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鄱阳湖-洞庭湖-丹江口库区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介绍了河湖湿地自然地理、地貌、地质情况和主要水文-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环境-水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和湿地地球关键带监测方案;评价了其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报道了劣质地下水分布和动态;讨论了其成因;量化了地下水污染物排泄并分析了其生态风险;分析了河湖演化的水文-生态效应;论证了三峡工程对“两湖”水文情势的影响;提出了“两湖”和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修复和洪涝灾害防治对策。
第1篇 综合篇
第1章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
1.1.1 鄱阳湖
1.1.2 洞庭湖
1.1.3 丹江口库区
1.2 地貌
1.2.1 鄱阳湖
1.2.2 洞庭湖
1.2.3 丹江口库区
1.3 地质
1.3.1 鄱阳湖
1.3.2 洞庭湖
1.3.3 丹江口库区
1.4 水文-生态-环境地质问题
1.4.1 丹江口库区地表水
1.4.2 灾害
1.4.3 水土流失
1.4.4 荒漠-石漠化
第2章 技术方法
2.1 地质环境评价
2.1.1 水质
2.1.2 土壤环境
2.1.3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分区
2.2 湿地地球关键带监测
2.3 流域水生态风险评价
2.3.1 风险源评价指标
2.3.2 生境评价指标
2.3.3 评价指标赋值方法
第2篇 环境生态篇
第3章 水体-土壤生态环境评价
3.1 地表水环境
3.1.1 洞庭湖重点区
3.1.2 丹江口库区
3.2 土壤环境
3.2.1 津市
3.2.2 南县
3.2.3 调关镇地区
3.2.4 白马寺地区
3.3 官山河流域水生态风险
3.3.1 风险源
3.3.2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3.3.3 重金属生态风险
3.3.4 氮磷迁移转化及生态风险
3.4 地下水环境
3.4.1 鄱阳湖重点区
3.4.2 洞庭湖重点区
3.4.3 丹江口库区
第4章 劣质地下水分布与成因
4.1 环境关切组分
4.1.1 超标组分
4.1.2 砷
4.2 铵
4.2.1 δ15NNH
4.2.2 沉积演化
4.3 磷
4.3.1 随机森林特征
4.3.2 δ13CD1C
4.4 湿地地球关键带地下水动态
4.4.1 监测场地、指标和频率
4.4.2 地下水动态
第5章 河湖湿地界面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5.1 地下水排泄
5.1.1 洞庭湖
5.1.2 天鹅洲
5.2 重金属聚散效应及风险
5.2.1 冷水江锑矿-资水-洞庭湖
5.2.2 德兴铜矿-乐安河-鄱阳湖
第3篇 水文-生态篇
第6章 河湖演化及其水文-生态效应
6.1 河湖演化
6.1.1 鄱阳湖
6.1.2 洞庭湖
6.2 水文-生态效应
6.2.1 泥沙淤积
6.2.2 围湖造田
6.2.3 河道演化
6.2.4 湖泊萎缩
第7章 三峡工程对“两湖”水文的影响
7.1 江-湖水文联系
7.1.1 江湖关系
7.1.2 蓄水运行期水文特征
7.2 三峡蓄水对水情的影响
7.2.1 蓄水过程及计算条件
7.2.2 影响格局及作用机制
7.3 三峡工程运行对水情的影响
7.3.1 典型水文年
7.3.2 作用机制
第4篇 对策建议篇
第8章 生态保护修复
8.1 “两湖”
8.1.1 科学采沙
8.1.2 退田还湖
8.1.3 氮磷污染治理
8.2 丹江口库区
8.2.1 水资源开发保护
8.2.2 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管控
8.2.3 矿山生态修复
8.2.4 科学防灾减灾
第9章 洪涝灾害防治
9.1 鄱阳湖
9.1.1 退堤还湖
9.1.2 开挖扩湖
9.1.3 “退-挖”联合
9.2 洞庭湖
9.2.1 采沙扩湖、清淤改田
9.2.2 扩张洞庭湖、再造云梦泽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