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书单推荐
新书推荐
|
第四代系统论:全息系统论——全息系统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本书提出的全息系统论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整体上都视为系统,将巴门尼德作为世界本原(Arche)的存在者(Being),经由存在态(Existence)过渡演化为具有属性关系范式的实体(Entity)全息系统。全息系统本身就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良结构范式,其具有的全息本原范式、全息认识范式和全息塑造范式,可以分别作为世界本原范式、世界认识范式和世界塑造范式,同时也分别代表了全息系统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主体内容。全息系统论,一方面将推进实现知识机器、认知机器,另一方面将推进我们这个世界的大规模结构化乃至形式化,从而大幅度提高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水平。 本书适合系统论、人工智能、哲学、系统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复杂系统架构建模、复杂产品设计、管理体系设计研究者与爱好者参考学习。 在本书内容安排上,其主体由第2部分 全息系统存在论/本原论:世界本原的密码第3部分 全息系统认识论:认识世界的密码和第4部分 全息系统工程方法论:塑造世界的密码组成,与本书的副标题全息系统的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相对应;而第1部分 系统主义信念相当于本书的绪论,第5部分 系统主义展望:发展世界的密码是对全息系统论未来发展的设想。 作者对系统论的研究纯属兴趣,个人研究工作特点相对封闭,自学生时代就不爱查文献,自我解释是不受知识囚笼约束。举例来说,作者应该是在2012年才知道冯·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这一点让作者自我安慰的是按照中国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奠基人钱学森先生的自述,他是在1980年时,才由助手告知早在40多年前的1937年冯·贝塔朗菲就提出了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概念。 另一个例子是,本书在2015年基本成型,当时定名为全息系统论,这时王乾隆先生问我知不知道第三代系统论?全息系统论与传统这些系统论是啥关系?后来书名改为《全息系统论:认识论、方法论和本体论》,他又告诉我本体论(Ontology)与认识论(Epistemology)几乎是西方哲学的全部。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草草恶补了冯·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和河本英夫的《第三代系统论:自生系统论》,也恶补了西方哲学史。 本书可以认为有哲学、系统论两条线索。 在哲学这条线索上,通过学习西方哲学史,作者自己原来知道的哲学方面的所谓事实,不是颠倒的、就是阉割的。在自己获得的哲学新知方面,主要聚焦在世界的本原(Arche),这样关于世界本原,知道了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以具体的物质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其水说开启了人类理性的历程,与其后的火说、气说、土说、四根说共同形成了前哲学,也就是自然哲学,也知道了其后不久的泰勒斯在毕达哥拉斯的数说基础上,以抽象的概念Being(存在者、是者)作为世界的本原,建立了存在论(Ontology),至此奠基了哲学,或者说开启了哲学的存在论转向,将哲学的研究对象从具体的物质转向抽象的理念(Idea),也就是Being(存在者、是者)。 作者也知道了之后的西方哲学所有的研究都是以Being为出发点来展开的。 作者参考Being在《牛津词典》的所感所想词义,定义了Being是认识活动的结果,而不是认识活动的对象,中文名称选择哲学领域的译法存在者,也推荐使用是者。 哲学奠基人泰勒斯在2500多年前认为思想与存在(Being)是同一的,也就是思存同一,由此看来,本书对Being的定义包括了泰勒斯的论断。 应该指出的是,英文的Being源自希腊文的ON,其拉丁文是esse、德文是Sein,它在希腊原文中有联系动词是和动词有之意,也有名词的本体、实体之意,Being在汉语翻译中是一个公认的令人头痛的问题,因为汉语中很难找到与之直接对应的词来直接包括这三方面含义。 另外,作者选取Existence在《牛津词典》中存在者(Being)出场的状态这个词义作为Existence的定义,并把Existence译为存在态,也推荐译成是态。 还有,作者选取Entity在《牛津词典》的事物与其属性相对应的存在态(Existence)这个词义作为Entity的定义,并把Entity译为实体,由此,这个定义还可以另外表达为一个实体是一个事物属性的集合。 在实体(Entity)定义的基础上,作者定义了系统(System):系统是具有属性种类范式与属性关系范式的实体。这个定义与平常大家知道的系统是由部分构成的整体的定义是一致的。 在前面系统定义的基础上,作者定义了全息系统(Holo-System):全息系统是特性(即固有属性)种类齐全、特性关系种类齐全的系统,并且明确了系统特性种类分为黑盒视角特性和白盒视角特性。