。可惜,慈爱的外公外婆远在外地,不能时时刻刻陪伴在她身边。 来自*爱的人*痛的伤 人的一生会受到很多伤害,*伤人的莫过于来自血肉至亲的伤害。 在当时的布鲁塞尔,明令禁止极端主义分子、支持革命的社会主义者和受德国影响的国家社会党人担任公职,但实际上,有越来越多的法西斯党人开始从政,他们慢慢占据了许多关键岗位。 在法西斯党人的影响下,埃拉和约瑟夫也逐渐倾向于法西斯主义,埃拉还算克制,约瑟夫则是毫无顾忌,他经常参加纳粹支持者举行的舞会,他们不但口头支持纳粹分子,还积极为英国法西斯联盟筹措经费,甚至帮对方招兵买马,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将会带来怎样的灾难。 1935年 4月 26日,约瑟夫以埃拉的名义写了一封公开支持信:“我们这群受到法西斯主义感召、追寻胜利之路的人,已彻底明白了我们原先不明白的一切。我们终于突破束缚,走上救赎之路。我们追随莫斯利爵士,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领袖精神,他的视野不受世俗事物的拘泥,他的启发达到更高层面,他的理想让英国向着性灵重生的新黎明前进。 ” 在赫本 6岁生日那天,埃拉和约瑟夫却缺席了,他们为了前往慕尼黑与希特勒共进午餐,不惜错过女儿的生日。小小的赫本,或许还在期盼着父母与她一起点燃生日蜡烛,一起许下心愿,一起分享蛋糕,然而希望落空,父母将孤独留给了她。 幼年时的赫本尚且不能理解法西斯是什么,但因为法西斯,她感受到了真切的离别之痛,这个说不上多么疼爱自己的父亲就要离开了。起初,她的父亲与母亲都是法西斯主义的支持者。在纳粹掌权后,母亲因为有犹太血统而成为纳粹迫害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父亲不但没有放弃支持法西斯,反而越发狂热,*终,这段婚姻以离婚收场。 在他的信仰与家人之间,他选择了前者而抛弃了后者。在英国正式向德国宣战后,战争随即爆发,赫本被父亲送上了前往欧洲大陆的民用飞机,她对父亲的记忆也就定格在那个瞬间。不过后来,赫本的儿子肖恩回忆说,他的外公和外婆“绝对没有支持战争或大屠杀。他们或许拥护某些法西斯的理念,隶属相关党派,但从来没有伤害任何人,或在知情的情况下支持任何体制杀人”。一向热爱和平的赫本,能够理解父母有自己的信仰,但绝对不能原谅父母支持战争和大屠杀。幸好,父母没有做出那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母亲的情绪可以通过抱怨来发泄,而赫本的思念却找不到出口,她需要母亲,也需要父亲,她需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进晚餐,她需要父母的关心叮咛,但她没有了父亲。后来,她想到了写信。七八岁的赫本,渴望通过文字触碰思而不得的父亲,在其他人追逐打闹时,她就一个人静静地趴在桌子上,不停地写着。然而,一封又一封的信寄了出去,却始终没有回音。难以想象她是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在写信,又是如何盼望着收到父亲的回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太想念父亲了。 思念就像一颗种子,在赫本柔软的内心中生根发芽。后来,赫本的长子肖恩在为母亲写的传记《天使在人间》中写道:“失去父爱的母亲就像是一棵生长在阴暗处的树,尽管见不到阳光,它的树枝还是会千方百计地向阳光的方向生长。 ”失去完整的家庭,缺少了父亲的疼爱,她就这样被遗弃在阴暗的角落。 即便父亲的离开是父母之间的问题导致的,赫本还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她认为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父亲才会不顾一切地离开他们。埃拉对约瑟夫已经失去了信心,他的所作所为也彻底伤透了她的心。面对日夜哭泣的女儿,埃拉只能不停地安慰她,告诉她父亲的离开并不是因为她。 原本,赫本有机会成为一个活泼可爱的人,但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她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忧伤,正如作曲家亨利·曼奇尼所说,赫本是一个有着“淡淡忧伤”的女子。 被父亲抛弃,已经足够让人窒息了,母亲却变得更加挑剔。失去了父亲,也没有温柔的母亲,幼年的赫本只能强迫自己坚强。面对严厉的母亲,她除了畏惧,就是心疼,她知道母亲的痛苦,只不过母亲习惯了以严肃的表情来面对她。 小小的赫本,在需要被爱、被呵护的年纪,却早早懂得了隐忍和克制。 有一次,埃拉带着赫本走在街上,赫本看见路边停着一辆婴儿推车,看着车里的小宝宝,她情不自禁地伸出双臂,想要抱一抱。埃拉见状,赶紧拉着小赫本离开了,她只看到了女儿举止的怪异,却察觉不到女儿对拥抱的渴望。受到母亲的责备后,小赫本更失落了,母亲没有用她能够理解的方式去爱她,取而代之的是更加严厉的管教。 