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新进展。全书分13章,主要内容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基坑工程技术、盾构法隧道工程技术、顶管法管道工程技术、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技术、沉井工程技术、深隧工程建造技术、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抗浮设计与施工、地下空间结构抗裂防漏技术、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环境效应和对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监测与控制技术、地下工程数字李生技术新进展等。
龚晓南,1944年10月出生,浙江金华人,土木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导;华东交通大学岩土工程院士工作站领衔院士。1967年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是浙江省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1988年聘为教授,199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主要研究方向:地基处理及复合地基、基坑工程、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既有建筑物地基加固与纠倾和土工计算机分析。创建了广义复合地基理论,促进形成复合地基工程应用体系。 沈小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董事长兼院长。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 会员 原 TC16 技术委员会委员;挪威科学技术大学(NTNU,Norweg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岩土工程系访问学者;第11届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获得者(2015);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市级人选。
1 概述
2 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勘察
3 基坑工程技术
4 盾构法隧道工程技术
5 顶管法管道工程技术
6 既有建筑物地下空间开发技术
7 沉井工程技术
8 深隧工程建造技术
9 城市地下空间结构抗浮设计与施工
10 地下空间结构抗裂防漏技术
11 地下空间开发中的环境效应和对策
1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监测与控制技术
13 地下工程数字孪生技术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