其中,黑盒视角特性的具体展开是输入视角特性、行为视角特性、输出视角特性和环境视角特性,白盒视角特性的具体展开是组分视角特性、时间视角特性、空间视角特性和动机视角特性;同时也明确了系统特性关系种类分为层级关系、交互关系和属性关系。 作者把这样种类齐全的特性及其关系作为全息本原范式,也称为世界本原范式,这蕴含着作者的观点:全息系统是世界本原范式,或者说世界本原是全息系统。 可以说,世界本原是全息系统是对世界本原是Being的自然演化与发展。 另外,作者从外延角度定义了全息系统论由全息系统存在论、全息系统认识论和全息系统方法论来组成,它们分别意味着全息本原范式、全息认识范式和全息塑造范式,同时也分别意味着世界本原范式、世界认识范式和世界塑造范式。 这样以全息本原范式为出发点,运用全息认识范式和全息塑造范式,就可以理性地开启认识世界、塑造世界之旅。 在系统论这条线索上,作者分析了传统系统论存在的根本问题。 在一般系统论提出之后,有研究者把系统论的发展按研究对象的范式划分成了三代: (1)代系统论研究的是开放的动态平衡系统,可称动态平衡系统论。 (2)第二代系统论研究的是开放的非动态平衡系统,即自组织系统,可称自组织系统论。 (3)第三代系统论研究的是自生系统(Autopoiesis System),可称自生系统论。 作为研究系统本质特征与规律的理论,前三代系统论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理论体系自生自身不具备一般性和普适性,也就是远离了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这个名称中General所蕴含的一般性和普适性本意,具体体现如下: (1)从存在论角度,没有定义具备一般性和普适性意义的且具有充要性的系统特性(System Properties)集合,也没有定义具备一般性和普适性意义的且具有充要性的系统特性之间关系的集合,无法真正回答什么是系统的本质。 (2)从认识论角度,没有提出具备一般性和普适性意义的范式来全面认识系统的本质与规律,无法真正回答如何认识系统存在的前因后果。 (3)从方法论角度,没有给出大型复杂系统的一体化建造与运行的模式和方法,无法真正回答未来人-机-物(即人类社会-计算机-物理世界)融合的系统走向何方。 (4)对诸如哲学、语言学和人工智能等横断学科没真正产生深入的影响,没有真正发挥系统论一般性和普适性的作用。 另外,一般系统论自身过于原则化,缺乏具备一般性和普适性意义的结构化、形式化内容,无法去直接指导形成结构化、形式化的手段也就是形式语言,在形式化刻画世界方面无能为力。 全息系统论,一方面将推进实现知识机器、认知机器,另一方面将推进我们这个世界的大规模结构化乃至形式化,从而大幅度提高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水平。 在可预期的将来,升级版的全息系统论将提供关系代数(Relational Algebra)的升级版系统代数(System Algebra),这一方面将推进实现知识计算机、认知计算机,另一方面将推进我们这个世界大面积形式化乃至代数化,届时我们就会尽情畅游未来世界。 高展 2022年12月于北京 高展:研究员,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首席专家,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会员、中国通信学会高级会员、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兴趣领域是哲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及长途骑行,重点研究方向 是系统论、系统工程、复杂系统架构建模、管理咨询、人工智能和基于知识的系统。 从1990年开始,分别独立开发过IDEF0可视化功能建模工具、IDEF1X 可视化信息建模工具、IDEF3可视化过程建模工具、IDEF4可视化面向 对象建模工具和全息一体化复杂系统架构建模工具PlayCASE等软件。 作为作者或起草人主持编写了《企业信息化自助纲要》、国家标准《电子政务业务流程设计方法通用规范》(GB/T 194872004)及行业标准《信息技术 一体化系统建模方法》(SJ/T 116752017)和《信息技术 元数据属性》(SJ/T116762017)。 曾经就职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航天科工华迪计算机集团公司和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主持开展过多项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标准化项目及信息化重点工程项目。 