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我们时代的历史底稿,是中国青年报新世纪20年优秀作品的选集,包括《在场》和《底稿》两本书,一横一纵勾画了这20年的历史脉络和人间故
事。《在场》按主题分类,集萃了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报道,深遂的内涵和精良的写作使之超越时效,沉淀为有独立阅读价值的作品。而《底稿》则是
编年体,采用了年度概述+年度作品+脚注的编排方式,既保留了历史现场的原汁原味,又赋予其历史审视的上帝视角。
中国青年报向以理想主义高地享誉业界,他们的新闻讲述追求真实、深度和写作技巧,这套书是一种可信可读的当代志,从中我们可以一起回想那个伟大时代的宏阔与幽微。
历史的偶然与必然是相辅相成的,突如其来的9·11事件促成了中美入世谈判突破,这不是上帝所赐,而是时运所致。我们抓住国际战略调整的重大机遇,完成谈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回头再看,多哈会议上的惊世一槌深刻影响了世界和中国,值得铭刻在中国的现代化史册上。
龙永图
非典和新冠肺炎疫情是本世纪两次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人民健康及经济发展造成重大的冲击。但越是在危难的时候,中国人民越是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尤其是战斗在前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公安战士、基层防控人员以及我们可爱的媒体工作者们,表现出的专业、勇敢、奉献和团结,必将载入史册。在这本书上,我们要特别感谢记者们的努力,让我们随时可以重返那些历史现场。
钟南山
在新世纪20年里,载人航天精神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支撑和激励了中国人民为复兴大业卓绝奋斗。回顾这段史诗般的历程,重温那些激动人心的往事,是对历史责任的提醒,是对英雄主义的召唤。
杨利伟
毛浩,中国青年报社原总编辑,兼任中青网总编辑。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入选中宣部文化名人暨四个一批人才项目。
先后主持了中青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世博会党的十九大五四运动10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战役报道,以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中国农村剩男问题调查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告等重要深度调查报道,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001 引言当代写志
一 盛事华章
002 历史新方位
010 强国一代有我在
019 以青春之我成就青春中国
033 解 放
二 大道之行
048 我站立的地方
068 中国面壁者
086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095 世博一代
109 洄游中国
三 时代深处
124 瓮安答卷
135 剩下3000万
145 留守一代
161 那些变成石头的肺
四 风起潮涌
176 不可阻挡的价值发现
198 车库咖啡
212 当网红,打工是不可能的
227 拐 点
五 历史背影
240 一百年前这一天
258 胜利日
273 一九四九
292 最大走资派的儿子上了大学
298 1997年7月1日:大雨转晴
六 灾难记忆
314 回 家
329 永不抵达的列车
340 牺 牲
348 上海在《圣母颂》中安静下来
354 火车惊魂记
七 世纪疫情
366 命运由人不由天
382 方舱里的两平米
396 毕业前的生死课
410 父亲留在了火神山
418 长夜的尽头
八 人间沉浮
434 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447 探界者钟扬
458 无声的世界杯
473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488 万家灯火为谁熄灭
九 微观中国
504 这个县只有3万人
517 西二旗迭代
530 寓言镇上的神话中学
545 开往北京的814路公交
559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