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七天》是埃及当代重要作家阿卜杜勒·哈基姆·卡西姆的代表作,发表于1969年,曾入选“百佳阿拉伯小说”排行榜。小说从上埃及苏菲派苦修者的领袖哈吉·凯里姆之子阿卜杜·阿齐兹的视角出发,yin领读者进行观察与思考。其中的“七天”指村中的苦修者们每年一度在哈吉·凯里姆的带领下,在位于坦塔城的苏菲派圣地巴达维陵寝进行朝觐和施舍的过程。同时,也暗指主人公阿卜杜勒·阿齐兹面对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浮华、怀疑与信仰间的冲突时所历经的纠结、复杂又迷惘的心路;“人类七天”也象征着在作者看来往往被忽视的一种领悟和参透的道路。小说生动地描写了上世纪中后期埃及农村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展现了宗教信仰和现代化的冲击如何深刻地影响着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阿卜杜勒·哈基姆·卡西姆恐怕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字。坦白说,在接触他的代表作《人类七天》以前,我对他的了解还仅仅停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一位重要的埃及作家”。
阿卜杜勒·哈基姆·卡西姆(1935-1990),埃及当代著名作家,也被视为埃及文坛上近三十年来一面特色鲜明的旗帜。卡西姆出生于埃及坦塔城附近的一个普通村庄,五十年代中期移居开罗。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因参与左翼团体活动而被捕入狱,在狱中开始了小说《人类七天》的创作。1974至1985年间,因与当局政见不一,卡西姆始终流亡在外,在柏林生活了十余年后才回到故土,1990年因病去世。卡西姆生前著有五部长篇小说,四部中篇小说,五部作品集,包括《渴慕与哀伤》(1984)、《猜想与见解》(1986)、《向未知地的迁徙》(1987)、《附录集》(1990)、《最后的诗集》(1991)等。
小说《人类七天》是卡西姆的经典之作,发表于1969年,曾入选“百佳阿拉伯小说”排行榜。小说从一群上埃及苏菲派苦修者的领袖哈吉·凯里姆之子阿卜杜勒·阿齐兹的视角出发,引领读者进行观察与思考。从小说的情节来看,“七天”指村中的苦修者们每年一度在哈吉·凯里姆的带领下,前往位于坦塔城的苏菲派圣地巴达维陵寝进行朝觐和施舍的过程;从作者试图传达的思想来看,它也暗指主人公阿卜杜勒·阿齐兹面对农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质朴与浮华、怀疑与信仰间的冲突时所历经的纠结、复杂和迷惘的心路——此时的“人类七天”,自然象征着一种领悟和参透的道路。可以说,小说一方面表现了埃及普通农村人民的善良、朴实和虔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的迷信、贪婪和愚昧,以及那个时期埃及农村生活的穷苦、艰难和乏味。同时,小说更向我们呈现出神秘的伊斯兰苏菲派教义如何与埃及的民族习俗相融合,从而得以在农村地区广泛传播,并渗透至乡村生活的各个角落。总体而言,小说生动地描写了上世纪中后期埃及农村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展现了宗教信仰和现代化的冲击如何深刻地影响着那片土地上人民的生活。
对我而言,有幸得以深入阅读并翻译这部看似寻稀松平常,实则内有乾坤的迷人作品,实乃缘分使然。随着翻译的进程反复阅读这部作品之后,我对卡西姆的认识也越发饱满、丰富起来。跟随书中哈吉·凯利姆和阿卜、杜勒·阿齐兹这一对父子,我似乎纵身跃入一个笔墨铸成的“冥想盆”,时而飞身至上世纪的埃及农村和坦塔城,时而徜徉于自己儿时常常流连忘返的乡村旧宅,时而回到曾经求学、生活过的北非沃土。难以想象,这样一部细腻、深刻的作品,竟始于卡西姆在狱中的创作。上世纪中后期,因参与阿拉伯左翼运动而被捕入狱或流亡他乡的当代阿拉伯文学家、思想家不乏其人,卡西姆也是其中之一。
[埃及]阿卜杜勒·哈基姆·卡西姆(1935-1990),埃及当代著名作家,被视为埃及文坛上近三十年来一面特色鲜明的旗帜。卡西姆出生于坦塔城附近的一个普通村庄,五十年代中期移居开罗。1974至1985年间因与当局政见不一而流亡在外,在柏林生活了十余年后才回到故土,1990年因病去世。卡西姆代表作有《人类七天》《渴慕与哀伤》(1984)、《猜想与见解》(1986)、《向未知地的迁徙》(1987)、《附录集》(1990)、《最后的诗集》(1991)等。
李世峻(1989-),男,甘肃兰州人。2016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阿拉伯伊斯兰思想、文化及阿拉伯文学。
礼聚
备饼
旅途
侍主
大夜
辞别
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