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中国红十字运动发展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和事件,编写成《跨越国界的仁爱——1923年救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故事》《三十年代青年的光辉榜样——抗战时期上海煤业救护队的故事》《中国的辛德勒——拉贝的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女会长——李德全的故事》《“非典”危机——中国红十字会“抗非”的故事》五个分册,依据历史事实,用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文字,客观再现了红十字人物的卓越贡献及红十字运动历史的真实场景,传播了红十字理念,从而达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十字会”的目的。
聚焦“关键性”人物和“关键性”事件,“内”“外”结合,再现红十字运动风采。 讲好红十字故事,弘扬红十字精神,通过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呈现一幅幅丰富饱满、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红十字历史画卷。
中国红十字会诞生于 1904年,至今已走过110 多年的风雨历程,“是国 内历史最悠久的人道组织 ”(习近平语),被称为“ 百年老店”。百余年来, 中国红十字会秉持人道、 博爱、奉献精神,救死扶 伤,扶危济困,谱写出一 曲曲人道赞歌,在中国近 代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正 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 “中国红十字会在重大灾 害救援、保护生命健康、 促进人类和平进步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是,对中国红十字 会所建立的丰功伟绩,知 道的人并不是很多。为弘 扬红十字精神,“讲好红 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 基金会委托红十字运动研 究中心,组织编写了这套 “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 书”,通过对重要历史人 物、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 ,呈现一幅幅丰富饱满、 多姿多彩、跌宕起伏的红 十字历史画卷。 丛书虽然是“讲故事” ,但不是“编”故事,没有 无中生有的猜想,没有胡 编乱造的粉饰,没有“标 题党,,的故弄玄虚,没 有添油加醋的天马行空, 更没有虚构的文学情节, 而是依据历史事实,用通 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语言 ,娓娓道来,再配上老照 片,图文并茂,客观再现 历史的场景。虽然少了点 舞文弄墨的精彩,但确是 信史。不求梦笔生花,但 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 十字会”!
池子华,1961年出生,安徽涡阳人,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专著有《中国近代流民》《张乐行评传》《晚清枭雄苗沛霖》《流民问题与社会控制》《红十字与近代中国》《农民工与近代社会变迁》等30余部,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主要业绩录入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主编的《世界名人辞典》,以及《中华优秀人物大典》等。
《跨越国界的仁爱——1923年救援日本关东大地震的故事》
引子
一、“亘古未有之灾”
二、中国的反应
三、责无旁贷
四、“刻日组队”
五、“驰赴救援”
六、北京总会的行动
七、庄队长去而复返
八、东京的日日夜夜
九、资助华侨返国
十、从大阪到横滨
十一、杨鹤庆日本行
十二、《日本大震灾实记》
十三、“乐善好施”于恩绂
十四、天津分会捐和服
十五、“款不任多,热心正同”
十六、“日人感激,列邦称赞”
十七、两场宴会
尾声
《三十年代青年的光辉榜样——抗战时期上海煤业救护队的故事》
引子
一、煤业地下党筹组救护队
二、叶进明传承“红色基因”
三、人编红十字会序列
四、“一身泥灰,一身血迹”
五、上海沦陷之后
六、新的考验
七、风波乍起
八、接运伤兵
九、集体加入新四军
十、新起点,新征程
十一、忻元锡被打
十二、进驻皖南
十三、迎来送往
十四、“难民”来哉
十五、慰劳团的“联络员”
十六、首家印刷厂
十七、殊途同归
十八、吉安出走
十九、乐时鸣参军
二十、太平事件
二十一、施奇不朽
二十二、光辉榜样
尾声
《中国的辛德勒——拉贝的故事》
引子
一、坚忍不拔的约翰尼
二、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
三、炮火声中留守南京
四、“老鸹”的英雄地下室
五、出任国际委员会主席
六、艰难组建南京安全区
七、接收难民前的准备
八、“执行市长”的崩溃
九、成立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
十、解救无武装中国士兵
十一、守护602名避难者
十二、全力维持安全区
十三、做暴行的目击证人
十四、为中国平民请愿
十五、抗议日本士兵暴行
十六、延缓难民返回家中
十七、离开南京前的善后
十八、披露日军暴行真相
尾声
《中国红十字会首任女会长——李德全的故事》
引子
一、出身贫寒
二、夫军妇随
三、热心公益
四、追求民主
五、海外归来
六、华丽转身
七、协商改组红会
八、开展医防服务
九、实施国际救援
十、重视卫生保健
十一、争取国际席位
十二、反对美国暴行
十三、首访日本
十四、友好使者
十五、加入中共
十六、落下帷幕
尾声
《“非典”危机——中国红十字会“抗非”的故事》
引子
一、非典小像
二、非典来了
三、中国政府在行动
四、红十字奔赴前线
五、总会身先士卒
六、全国红会响应
七、做好捐赠工作
八、爱心凝聚力量
九、“抗非”在北京
十、“抗非”在河北
十一、“抗非”在山西
十二、“抗非”在内蒙古
十三、“抗非”在河南
十四、“抗非”在江苏
十五、“抗非”在浙江
十六、“抗非”的田野工作
十七、红十字关爱进社区
十八、致敬“抗非”英雄
十九、铸就“抗非”精神
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