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嫩草
序苏德新诗集《火之惑》
卢建平
大学同学苏德来在微信上留言,要我替一个叫苏德新的诗人写一个序,并随即发来其诗集《火之惑》。我一看介绍,诗人苏德新的名气比我大,还是资深翻译家,获得过很多奖,于是拒绝。但最终没抵过德来同学的一再坚持,最后只得冒着不认识作者,单凭诗歌文本,一开口即会贻笑大方的危险答应了下来。
一读之下,发现《火之惑》里有很多诗歌符合我的阅读偏好,让我喜欢,特别是这样一些诗歌,作者面对世界,只是淡定地告诉我们眼前有什么,而对其中的意义或感悟不述一语。远古的葡萄一串串/悬挂在沙漠夜空/一切嘈杂戛然而止/克斯勒塔格佛寺的塔尖上/升起一轮圆月(《浑圆的沙城》)。全诗在描述了沙城的骆驼、河床、猎人、羚羊、鸟儿、马鹿等之后,突然笔尖一宕,将视线聚焦于沙漠夜空与佛寺塔尖上的圆月,在空灵而又深远、寂淡而又丰蕴的意境中将沙城的浑圆上升到了美学与宗教的高度,其中的意味令人久久咀嚼不尽。细究其中妙处,我以为此当为作者对自然万物的独特透视与让人耳目一新的人生感悟所致。这种透视与感悟首先是建立在对自然万物的热情与热爱的基础之上,因而作者将诗集名之为《火之惑》,正是借火之温度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灵魂快意,借火之明亮表达自己心底的希望,借火之净化表达自己生命的升华。正如作者在另一首诗《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中所表达的,正因为离太阳最近,所以帕米尔草原上的野山羊/汗血马、牦牛、当巴什羊/吃着我心上的嫩草。这阳光照耀下暖洋洋的嫩草,所蕴含的不仅有其心灵姿态的潇洒,生命律动的自由,也有其灵魂升华的快意。
一
热爱与热情是诗歌创作的基础,也是诗歌之所以让读者喜爱的前提。也正是这种热爱与热情,让诗人苏德新的诗笔无所不纳,在自然、社会、精神、灵魂中率性穿行。《火之惑》中无论是描写自然四季、阳光风雨、花月山水、溪流湖泊、鸟兽虫鱼,还是表达诗人喜怒哀乐、忧思爱恨,甚至故乡人情、梦境幻想等等,无不是建立在满腔的热情与热爱之上。你的矫情没人看清/
高出风的高度/目光弹起空中楼阁//想象诡秘嘴脸/品一段飞升/天边有一只橘红的眼睛(《仰望》)什么是仰望的宾语?什么又是仰望的状语?风之上的云?碧空之中的蓝?天穹之下的太阳?矫情地看?想象地看,还是虚无地看?是,也不是,我觉得这是诗人对自己热爱宇宙万物,热情、真实、真理之情怀的一种最好的哲理展示。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说:只有激情才是我们文学建筑的第一块基石。而这种激情的原子内核无疑就是热情与热爱。
有了热爱与热情的温度在场,才会使诗歌的精神在场、灵魂在场。用苏德新的话说,就是一缕芳香就能够让我陶醉/身体里储藏的春天。这在诗集其他无论写景状物抒情的诗行里都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写九眼泉是燕子山下多情女子并排丢下/九个秋水般明净的眼神,写三月是少女妩媚的手臂/握住汗津津的柳堤,写风是哼着小曲走来/春天在甜甜的酒窝里,写桃花是你是春天透明的火炬/吻着大地盛开,点燃我的心,写春雨是垂柳枝条获得河流的色彩/波浪起伏的胸脯上篝火泛滥,写芳华是情人谷青烟升腾/
