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大西南区域文化与文学、扬雄研究、文学个案研究、狮山文艺群落·何大草研究、大西南学术流派五部分,收录了《抗战时变、地方势起与四川书写的自贡视角——以王余杞的故乡小说为中心》《口吃与异行——论口吃对扬雄的影响及其文化史意义》《何大草论:“反典型化”与可能人性探索》等文章。
大西南区域文化与文学
抗战时变、地方势起与四川书写的自贡视角——以王余杞的故乡小说为中心
从《尚义街六号》看于坚口语诗的诗学意义及其发展趋向
庄严、深刻、准确:罗伟章小说创作关键词
左锡嘉的蜀地文学活动及其影响
清代李应莘巴蜀诗歌研究
清代巴蜀女诗人马士琪及其诗歌考论
扬雄研究
口吃与异行——论口吃对扬雄的影响及其文化史意义
扬雄《琴清英》与《乐经》关系新探
文辞相副与视听融合——扬雄辞赋的纪实性书写
文学个案研究
从张爱玲文学中看绢的诸种面貌与“恋衣”——《金锁记》/《更衣记》/CHINESE LIFE AND FASHIONS
师门内外:论章门弟子的合作与矛盾
方言诗运动的参军动员作用与闽南民歌的现代转型
流言与妄言对个体生命的绞杀:论鲁迅小说《采薇》中的夷齐之死
性道德的启蒙——《沉沦》中的耻感书写
重读蘩漪:欲望情感主导的现代行动者
共和国文艺中的“人情”书写——重审《红豆》的文学史意义
狮山文艺群落·何大草研究
何大草论:“反典型化”与可能人性探索
《春山》:当代小说创作的一种新经验
《拳》与文化寻根书写的新拓展
何大草访谈
大西南学术流派
“巴蜀学派”的产生与建构
《大西南文学论坛》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