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守夜人代自序
开宗明义,这是一部有关唐代志怪笔记的书,也是此类型作品的精选版和终极版。
志怪笔记始见于先秦,兴起于魏晋,鼎盛于唐。两宋之后,以至明清,数量虽大,但几无可观者。 内因是,宋人想象力贫乏,而明清人则喜欢在志怪中加入人情世故,读起来有多无趣也就可想而知了;外因是,近世离当代相对较近,也就缺少了古风。而唐代的志怪笔记则不同,在时间段里它处于中古,于时代特质上则无限奇瑰。就具体的故事而言,唐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志怪笔记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志怪既不同于其后志怪的繁复乏味,又不同于此前志怪的极简干枯,而显得独树一帜,令人目眩神迷。
留存至今的唐代志怪笔记是极丰富的,《酉阳杂俎》当是其中的代表作。《酉阳杂俎》的编撰者段成式,是唐代重要的志怪作家和博物学者。其人喜钓古钩陈,而且博闻强记,尤好采访周边人(这一点尤其难得),一生创作不辍。
《酉阳杂俎》不但所记广博珍稀,门类编目也极是奇僻,如记星象的叫天咫,记道术的叫壶史,记佛法的叫贝编,记盗墓的叫尸穸,记鬼怪的叫诺皋记。作为一部百科全书性质的志怪笔记,除了唐代宫廷秘史、奇人异事、仙佛鬼怪、异兽奇花、域外传说等之外,书中更有不少后世失传的幽暗隐僻的知识,以至于明代编辑家李云鹄认为该书无所不有,无所不异,使读者忽而颐解,忽而发冲,忽而目眩神骇,愕眙而不能禁。美国汉学家薛爱华在其名著《撒马尔罕的金桃》中更是大量引用《酉阳杂俎》,认为它不但神奇有趣,还具有重要的博物、科学和历史价值,是古中国奇幻色彩的书。清代纪晓岚编纂《四库全书》时,则直接视《酉阳杂俎》为唐以来志怪笔记的翘楚。
《酉阳杂俎》诞生于中晚唐,安史之乱以后、黄巢起义之前的这段时间。因种种复杂的缘由,这一时期的大唐不再明丽如初,而是幕布重重、幽暗难测。在这种氛围下,上至宰相下到士子,都热衷于谈鬼论怪、寻仙慕道,整个时代充满奇诡的气氛。《酉阳杂俎》之外,还出现了《纪闻》《传奇》《玄怪录》《宣室志》《广异记》《独异志》《集异记》《博异志》《纂异记》《潇湘录》《河东记》《灵怪集》《闻奇录》《惊听录》《通幽记》《甘泽谣》《剧谈录》《杜阳杂编》《三水小牍》《续玄怪录》《中朝故事》等志怪笔记。除了深幽的志怪故事外,这些笔记垒建的迷宫中,还有条条小径通往历史的真相。这也是唐代志怪笔记的美好传统。很多因种种缘故被正史拒载的事件,在这些志怪笔记中留下了蛛丝马迹。而另一些时候,在迷宫中的某些路口,志怪和秘史又相互交融。从这个角度说,当时的志怪作家,也在用志怪的方式书写着《唐书》背面的异史。
遗憾的是,这些志怪笔记的作者,在当时并不为人所重,到后世更是寂寂无名。以段成式为例,他在唐时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但在诗歌为文学主流的时代里,他这样的志怪作家终只能在历史中寥落。懿宗咸通四年(863)六月,段成式故去,温庭筠悲伤不已,他回想起大中十三年(859)自己生日那天,段成式特意派飞骑给他送来一块古墨,而他回送了九盒搜罗来的志怪故事。他知道自己的老友喜欢这个。咸通四年十一月,长安大雪飘飞,温庭筠收到了一封落款为段成式的来信。温庭筠开始以为弄错了,因为老友已去世半年,但打开后却发现真是段成式的笔迹,其中有这样一句:平生已矣,后世何云?
尽管段成式和他的朋友们被时代所忽略,但他们仍像忠实的守夜人一样,耐心地守护着唐朝幻夜里的一切秘密。而本书,就将这些秘密一一展现,并向大唐的守夜人们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