橄榄色、蔚蓝色、粉红色/眼前是举世无双的伉俪/我急忙攥紧苍穹的轱辘,写雪莲是大自然神工鬼斧的创造/是你的清高和自豪,写河边是阳光便直立起来/听酒杯的清脆/和皮肤的光滑,写中秋是如今时隔多年/我已银发舒展/每每望见月亮/如同望见那棵久违了的桑树/我的眼泪便跟着月光的清辉流淌,写秋菊是有谁记得,昨天的/刻骨铭心。秋风苍凉/
将这些吹起。成为/我诗中的一个片段,写芦花是在我爱上你的夜晚降临/你未读的信笺/与这首诗一起撕成碎片,写叶子是在枝头回眸/自由的心,温暖如春/那片娇媚的容颜/点亮我的希望……毋须赘述,我们从诗人的大量佳句中,十分明显地读到了诗人对自然宇宙、对整个世界的洋溢热情与炽烈热爱,这种温度的在场,精神的在场,灵魂的在场,是诗人审视世界与审视自我的和谐统一之产物,因而,透视与感悟形成了诗人以诗句印证审美宇宙万物、心灵世界的最好
硕果。
二
当然,诗人苏德新不仅仅是只有热情与热爱的,可贵的是,他以这种热情与热爱尽情地表达了自己灵魂的快意以及这种快意的温度与亮度。诗歌本就是世间最能表达灵魂快意的艺术,但总是有不少诗人会在表达时给自己设置种种镣铐桎梏。苏德新的诗却很好,不仅在题材上广博开阔包罗万象,在语言修辞上、意象驱遣上也都能做到自由表达大胆创新,或乡情浓郁,或人生羁绊,或理想高蹈,或现实纠缠,诚如作者所言真情当墨,实感执笔,融于自然,植入人心。而最为难能可贵的是,诗人之快意也是有温度的,诗人将诗集定名为《火之惑》,并在诗中近百次提到火或写到火一般的热情温暖,这里面我想应该不仅仅是渴望燃烧的自由,还有期待跳动、发光、飞翔的希冀。即使微弱,却仍依依不舍,熊熊舞蹈,虽言惑,实际上却已经是满满的温情与脉动。你听:多么希望此刻/沐浴在火焰中嬉戏/灵魂没有温度/烟熏火燎的舞蹈/点燃的火焚烧自己//你只看见蓝色火焰/
可我想燃烧/在熊熊的火里/我想浇灌生命/在命运的水里//火之惑,在心里/依依不舍,无火飞翔/呵,来吧/我在向天空传递微弱信息……这种有温度的快意,其实光是从诗集中四卷的小标题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纷纷飘落的音符之灵动简约,一张白纸下着雪之邃远透彻,无法命题的怀念之深情蕴藉,静听,枯萎的歌之幽致寂谧,无不显示了诗人灵魂的真实、生动与温情。
这可能得益于诗人身处新疆这个特殊地方以及其作为资深翻译家深谙西方现代主义的双重滋养,一方面,新疆多民族文化的水乳交融以及新疆独特山水的丰盈润泽给了诗人传统的豪情,另一方面,身为资深翻译家,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深致浸淫,又使他具备了现代主义创新的激情。比如这首我颇为喜欢的《柯尔克孜族毡帽》:一叶世纪的羽毛/编织成扁舟/没有被风暴卷
进/遥远的地方/摆弄自己的翅膀/丹青色的语言/表达头顶之上的图腾//不必说出骑手的快感/扬鞭驰骋/就可表达马背民族的遗风/自然流畅/心田有只灵动的鹰/和芨芨草翱翔在托什干河畔//请别言说毡帽的族
裔/装不下《玛纳斯》的重量/其实早已经过一番思量/
正是这荒山雪雨/洗刷了一叶羽毛的闪亮。诗人从羽毛扁舟翅膀图腾再回到鹰羽毛等,并将其置于风暴、颜色、语言、骑手、芨芨草、托什干河、荒山雪雨等背景下,通过联想、变形、象征等手法,将一顶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毡帽,写出了象征主义与意象派诗歌的意味,并传达了毡帽所承载的深刻
内涵。
三
