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世”时代全球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问题和社会风险,脆弱性日益突出,治理难度大大增加。缓减和适应不确定风险灾害已成为当前国家和社会安全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联合国也提出将建设包容、安全、有韧性的可持续城市和人类社区作为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提升韧性成为城市系统应对不确定风险、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韧性理念起源于系统生态学,将其引入城市研究引发广泛关注,现已成为重要的学术课题和政策话语。不过,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韧性概念的综合性,目前学界对于城市韧性的理解和解释还存在很大差异,尤其对其实现途径、定量化评估以及如何操作应用等关键问题的认识还很不清晰,缺乏以应用实践为导向的实证性研究。为弥补上述缺憾,同时丰富城市韧性应用研究的地理学视角,本书在社会—生态系统的框架下,基于多学科知识、多源数据、多领域技术和工具,尝试探究城市系统适应能力构建以及向更可持续发展轨迹转型的新途径,以期为增强城市系统的韧性潜力、推动城市规划和治理的适应性改革提供参考。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书写作背景与研究意义,提出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介绍主要研究方法。
城市韧性的理论研究部分对应本书的第二、三、四、五章。第二章主要阐述韧性的起源与演化、城市韧性的理论基础和概念内涵,发掘城市韧性的研究特征,并阐明城市韧性与中国的可持续、高质量城镇化的关系。第三章系统地梳理了城市韧性的理论要点与研究方法论。第四章分析社会—生态系统与城市韧性,包括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韧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风险应对机制和基于人地耦合理念提升城市复杂系统的社会-生态韧性。第五章对城市韧性评估的框架、指标、方法等进展进行系统分析和评述,为城市韧性评估实证研究做好铺垫。
城市韧性的实证研究部分对应本书的第六、七、八、九章。第六章引入了“景观”这一透镜以及城市韧性的四个代理属性(多样性、连通性、分散性和自给自足性),以沈阳市为案例研究区,应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与工具对城市景观特征进行定量化测度,通过空间分析手段揭示了城市韧性的格局动态及其发展演变轨迹,并提出基于韧性的城市规划建议。第七章对超大城市社区治理问题及其韧性进行探究,以上海社区更新中加装电梯为例,厘清社区更新与共同治理中多方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其如何互动、协商并形成集体行动,最后提出增强韧性的多元共治方案。第八章以中国城乡发展问题为导向,构建韧性视角下城乡治理的逻辑框架,将社会-生态韧性的核心理念(耦合、自组织和学习)引入城乡规划、个体参与和政策制定,提出韧性视角下中国城市治理的路径。第九章进行韧性导向的城乡规划研究,首先明确了韧性的规划学意义与城市适应性规划,指出韧性具有为城市/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创新做出贡献的潜力,其次应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技术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并提出网络结构保护优化方案,最后提炼出基于韧性的城乡规划转型路径,为韧性导向的空间规划和治理实践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最后一章是本书的结论部分,凝练全书主要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整体而言,本书以城市面临的社会-生态问题为导向,基于多学科知识、多源数据、多领域技术和工具,系统地开展城市韧性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可为城市善治以及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面对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以韧性为核心的城市发展、规划和治理不仅是理论前沿,而且是重要的、值得未来深入探索的实践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