随着父亲的离开,赫本的家变得残缺,埃拉痛定思痛,决定带着女儿离开这个伤心地,回到荷兰的家人身边。这个时候,赫本只有 6岁,还没等她适应没有父亲的生活,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她要孤身一个人前往英国住校。 对小赫本来说,她还不太能够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当时,像赫本这样拥有良好出身的孩子,多数会被父母送去住校,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力,使他们更加坚强果敢。同时,埃拉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考量,那就是荷兰的大环境不容乐观,不仅接连发生暴动,还有很高的失业率,总体来说就是动荡不安,埃拉不放心将女儿留在荷兰。 除此之外,约瑟夫享有对赫本的探视权,将女儿送到英国住校,可以规避很多问题和麻烦,还能让赫本有机会见一见父亲。在这一点上,埃拉还是很为女儿着想的,要不然她完全可以拒绝约瑟夫探视女儿,与这个绝情寡义的男人划清界限,但是她没有这样做,也算是对女儿的一种弥补。 遗憾的是,埃拉的良苦用心并没有换来约瑟夫对女儿的重视,小赫本在肯特郡住校的那四年间,约瑟夫总共来了四次,平均下来小赫本一年才能见父亲一次,这让她感到失望和伤心,她期盼着父亲能多来几次,能让她感觉到自己是被父亲爱着的。 好在父亲每一次来,都给赫本带来了满满的快乐。有一次,父亲带着小赫本坐着双翼小飞机来到了英国东南部,这是小赫本第一次坐飞机,她兴奋不已,尤其是还有父亲的陪伴,那样的时光显得尤为快乐。 起初,小赫本对住校生活是有些抵触的,但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可亲可敬的老师以及可爱善良的同学们。她与小伙伴们一起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她尤其对历史和天文学感兴趣,对数学则喜欢不起来。 小赫本喜欢学习,但要是一直坐在教室里,还是挺不舒服的,所以舞蹈课就成了她每周*向往的一节课。 在父亲消失的岁月中,赫本一直想念着父亲,也想知道他过得好不好。直到与第一任丈夫梅尔·费勒结婚后,费勒为了完成她的心愿,向红十字组织寻求帮助,恳请他们代为寻找赫本的父亲。*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赫本得知父亲身在爱尔兰,而且他一直关注着女儿的情况。 赫本第一时间通过电话与父亲取得了联系,并约定在都柏林谢尔伯恩酒店的大堂见面。父亲身穿破旧的粗花呢大衣,苍老了许多,当与阔别已久的女儿相见时,还带着几分疏离。赫本以为父亲会激动地迎接她,会张开双臂揽她入怀,然而,父亲只是站在原地,不悲不喜。*终,赫本主动走上前,给了父亲一个大大的拥抱。在父亲离开的日子里,母亲对父亲的抱怨与怨恨都刻在了一朝一夕中,父亲的确愧对于她,但她选择原谅和宽恕,她不愿活在憎恨与失望中。 赫本的儿子肖恩作为旁观者,他写道:“因为愤恨,她放弃了那个家庭所拥有的全部尊贵头衔,搬到她的外祖父家居住。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的外祖父,在我出生前三年他就去世了。我母亲很少提起她以前的生活,不过她总是说,(她的)外祖父在很大程度上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因为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在她的童年生活中她对父亲的印象很淡。 20年后当她与父亲重逢时,两人之间也没有流露出父女间那种深厚的感情。 ” 确实,在与父亲见面后,对赫本而言,是心愿已了。那个藏在内心多年的心结,终于解开了,她也不再纠结于过往。赫本是洒脱的,在这次会面后,她选择与父亲回到各自的生活,互不打扰,但作为女儿,她在经济上给予了父亲帮助。后来,父亲病重,在他生命垂危之际,赫本再次前往都柏林。面对病入膏肓的父亲,赫本决定在那里多留些时日,曾经缺失的陪伴,至少在他临终之际有所补偿。遗憾的是,赫本在离开爱尔兰后没几天,父亲就去世了,她没能参加父亲的葬礼。 成年后的赫本并不经常提起往事,但关于父亲,她说:“我崇拜父亲,他离开我们,让我非常伤心……让我们觉得很不安——或许影响我终生。”父亲的不告而别,成为她一生中*痛苦的一件事,使她原本完整的世界变得四分五裂。对赫本而言,这个伤口一直存在,难以愈合,这也直接影响了她对感情的态度,比如在处理与其他人的关系时,她极度不安,曾经的经历时刻提醒她,这些人也会离她而去。 赫本说:“他们只是平凡人,抱怨并不能改变什么。他没有做到他应该做的,不意味着我就应该以牙还牙。我必须做到我自己该做的那一部分,不论我曾经被伤害到什么程度。”这就是赫本,哪怕被伤害,也选择宽恕与原谅。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