火的温度与亮度当然使人首先感觉得到,而火的净化与升华,却并非人人都能体会得到。我认为,诗集第一卷是表现这种净化与升华最明显的部分,如果让我编辑,我会把这一卷作为第四卷放在最后。这是因为这一卷的诗全是三行,这种箴言式的诗句是最难写的,要么会写成哲理名言,要么会写成干白口号,我一直来有一种观点,诗歌就是诗歌,而不能将其写成箴言式小名言或者小口号,其实一流的日本俳句也是如此,只有那些具备了诗歌特质的才能叫作诗。那么,什么是诗歌特质呢?我认为,最起码的就是诗歌形象,没有意象的句子是不能当作诗歌的。德新在这一点上应该是与我持同一观点的,他的三行诗虽短,便总体上看都是以意象构建为主的,而哲理、意味等则自然蕴含在其中,不直接言明。一夜梨花轻轻呢喃/留下清晰的足迹/可惜,没人从身后跟来,题为《飞鸿印雪》,诗句以梨花作为主要意象,写出了举重若轻、踏雪无痕的意境并深深蕴含着至美无言、孤冷静谧的哲理。万千金针射向脸庞/疼着痒着喜乐着/去丈量脚下大地的多彩。这首《梳阳光》更是巧妙地将阳光下的劳作与创造轻松地演绎为梳针与量锦的唯美图景,寓哲理于诗情之中,且还营造了奇丽荣光的意境,值得点赞。
自然,这种升华与提升离不了火的净化,诗人这样来感悟母爱,新奇之中给人思考:大火。烧焦的黑东西/脚踢来,从里面/跑出几只蹦跳的小鸡。我以为,这是一首最能体现德新诗歌观点的小诗,火是凤凰涅槃与重生的必需,它也是一个充满了诗意想象的文化意象与生命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殊的生命精神。上面这首小诗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鲜活蹦跳的生命从大火烧焦、手不能持的东西中来,母爱的受难与伟大跃然纸上,而诗人不言一句评语,诗中只有客观的意象,表现手法极为巧妙。不仅如此,诗人对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也能做到透彻地审视,比如这首名为《套路》的小诗:在火焰中全身化成水/恐眼流珍珠/不知醒的是白昼还是夜晚。诗句不仅将套路的内涵通过形象的过程展现出来,而且还通过确定与否定的对比描写对套路的固化与不确定性进行了哲理的思考,让在火焰中全身化成水这一意象更加意味深长。
加斯东·巴斯拉在《火的精神分析》中曾言:如果一切缓慢的变化都可以用生命来表示,那么一切快速的变化都可以用火来表示。我想诗人苏德新一定是深知这其中之意味的,火中不仅有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深爱,也有诗人对艺术的思考与感悟,正因为此,所以火之惑的内涵是隽永深邃的,这也正是诗集定名为《火之惑》的意义与成功之所在。著名诗人、翻译家黄灿然在谈诺奖诗人希尼的诗歌时曾说过一句话,他说写诗是一种技艺,如何把这一技艺磨炼得炉火纯青或鬼斧神工,便成为一个诗人终生不懈地努力和探险的目标。诗集《火之惑》因离太阳最近给予了作者以火热的能量,这能量足以媲美涅槃之火,使宇宙万物皆成嫩草。而这嫩草甚至胜过那不朽的胡杨,并能重新给世界之眼带来碧波荡漾的旖旎风景(见诗歌《胡杨之殇》)。而且,我们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这些嫩草倘再假以时日生长,其离离之状,必引领四季,精彩茂盛穹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请人作序无非两个好处:一是欲借作序者之名威,提高集子的品位;二是借作序者解读之权威或精准,让更多人更好阅读集子。而我上面的文字与此两者均不沾边,实在是惭愧至极,是为序。实难为序,敬请德新务必予以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