自序 前言 致谢 第1部分 系统主义信仰 第1章 专注系统:解答哲学基本问题 2 1.1 系统无处不在:因为一切皆为整体 2 1.1.1 系统作为整体而无处不在的例子 2 1.1.2 系统作为整体而无处不在的特征 2 1.2 系统工程无处不在:因为一切皆在活动 3 1.3 基于知识的系统工程(KBSE)无处不在:因为一切皆按规律活动 3 1.4 KBSE的性原理是递阶塑造系统:因为柏拉图的诗歌是模仿的模仿 4 1.5 全息系统工程引擎为数字世界提供根本动力 4 1.6 嵌套的哲学三个基本问题与存在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4 1.7 全息系统论定位:解答哲学三个基本问题 6 1.8 系统论小结 6 1.8.1 传统系统论概述:一般系统论、动态平衡系统论、自组织系统论和自生系统论 6 1.8.2 传统系统论面临的根本问题 7 1.8.3 第四代系统论的特征:系统主义新范式 8 第2章 专注系统复杂性:提供世界本原范式、世界认识范式、世界塑造范式 10 2.1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复杂系统 10 2.1.1 自然界由各种复杂系统组成 10 2.1.2 在无序中发现物理规律 10 2.1.3 两位气候学家,对全球变暖的研究领先一步 11 2.2 系统复杂性:产生蝴蝶效应 12 2.3 系统复杂性:产生创造力 12 2.4 系统复杂性范式:收敛为哲学基本问题 12 2.5 全息系统:作为复杂性良结构范式而成为溯源、认识、塑造世界的范式 13 2.5.1 全息系统作为溯源大千世界的复杂性范式:全息本原范式 13 2.5.2 全息系统作为认识大千世界的复杂性范式:全息认识范式 14 2.5.3 全息系统作为塑造大千世界的复杂性范式:全息塑造范式 14 第2部分 全息系统存在论/本原论:世界本原的密码 第3章 基础概念再定义 17 3.1 概述:事物、类别、个体、存在者、存在态、实体、系统、概念和模型 17 3.2 基础术语原意与演化 17 3.2.1 共轭术语:物质与精神 17 3.2.2 共轭术语:事物与对象 18 3.2.3 共轭术语:表征(Representation)与符号(Symbol) 18 3.2.4 范式(Paradigm) 19 3.2.5 信息 19 3.2.6 认识(Know) 19 3.2.7 认知(Cognition) 20 3.2.8 知识 20 3.2.9 共轭术语:类别与个体 20 3.2.10 共轭术语:事物类别与事物个体 21 3.2.11 共轭术语:属性条目与属性值 21 3.2.12 共轭术语:存在者(Being)与存在态(Existence) 21 3.2.13 共轭术语:实体(Entity)与属性(Attribute) 24 3.2.14 共轭术语:系统(System)与特性(Property) 26 3.2.15 共轭术语: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 29 3.2.16 共轭术语:概念与个体 29 3.2.17 共轭术语:模型与模型实例、系统模型与系统模型实例 31 3.2.18 共轭术语:建模与塑造(系统表征塑造层次:元-元模型、元模型、模型与模型实例) 34 3.3 基础术语辨析 35 3.3.1 含义接近的术语:认识和认知 35 3.3.2 含义接近的术语:实体和系统 36 3.3.3 含义接近的术语:概念和模型 36 3.3.4 与类别等价的术语:实体类别、系统类别、概念和模型 37 3.3.5 与个体等价的术语:实体个体、系统个体、概念外延成员和模型实例 37 3.3.6 等价的术语:元模型和语法规则、模型和语义网络、模型实例和语用空间 37 3.4 延伸概念与辨析 38 3.4.1 系统体系(System of Systems) 38 3.4.2 工程、系统工程与体系工程 38 3.4.3 前三代系统工程:基于公式的系统工程、基于文档的系统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39 3.4.4 第四代系统工程:基于知识的系统工程全息系统工程 39 3.4.5 系统模型表示法和系统模型语法 40 3.4.6 拓扑、架构 40 3.4.7 系统架构、系统制品、系统部件(节点 链) 40 3.4.8 系统架构框架 41 3.4.9 方法和方法论(Method and Methodology) 41 3.4.10 系统建模方法和系统建模方法论 41 3.4.11 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Project,Programme and Portfolio) 42 3.4.12 工程和项目(Engineering and Project) 42 第4章 新概念定义:全息系统、全息本原范式、全息认识范式和全息塑造范式 43 4.1 全息认识 43 4.2 全息系统:统一存在者(Being)与此在(Dasein,There-Being) 44 4.3 全息系统知识:全息系统塑造知识、全息系统脉络知识、全息系统插件知识 44 4.4 全息认识概念应用1/2:系统特性种类的全息认识 45 4.4.1 系统特性种类全息认识三维框架 45 4.4.2 黑盒视角特性 45 4.4.3 白盒视角特性 45 4.4.4 灰盒视角特性 45 4.4.5 信息视角特性:元特性特性属性集/特性信息表单 46 4.4.6 特性种类小结 46 4.5 全息认识概念应用2/2:系统特性关系种类的全息认识 47 4.5.1 系统个特征的延伸含义与系统特性层级关系 47 4.5.2 系统第二个特征的延伸含义与系统特性交互关系 47 4.5.3 系统第三个特征的延伸含义与系统特性属性关系 47 4.5.4 系统特性关系种类小结 48 4.6 单纯系统 48 4.7 系统全息认识的充要性:全息本原范式 49 4.7.1 系统特性全息认识的充要性 49 4.7.2 系统特性关系全息认识的充要性 49 4.7.3 对系统运用全息认识观点的结果 49 4.8 全息系统认识范式框架:全息认识范式 50 4.9 全息塑造与全息塑造范式 52 第5章 全息本原范式1/2:全息系统特性外延框架范式 53 5.1 全息系统特性基本分类框架 53 5.2 白盒视角特性分类框架 53 5.2.1 组分视角特性 54 5.2.2 时间视角特性 54 5.2.3 空间视角特性 54 5.2.4 动机视角特性 54 5.3 黑盒视角特性分类框架 55 5.3.1 行为视角特性 55 5.3.2 输出视角特性 57 5.3.3 输入视角特性 57 5.3.4 环境视角特性 57 