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撰写以学生为中心,从方便学生使用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从焊接技术、常用集成电路、常用传感器、信号处理与驱动电路、电源电路、常用算法、执行器件、系统仿真及实验平台、嘉立创EDA简介及PCB设计、实例解析等方面介绍了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优秀的电子技术工程师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和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本科、高职高专及成人教育学生的教材,还可以作为电子技术开发人员和希望深入学习电子工程及应用技术的读者的参考用书。
“电子系统综合实践”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电子系统实践方面综合能力的设计实训课程,是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可以掌握电子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电子硬件电路设计及仿真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设计一个具备简单应用功能的电子系统,并通过实际动手焊接和调试电路,实现一个功能完整的作品,为以后进行复杂工程应用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各种元器件的识别及使用方法;能利用电子技术基本理论设计硬件电路、软件程序,并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初步掌握根据项目需求,利用多个设计方案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同时经过不同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合理的“最优”解决方案;具有分析、设计、仿真和利用仪器仪表调试模拟电路的能力;能够通过建模进行工艺设计和仿真实验,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能独立写出严谨、有理论根据、实事求是、语句通顺、字迹端正的课程设计报告;能够理解多学科复杂工程问题的知识融合理念,会管理电子信息类的工程项目。
本书的撰写以学生为中心,从方便学生使用和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角度出发,汇集了河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家一流专业)“电子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连续10年的教学成果和成功的教学经验。
本书以电子系统综合实践类课程为主要依据和服务对象,以突出综合实践为根本宗旨来安排内容。本书共12章。
第1章为焊接技术,主要介绍电烙铁的使用、回流焊和波峰焊等集成电路的焊接技术。
第2章为常用集成电路,主要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常用的集成电路的基础知识和典型电路。
第3章为常用传感器,主要介绍电子系统综合实践八类常用的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第4章为信号处理与驱动电路,主要介绍在电子产品开发过程中几种常用的驱动电路和信号处理电路等。
第5章为电源电路,主要介绍电子系统综合中常用的电源电路。
第6章为常用算法,主要介绍电子系统电路设计中用于信号处理的数字滤波算法和PID控制算法。
第7章为执行器件,主要介绍常用的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舵机等被控制对象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原理等。
第8章为系统仿真及实验平台,介绍Keil软件的编程和Proteus 8的单片机仿真方法。
第9章为嘉立创EDA简介及PCB设计,主要讲解嘉立创EDA软件及其在PCB设计中的使用。
第10~12章以具体实例的形式,给出基于STM32的药物配送小车、同步循迹小车和WiFi语音气象站三个项目的设计案例。
本书第1~5章由河南工业大学孙福艳编写,第6章由黑龙江科技大学李忠勤编写,第7章由河南工业大学李明星、郑州信盈达电子有限公司周中孝编写,第8~12章由河南工业大学吕宗旺编写。全书由吕宗旺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河南工业大学6103学生创新实验室的肖雪(现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张飞翔(现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唐浩然(现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王达(现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何于海(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旭博(现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蔡一鸣(现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黄诚(现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工程师)、吴迪(现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工程师)、李方伟(现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魏子栋、刘泽宇、薛雯耀、邓运廷、胡超杰、刘培杰,深圳市嘉立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立创EDA高校教育经理莫志宏,郑州信盈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中孝、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实践教学部校企合作经理李阳等的大力支持,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2021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1013)、2020年国家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ECXCYYR20200937)、2020年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新工科人才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20JGLX037)、2022年河南省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文件号:教高〔2023〕72号)、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委托项目“新工科背景下TMBH新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SJGZ20220146)等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鉴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同时也欢迎读者,尤其是采用本书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相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
