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人公梅奶奶一生饱经风霜, 伤痕累累, 山穷水尽, 绝境逢生, 动人心魄。梅奶奶没有机会上学, 但她一生都在读书学习。她雍容闲雅娟好静秀, 她昧旦晨兴休休有容。她果敢聪慧坚定的信念, 使她的人生别开生面焕然一新。书中近百个故事, 精彩逼人, 个个惊心, 茫无所知, 趣味横生。
倪特默,陕西咸阳市人,现居住河北石家庄。喜爱中国文字,一生爱好读书。命运捉弄她无学可上,可她自学阅览万卷书。10年农村劳动,10年城市工作,年商海弄潮。从乡村到城市的奔波,从贫穷到富有的打拼。希望与失望的交织,付出与得到的落差。刷新认知多少事,随机应变半世纪!建立家庭是的事。爱在家庭,兴在心中!
楔子
梅出生
石家庄
上学读书
幼儿识字
花小上学
居住简陋
鹅沟上学
春燕
鹅沟群山
星星哥
黄河滩
果小上学
养小猪
望仙上学
半工半读
无缘高中
……
童年趣事
路灿烂
难忘1971年
出垣曲
咸阳法院街29号院
母亲的故事
咸阳法院街29号院续
咸阳新华书店
上学读书
幼儿识字
幼儿时期的我没有上过幼儿园,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我三四岁时,父亲教我识字、数数。他用钢笔写字,写一个让我认一个。数字1、2、3、4、5、6、7、8、9、0是父亲教的,他教我把数字从1数到100。教我认个、十、、千、万、等汊汉字数字。他教我简单的加减法。还让我背涌一些简单的诗句。
父亲当天教我的内容,第二天他问我时,我都回答对了。他说:“小梅记性很好,以后上学读书,将来会是个才。”
大姐和二姐是咸阳纺织厂的工人,她们家的孩儿在厂里上幼儿园,回来时,姐姐让孩子们给姥爷背涌儿歌,她们朗涌完一首,我就记住了,也能背诵下来。姐姐也说:“小梅很聪明。”
我6岁时的那年冬季,我随母亲和大姐家的两个孩子,儿4岁、儿子1岁,还有二姐家的3岁大的儿子,我们去了陕西铜川,当时大姐夫在铜川煤矿服役,冬天他住的房子有大铁炉子烧的煤火,比较暖和。
那一年冬季我们离开咸阳,离开了父亲,他就没法教我识字了。
花小上学
我7岁上小学。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是在咸阳市花店巷小学上的,我的学很好,一年级到三年级我的考试成绩全是满分,语文、算数每学期都是双(100分),学过的小学语文课本我从头到尾地背得一字不差。老师让我做监考生,就是让我监督其他同学背课文。我其他的课目也很好,音乐、美术、体育课,尤其体育课,每学期每个项目比赛,我都是。
在花小我人少先队是班上后一拨人的,到了二年级后半年我才成为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的那天,我高兴得手舞足蹈。上三年级时有件事令我伤心了很久,那年要庆祝六一节,各班要准备一个节目,我们班是一个小合唱,由十几个学生组成,我们排练了好长时间,上演的前两天,老师让我们每个演节目的学生准备一双白色球鞋,我回家给妈妈说了,妈妈听了很高兴,她领我上街买鞋,我们走了好几家店选鞋,每次都听到妈妈和人家讲价钱:“能不能便宜此?”“还能便宜些吗?”后来买了一双白色回力鞋,母亲说:“这双鞋贵一点但它质量好。”我乐不可支。六一节那天我穿着白衬衫、蓝裤子、白鞋子,戴着红领巾,我早早出发,一路上我小心翼翼地走路,唯恐把我的鞋弄脏了,我准时到了学校,我们这些表演的学生都要到教师办公室化妆,我已化过妆了,我们在后台等候上台表演时,老师和另一个老师来了,还领了一个同学,她们走到我跟前,老师把我叫到一边说:“倪梅雪,今天你不能表演了。”我顿时傻了,老师又说:“你把你的白鞋脱下了让某某穿上。”我就把我的新白鞋脱下让那个同学穿上,等她表演完了,我才穿上我的白鞋回家了。从此后,我再也没有穿过那双白鞋。
临场被换掉,我感到不高兴极了!
第二天早晨上学,我和同学苗苗一起走路时,苗苗说:“倪梅雪你知道为什么不让你参加演出吗?”
我摇摇头。
“我听赵老师给李老师说,好像是你父亲的缘故。”
“啊!是这样呀!”当时我不知道我父亲怎么了以致影响了我表演。那次我尝到了被歧视的滋味,我不开心了很久。
1966年9月的一天,我家被通知要马上离开咸阳。当时听说我们家要离开咸阳了,我愉快地想着赶紧离开这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