5.4 信息视角特性分类框架 57 第6章 全息本原范式2/2:全息系统关系外延框架范式 58 6.1 全息系统关系分类框架与全息系统制品分类框架 58 6.1.1 层级关系分类框架 59 6.1.2 交互关系分类框架 59 6.1.3 属性关系分类框架 60 6.2 层级关系拓扑结构1/2:单纯型层级关系 60 6.2.1 分解关系 60 6.2.2 分类关系 61 6.3 层级关系拓扑结构2/2:结合型层级关系 61 6.3.1 分配关系 61 6.3.2 嫁接关系 62 6.3.3 编目关系 63 6.3.4 匹配关系 64 6.4 交互关系拓扑结构1/3:流程关系 65 6.4.1 自由式流程关系 65 6.4.2 轨道式流程关系 66 6.4.3 悬挂式流程关系 68 6.4.4 泳道式流程关系 69 6.4.5 矩阵式流程关系 70 6.5 交互关系拓扑结构2/3:接口关系 71 6.5.1 数据接口关系 71 6.5.2 事件接口关系 72 6.5.3 访问/驱动接口关系 74 6.5.4 调用接口关系 74 6.5.5 联立方程接口关系 75 6.6 交互关系拓扑结构3/3:因果关系 75 6.6.1 问题溯因关系 75 6.6.2 问题影响关系 76 6.6.3 触发规则关系 76 6.6.4 反馈回路关系 77 6.7 属性关系拓扑结构1/3:特性属性集节点/特性表单节点 77 6.8 属性关系拓扑结构2/3:属性值关系 78 6.8.1 引用关系 78 6.8.2 主从关系 78 6.8.3 连接关系 78 6.8.4 组装关系 79 6.8.5 计算关系 79 6.9 属性关系拓扑结构3/3:属性条目关系 80 6.9.1 继承关系 80 6.9.2 泛化关系 80 6.10 系统特性关系一体化 81 6.10.1 系统特性关系一体化种类 81 6.10.2 同类拓扑结构一体化 81 6.10.3 异类拓扑结构一体化 82 6.11 单纯系统拓扑结构 84 6.11.1 单纯系统关系的拓扑结构 84 6.11.2 单纯系统核心关系拓扑结构的一体化关系 84 第7章 全息系统表征 86 7.1 全息系统表征的对象层次 86 7.2 全息系统表征的塑造架构 86 7.3 全息系统表征的语法 87 7.4 全息系统表征的符号:全息系统符号种类与全息系统模型种类 87 7.4.1 全息系统符号分类 87 7.4.2 全息系统虚拟符号 88 7.4.3 全息系统模型代表物种类的内在一体化关系 88 7.5 全息系统制品表征的模板:全息系统制品模型模板 90 7.5.1 层级关系制品模板名录 90 7.5.2 交互关系制品模板名录 90 7.5.3 属性关系制品模板名录 91 第8章 概念总体脉络 93 8.1 基础概念脉络 93 8.1.1 关于世界本原部分的概念脉络 94 8.1.2 关于世界表征塑造部分的概念脉络 95 8.2 建模方面延伸概念脉络 95 第3部分 全息系统认识论:认识世界的密码 第9章 系统体系全息认识范式 98 9.1 系统体系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体系立方体 98 9.1.1 现实系统维度 98 9.1.2 学科系统维度 98 9.1.3 生态系统维度 99 9.1.4 系统体系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99 9.2 学科系统总体框架 99 9.2.1 学科系统形成方式 99 9.2.2 学科系统的分类 100 9.2.3 专业系统构成 101 9.3 系统生态关系 101 9.4 生态系统拓扑结构 102 9.4.1 供应体 102 9.4.2 供应链/增值链 103 9.4.3 供应网/增值网 105 9.5 系统观下的波普尔的三个世界 105 9.5.1 波普尔三个世界的进一步划分 105 9.5.2 波普尔三个世界的融合关系 107 9.5.3 波普尔三个世界的因果关系 107 第10章 系统特性全息认识范式 109 10.1 系统特性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特性立方体 109 10.2 系统特性种类维度 109 10.3 系统元特性种类维度 110 10.4 系统特性关系种类维度 110 10.5 系统特性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10 第11章 系统关系全息认识范式 111 11.1 系统关系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关系立方体 111 11.2 特性层级关系维度 111 11.3 特性交互关系维度 111 11.4 特性属性关系维度 112 11.5 系统关系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12 第12章 系统表征全息认识范式 113 12.1 系统表征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表征立方体 113 12.2 系统表征对象层次维度 113 12.3 系统表征塑造层次维度 114 12.4 系统表征符号形态维度 114 12.5 系统表征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14 第13章 系统制品全息认识范式 115 13.1 系统制品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制品立方体 115 13.1.1 系统特性视角制品维度 115 13.1.2 系统元特性视角制品维度 115 13.1.3 系统制品模板维度 116 13.1.4 