前言
第1章焊接技术1
1.1电烙铁的使用1
1.1.1电烙铁的原理及分类1
1.1.2使用电烙铁的注意事项2
1.1.3电烙铁的使用步骤2
1.1.4电烙铁的安全使用2
1.1.5烙铁头粘不上焊锡的原因3
1.1.6烙铁头的保养及维护3
1.2回流焊和波峰焊3
1.2.1回流焊3
1.2.2波峰焊4
1.2.3回流焊与波峰焊的区别8
本章小结9
第2章常用集成电路10
2.1LM358运算放大器10
2.1.1工作原理10
2.1.2典型应用电路11
2.2LM393比较器11
2.2.1工作原理12
2.2.2典型应用电路12
2.2.3LM358与LM393的比较13
2.3555定时器13
2.3.1555定时器的引脚及功能14
2.3.2典型应用电路14
2.4TL494集成电路15
2.4.1TL494芯片的引脚及功能15
2.4.2应用电路16
2.574LS148编码器17
2.674LS138译码器19
2.774LS373锁存器20
2.874LS151数据选择器21
2.974LS161计数器23
本章小结24
第3章常用传感器26
3.1传感器的定义26
3.2传感器的组成和分类26
3.3传感器的基本特性27
3.3.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27
3.3.2传感器的动态特性29
3.4温度传感器30
3.4.1热电阻温度传感器30
3.4.2温度传感器18B2033
3.5湿度传感器35
3.5.1湿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5
3.5.2湿度传感器HS110135
3.6气体传感器35
3.6.1半导体气体传感器35
3.6.2红外吸收式气体传感器39
3.7压力传感器41
3.7.1压电压力传感器41
3.7.2压阻压力传感器42
3.7.3电容式压力传感器42
3.7.4振弦式压力传感器43
3.8激光传感器44
3.8.1固体激光器44
3.8.2气体激光器45
3.8.3液体激光器45
3.8.4半导体激光器45
3.9光电式传感器46
3.9.1光敏电阻传感器46
3.9.2红外光传感器47
3.10热释电光式传感器49
3.11超声波传感器50
本章小结52
第4章信号处理与驱动电路53
4.1滤波电路53
4.1.1电容滤波53
4.1.2电感滤波54
4.1.3π型滤波电路55
4.2比较器电路56
4.2.1单限比较器56
4.2.2窗口比较器58
4.3加减运算电路59
4.4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60
4.5ULN2803驱动电路63
4.5.1基本信息63
4.5.2常见应用64
4.5.3参数值64
4.6L298N驱动电路64
4.6.1基本信息64
4.6.2外部引脚65
4.6.3参数值66
本章小结66
第5章电源电路67
5.1DCDC稳压电源67
5.1.1DCDC稳压电源的概述67
5.1.2DCDC稳压电源电路67
5.1.3DCDC稳压电源常用模块68
5.1.4DCDC稳压电源常用模块故障
分析68
5.1.5DCDC稳压电源模块的选择69
5.2Boost电路69
5.2.1基本介绍69
5.2.2Boost电路拓扑结构及参数计算70
5.2.3工作原理72
5.2.4参数选择74
5.2.5控制策略选择75
本章小结75
第6章常用算法76
6.1PID控制算法76
6.1.1基本概念76
6.1.2模拟PID控制76
6.1.3数字PID控制78
6.2数字滤波算法82
6.2.1数字滤波算法的应用场景82
6.2.2数字滤波算法的优势82
6.2.3常用的数字滤波算法82
本章小结88
第7章执行器件89
7.1直流电动机89
7.1.1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89
7.1.2直流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90
7.1.3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90
7.2步进电动机91
7.2.1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结构91
7.2.2三相反应式步进电动机的工作
原理91
7.2.3驱动电源92
7.3常用舵机93
7.3.1舵机的组成93
7.3.2舵机的控制原理93
7.3.3舵机选购94
7.3.4舵机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94
本章小结95
第8章系统仿真及实验平台96
8.1单片机程序设计开发工具Keil
μVision596
8.1.1Keil μVision5的工作界面简介96
8.1.2工程的创建97
8.1.3工程的设置101
8.1.4工程的调试运行105
8.1.5存储空间资源的查看和修改108
8.1.6变量的查看和修改108
8.2单片机电路设计与仿真工具
Proteus 8109
8.2.1Proteus 8的用户界面109
8.2.2设置Proteus 8工作环境111
8.2.3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与编辑114
8.2.4电气规则检查118
8.3Proteus 8与Keil C51的联合使用119
8.3.1准备工作119
8.3.2装入HEX文件119
8.3.3仿真调试119
8.4STM32软件开发环境及实验平台121
8.4.1安装MDK121
8.4.2安装Keil μVision5 MDK V5.1器件
支持包122
8.4.3安装STM32下载器驱动123
8.4.4安装STM32下载工具软件124
8.4.5安装USB转串口驱动125
本章小结127
第9章嘉立创EDA简介及PCB
设计128
9.1嘉立创EDA简介128
9.2设计准备工作128
9.2.1嘉立创EDA的打开128
9.2.2工程的创建和管理130
9.3原理图设计132
9.3.1原理图库132
9.3.2封装管理134
9.4PCB设计137
9.4.1原理图转PCB137
9.4.2PCB的布局和布线137
9.4.3覆铜和预览138
本章小结140
第10章基于STM32的药物配送
小车141
10.1任务要求141
10.2系统设计方案142
10.3理论分析与计算142
10.3.1阿克曼转向结构理论分析与
计算142
10.3.2霍尔编码器转速检测理论
分析与计算143
10.3.3电动机差速控制理论分析与
计算143
10.4系统电路设计与模块介绍143
10.4.1STM32核心板电路设计143
10.4.2按键电路144
10.4.3稳压模块电路144
10.4.4霍尔编码器电路144
10.4.5电动机驱动电路145
10.4.6循迹检测模块146
10.4.7倒车检测模块146
10.4.8系统电路PCB设计147
10.4.9送药小车实物外观156
10.5系统软件设计157
10.5.1灰度传感器循迹检测15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