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子姓,乐氏,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灵寿西北)人,战国后期杰出的军事家,魏将乐羊后裔,拜燕上将军,受封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公元前284年,他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报了强齐伐燕之仇。后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号为望诸君,之后于赵国逝世。唐肃宗将其列入“武庙十哲”,宋代被列入七十二名将。本书主要介绍乐毅的生平及参加的重要战役。
用诙谐幽默的文字,国防科技大学熊剑平教授详解战国名将乐毅。
熊剑平,男,1973年9月生,安徽巢湖人,军事学硕士,历史学博士,现供职于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和《孙子兵法》,主持和参与国家级项目多项。著作有《〈孙子〉新研究:以银雀山竹简本为中心》《〈孙子兵法〉情报思想研究》《〈孙子兵法〉史话》《权力的掌控:军机处》《锦衣卫:畸变的国器》《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古代谍战史话》等,合著有《中国兵学思想史》《中国古代情报史》《〈孙子兵法〉精解》《〈孙子兵法〉导读》等,其中《军机处》《锦衣卫》《暗影:中国古代的刺客与间谍》等分别由台湾联经、香港中和及香港三联等再版。发表论文70余篇。
引? 言……………………………… 001
一、生逢乱世……………………… 005
二、齐燕交恶……………………… 028
三、豪强的衰落…………………… 065
四、蒙冤…………………………… 123
就在苏秦悄悄地展开隐蔽行动的同时,乐毅也正马不停蹄地在另一条战线上辛苦奔波。为了充分积蓄力量,同时也是为了找到一条更加合理的进兵路线,乐毅必须辛苦地在其他各诸侯国之间来回穿梭,与他们积极商谈联合出兵伐齐的可能性,并在齐国边境仔细?侦察。特殊的历史条件之下,乐毅可以在燕国和赵国同时任相。当时的人们都知道“燕赵共相,二国为一”。这里所说的“共相”,正是指乐毅。因为是两国之共相,乐毅可以同时指挥这两个国
家的军队。这些是他此后攻齐的基本力量,同时也是他日后指挥五国联军的基础。
事实上,史书所载苏秦联络五国伐齐之事,其中不少都应该归功于乐毅才是。一方面,乐毅有着从事联络的种种便利。他不仅是“两国共相”,还有在魏国长期任职的经历。另一方面,苏秦长期在齐国充当卧底。固然也有外出担任联络任务的机会,但也有暴露身份的危险。战国时期的客卿制度,固然给人才流动带来了便利,但也给间谍潜伏提供了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自然也就成为常态。如果苏秦到处游走担任联络任务,就非常
容易暴露其间谍身份。汉代典籍的有关记载,也可以作为例证。比如《新序》中说:“(燕昭
王)于是乃使乐毅使诸侯,遂合连四国之兵以伐齐。”这其实非常明确地将联络诸侯的功劳记在乐毅身上,而非苏秦。后人对于苏秦的历史记载,存在着不少错乱现象,不仅是苏秦和苏代互相混淆,就连乐毅和苏秦的事迹也会张冠李戴。对此,司马迁也曾发出无可奈何之叹。多国合纵,乃至多国联军的形成,不排除其中也曾有苏秦之力,但更主要任务怕是都由乐毅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