系统制品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16 13.2 系统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17 13.2.1 制品模型配置要点 117 13.2.2 白盒特性视角:组分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17 13.2.3 白盒特性视角:时间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18 13.2.4 白盒特性视角:空间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19 13.2.5 白盒特性视角:动机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19 13.2.6 黑盒特性视角:行为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22 13.2.7 黑盒特性视角:输出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22 13.2.8 黑盒特性视角:输入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23 13.2.9 黑盒特性视角:环境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24 13.2.10 元特性视角:信息视角制品模型配置矩阵 126 13.3 系统核心制品模型及其一致性关系 126 13.3.1 系统核心制品:系统原生制品 系统派生制品 126 13.3.2 系统原生制品模型间一致性关系 127 13.3.3 系统原生制品模型与派生制品模型间一致性关系 127 第14章 系统语言学全息认识范式 129 14.1 系统语言学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语言学立方体 129 14.2 系统语法规则/系统元模型维度 129 14.3 系统语义网络/系统模型维度 130 14.4 系统语用空间/系统模型实例维度 130 14.5 系统语言学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30 第15章 系统方法论全息认识范式 131 15.1 系统方法论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方法论立方体 131 15.2 全息系统方法论生态角色维度 131 15.3 全息系统建模方法论体系维度 131 15.4 全息系统工作方法论体系维度 132 15.5 系统方法论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32 第16章 系统工程全息认识范式 133 16.1 系统工程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工程立方体 133 16.1.1 目标系统生存周期活动维度 133 16.1.2 塑造系统生存周期活动维度:基于知识的系统工程(KBSE)之底层逻辑 134 16.1.3 系统工程资源维度 134 16.1.4 系统工程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34 16.2 目标系统与学科系统生存周期基础活动的典型范式 135 16.2.1 系统生存周期活动的通用范式PDCA质量环 135 16.2.2 系统建造期基本活动的通用范式DDID开发环 135 16.2.3 系统运行期基本活动的通用范式OODA反射环 135 16.2.4 系统运行期OODA反射环与PDCA质量环的关系 136 16.3 目标系统价值生产活动配置模式 136 16.3.1 目标系统价值生产活动三维配置框架 136 16.3.2 目标系统价值生产活动项目级配置矩阵 140 16.3.3 目标系统价值生产活动里程碑级配置矩阵 140 16.4 系统工程承担资源分配模式 142 16.4.1 系统工程承担资源分配框架 142 16.4.2 组织资源项目级活动分配矩阵 142 16.4.3 组织资源里程碑级活动分配矩阵 143 16.4.4 单体资源项目级活动分配矩阵 143 16.4.5 单体资源里程碑级活动分配矩阵 144 16.5 塑造系统递阶编辑范式:基于知识的系统工程(KBSE)之基础范式 144 16.5.1 塑造系统递阶编辑矩阵 144 16.5.2 循环定义的元-元模型层与元-元-元模型层:特征描述符字典 145 16.5.3 元模型层:条目特征字典 146 16.5.4 模型层:属性条目集/数据条目集/数据结构 147 16.5.5 模型实例层:数据记录 147 16.5.6 塑造系统递阶编辑架构 147 第17章 系统循环全息认识范式 150 17.1 系统循环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循环立方体 150 17.2 系统反射维度 150 17.3 系统代谢维度 151 17.4 系统传染维度 151 17.5 系统循环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51 第18章 系统反射全息认识范式 152 18.1 系统反射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反射认识立方体 152 18.1.1 个体系统反射环维度 152 18.1.2 组织系统反射环维度 152 18.1.3 人造系统反射环维度 153 18.1.4 系统反射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53 18.2 基于知识的知行合一系统反射环 153 18.2.1 基本框架 153 18.2.2 个体系统的知行合一反射环 154 18.2.3 组织系统的知行合一反射环 154 18.2.4 人造系统的知行合一反射环 154 第19章 系统认知全息认识范式 155 19.1 系统认知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认知立方体 155 19.1.1 个体认知活动维度 155 19.1.2 群体认知活动维度 155 19.1.3 团体认知活动维度 155 19.1.4 系统认知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56 19.2 主体活动框架 156 19.2.1 个体活动框架 156 19.2.2 群体活动框架 157 19.2.3 团体活动框架 158 19.3 全息认知工程 159 19.3.1 全息认知工程基本框架 159 19.3.2 全息认知工程扩充框架 160 第20章 系统代谢全息认识范式 161 20.1 系统代谢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代谢认识立方体 161 20.1.1 系统代谢因果通路维度 161 20.1.2 系统代谢模式维度与相克相生系统代谢环 162 20.1.3 系统代谢过程维度 162 20.1.4 系统代谢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63 20.2 系统代谢环之一:系统五元代谢环与五行代谢环 163 20.3 系统代谢环之二:全息代谢环与十神代谢环 164 第21章 系统传染全息认识范式 166 21.1 系统传染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传染全息认识立方体 166 21.1.1 系统传染主体维度 166 21.1.2 系统传染方式维度 166 21.1.3 系统传染类型维度 166 21.1.4 系统传染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67 21.2 文化传染因子模因:信息传染、思想传染、情绪传染和行为传染 167 第22章 系统孪生全息认识范式 169 22.1 系统孪生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孪生立方体 169 22.1.1 孪生体结合等级维度 169 22.1.2 系统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维度 169 22.1.3 系统孪生解决方案架构维度 170 22.1.4 系统孪生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70 22.2 孪生体类型与基于知识的知行合一数字反射环 170 22.3 系统孪生能力成熟度模型 171 22.4 系统孪生解决方案架构 171 第23章 系统涌现全息认识范式 172 23.1 系统涌现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涌现立方体 172 23.1.1 系统涌现参与者维度 172 23.1.2 系统涌现方向维度 172 23.1.3 系统涌现产出物维度 173 23.1.4 系统涌现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73 23.2 系统涌现的结果 173 23.3 系统涌现的方向 173 第24章 系统文献全息认识范式 174 24.1 系统文献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文献立方体 174 24.1.1 文献阅读脉络图式维度 174 24.1.2 文献知识呈现图式维度 174 24.1.3 文献系统脉络图式维度 175 24.1.4 系统文献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75 24.2 系统文献阅读脉络图式框架 175 第25章 系统路线全息认识范式 177 25.1 系统路线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路线立方体 177 25.1.1 产品路线维度 177 25.1.2 技术路线维度 177 25.1.3 价值路线维度 177 25.1.4 系统路线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78 25.2 系统路线基本样式 178 第26章 系统实验全息认识范式 179 26.1 系统实验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实验立方体 179 26.1.1 系统实验干系人维度 179 26.1.2 系统实验活动维度 179 26.1.3 系统实验新知转化循环维度 180 26.1.4 系统实验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80 26.2 知识转化循环过程 180 第27章 系统脉络全息认识范式 182 27.1 系统脉络全息认识维度与系统脉络立方体 182 27.2 系统架构脉络维度 182 27.3 系统制品脉络维度 183 27.4 系统部件脉络维度 183 27.5 系统脉络立方体各维度间的整体关系 183 第4部分 全息系统工程方法论:塑造世界的密码 第28章 全息系统工程方法论纲要 185 28.1 全息系统工程方法论总体架构:全息塑造范式 185 28.2 全息系统工程建模方法论体系 185 28.2.1 建模方法论体系总体架构 185 28.2.2 全息系统知识查询语言(HoloSQL)基础组成 186 28.2.3 现实系统建模方法论族总体组成 186 28.2.4 领域工程建模方法论族总体组成 187 28.3 全息系统工程工作方法论体系 188 28.3.1 全息系统工程咨询方法论体系框架 189 28.3.2 系统价值生产方法论族框架 189 28.3.3 系统生存资源保障方法论族框架 191 28.3.4 系统生存因素控制方法论族框架 191 第29章 业务架构建模方法论 192 29.1 业务架构框架:全息一体化资产完整性管理(HoloAIM) 192 29.1.1 业务架构制品模型配置 192 29.1.2 战略架构框架 192 29.1.3 组织架构框架 193 29.1.4 行为架构框架 194 29.1.5 信息架构框架 194 29.2 业务架构建模过程指南 195 29.2.1 业务架构建模过程总体框架 195 29.2.2 战略架构建模产出要求 195 29.2.3 组织架构框架产出要求 196 29.2.4 行为架构建模产出要求 196 29.2.5 信息架构建模产出要求 197 29.2.6 组织架构建模产出要求 197 29.2.7 匹配架构建模产出要求 197 第30章 赛博物理系统(CPS)建模方法论 198 30.1 CPS建模总体思路 198 30.1.1 CPS建模范围界定方式 198 30.1.2 支持总-分-总建模过程的CPS分层框架 199 30.1.3 CPS制品模型配置 200 30.2 CPS 模型总体分类框架:CPS总体架构框架 200 30.3 CPS模型名录1/3: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模型名录 202 30.3.1 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需求模型名录 202 30.3.2 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设计模型名录 203 30.4 CPS模型名录2/3:学科层系统总体模型名录 203 30.4.1 学科层系统总体需求模型名录 203 30.4.2 学科层系统总体设计模型名录 204 30.5 CPS模型名录 3/3:专业层系统模型名录 205 30.5.1 专业层系统需求通用模型名录 205 30.5.2 专业层系统总体设计通用模型名录 206 30.6 CPS总-分-总建模过程框架 206 30.6.1 CPS总-分-总的三合两分过程框架 206 30.6.2 CPS总-分-总的分析设计要素接力框架 207 30.6.3 CPS建模任务概述 208 30.7 建立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模型 208 30.7.1 建立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需求模型 208 30.7.2 建立人机融合层系统总体设计模型 209 30.8 建立学科层系统总体模型 209 30.8.1 建立学科层系统总体需求模型 209 30.8.2 建立学科层系统总体设计模型 209 30.9 整合优化中高层系统总体模型 210 30.10 建立专业层系统总体模型 210 30.10.1 建立专业层系统需求模型 210 30.10.2 建立专业层系统总体设计模型 211 30.11 整合优化所有层次系统模型 211 第31章 NewSQL:全息系统知识查询语言(HoloSQL) 212 31.1 全息系统知识查询语言(HoloSQL)框架 212 31.2 全息系统塑造知识查询语言 213 31.2.1 全息系统塑造知识查询语言构造方式 213 31.2.2 全息系统元-元模型查询语言 213 31.2.3 全息系统元模型查询语言 214 31.2.4 全息系统模型查询语言 215 31.2.5 全息系统模型实例查询语言 216 31.3 全息系统脉络知识查询语言 217 31.3.1 全息系统脉络知识查询语言构造方式 217 31.3.2 全息系统架构脉络查询语言 217 31.3.3 全息系统制品脉络查询语言 218 31.3.4 全息系统节点脉络查询语言 218 31.3.5 全息系统链脉络查询语言 219 31.4 全息系统插件知识查询语言 219 31.4.1 全息系统插件知识查询语言构造方式 219 31.4.2 全息系统层级关系制品插件查询语言 220 31.4.3 全息系统交互关系制品插件查询语言 220 31.4.4 全息系统属性关系制品插件查询语言 220 31.4.5 全息系统特性实体主数据插座查询语言 220 第32章 知识计算机:全息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 221 32.1 全息系统知识库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221 32.2 全息系统塑造库 222 32.2.1 全息系统元模型库 222 32.2.2 全息系统模型库 223 32.2.3 全息系统模型实例库 223 32.3 全息系统塑造库引擎 223 32.3.1 全息系统塑造库存储引擎 224 32.3.2 全息系统塑造库连接引擎 225 32.3.3 全息系统塑造库语言引擎 226 32.4 全息系统塑造工作中心 228 32.4.1 全息系统元模型工作站 229 32.4.2 全息系统模型工作站 229 32.4.3 全息系统模型实例工作站 229 32.5 全息系统脉络库 230 32.5.1 全息系统架构脉络库 230 32.5.2 全息系统制品脉络库 230 32.5.3 全息系统节点脉络库 230 32.5.4 全息系统链脉络库 231 32.6 全息系统脉络库引擎 231 32.6.1 全息系统脉络库存储引擎 232 32.6.2 全息系统脉络库连接引擎 232 32.6.3 全息系统脉络库语言引擎 232 32.7 全息系统脉络工作中心 234 32.7.1 全息系统架构脉络工作站 234 32.7.2 全息系统制品脉络工作站 235 32.7.3 全息系统节点脉络工作站 235 32.7.4 全息系统链脉络工作站 235 32.8 全息系统插件库 235 32.8.1 全息系统层级关系制品插件库 236 32.8.2 全息系统交互关系制品插件库 236 32.8.3 全息系统属性关系制品插件库 236 32.8.4 全息系统特性实体主数据插座库 236 32.9 全息系统插件库引擎 237 32.9.1 全息系统插件库存储引擎 237 32.9.2 全息系统插件库连接引擎 238 32.9.3 全息系统插件库语言引擎 240 32.10 全息系统插件工作中心 241 32.10.1 全息系统层级关系制品插件工作站 241 32.10.2 全息系统交互关系制品插件工作站 241 32.10.3 全息系统属性关系制品插件工作站 241 32.10.4 全息系统特性实体主数据插座工作站 242 第33章 知识开源:全息体系无代码开发平台 243 33.1 全息体系无代码开发平台总体架构 243 33.2 全息系统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44 33.2.1 总体构成 244 33.2.2 全息系统元模型可视化工作站 244 33.2.3 全息系统模型可视化工作站 244 33.2.4 全息系统模型实例可视化工作站 244 33.3 现实系统工程可视化流水线族 245 33.3.1 总体构成 245 33.3.2 组织系统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45 33.3.3 赛博物理系统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48 33.4 领域工程可视化流水线族 252 33.4.1 总体构成 252 33.4.2 管理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52 33.4.3 需求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52 33.4.4 数据工程可视化流水线 252 33.5 知识商店 252 33.5.1 总体构成 252 33.5.2 装配式预案管理平台 252 33.5.3 行动方案管理平台 253 33.5.4 全息一体化资产完整性管理平台 253 第5部分 系统主义展望:发展世界的密码 第34章 系统主义为经典学科带来新范式 255 34.1 广义与狭义系统主义:广义与狭义全息系统论 255 34.2 系统主义的重点研究对象 256 34.3 系统主义的基础学科 257 第35章 系统主义语言学 259 35.1 系统主义语言学总体构成 259 35.2 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要 259 35.2.1 系统语法特点 259 35.2.2 形成背景 260 35.2.3 系统功能语言学特点 261 35.2.4 理论方法 262 第36章 系统主义哲学:世界本原(Arche)从Being演进为Holo-System 265 36.1 历史上哲学的三次转向:存在论、认识论和语言学转向 265 36.1.1 存在论转向:哲学对象转向存在者 265 36.1.2 认识论转向:哲学对象转向知识 268 36.1.3 语言学转向:哲学对象转向语言 268 36.1.4 传统哲学面临的根本问题 269 36.2 哲学的第四次转向系统论转向:哲学对象转向系统 269 36.2.1 系统主义哲学总体构思 269 36.2.2 系统主义在社会学领域已经成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270 36.2.3 世界本原的系统范式:世界本原(Arche)从存在者(Being)演进为全息系统 (Holo-System) 270 36.2.4 自然界发展的系统范式 272 36.2.5 社会发展的系统范式 273 第37章 系统主义人工智能:认知计算机 274 37.1 人工智能当前流派: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行为主义 274 37.1.1 符号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数理逻辑 274 37.1.2 联结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 275 37.1.3 行为主义:认为人工智能源于控制论 275 37.1.4 人工智能流派小结 276 37.2 人工智能新流派、新范式:贯穿波普尔三个世界的系统主义人工智能 277 37.3 认知计算机:全息认知工程流水线 277 37.3.1 全息认知工程流水线总体架构 278 37.3.2 现实使命体系总体架构 278 37.3.3 认知能力服务体系总体架构 279 37.3.4 信息智能加工能力服务体系总体架构 281 参考文献 282
你还可能感兴趣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