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日本民俗学大家福田阿鸠先生于1998年造访中国时,在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期两周“日本民俗学”系列讲座的演讲记录,由白庚胜先生翻译而成。全书介绍了日本民俗学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对柳田国男民俗学的继承与批判,对了解日本民俗学的起源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民俗学是极具个性的学问,它受产生它的社会之历史性所规约,并表现出种种迥异的样态。它并不是通用于一切领域的学问。这是民俗学的特征,今后也必须予以尊重。但是,切不可孤立地仅视自己所在地区的民俗学为民俗学,有必要参照其他地域、其他社会的民俗学研究成果,并从那里学应该学的东西、批判应该批判的东西,进一步丰富自己所在地区的民俗学研究。这对东亚各个社会的民俗学而言都不例外。我期待着中国民俗学、朝鲜与韩国民俗学、日本民俗学能够互相参照并互相刺激,共同发展。然而,在过去,这一努力并没有取得多大效果。
并不是说日本民俗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从未被引入中国,它们大多限于那些造访中国的研究者偶尔将日本民俗学的只鳞片甲加以传述,对当代日本民俗学的整体介绍似乎微乎其微。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痛感于此,才决定安排时间由日本学者在中国作日本民俗学讲座,并把这一机会提供予我。
1998年10月30日起,我应邀用两周的时间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第五层大教室开办讲座。听讲者大多是大学生,也有闻风从中国各地赶来的研究者,钟敬文先生更是每日出现在前排座位。就我而言,每天都很紧张,并为钟先生在讲座开始之际的恳切讲话所感动,感激他对我的介绍。每天的讲座都安排有提问时间,通过与听者的一问一答,我自己亦受益匪浅。虽说紧张,却快乐无比。
这次集中讲座虽是钟敬文先生提议,具体组织落实者却是刘铁梁先生。其间,他几多辛劳,几多关照。另外,由于我不能用汉语做报告,翻译工作只好求助于白庚胜先生与高木立子女士。白庚胜先生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自己的工作本身就很忙,但仍抽出时间前来北京师范大学担任翻译。因此,我必须首先向白先生与高木女士表示深深的谢意。
这里所收的文章均为这次讲座的内容。它之所以能付诸出版,完全出于众多朋友的尽力帮助与深情厚谊。高木立子女士基于讲座时的录音先做了日语磁带的转换。然后,我在此基础上整理出了日语讲义稿。之后,白庚胜先生对讲义稿做了翻译。在经过与我不断订正有关内容与词汇之后,译文臻于完善。最后,译文被送往钟敬文先生处接受审阅。遗憾的是,在完成审阅及交付出版之前钟先生不幸逝世。最近,译稿被钟敬文先生的后人从家中找出并由杨利慧教授送交白庚胜先生,如此方才得以出版问世。对此,我既充满怀念,又感激无比。
如果此书能为中国民俗学者理解日本民俗学的特色和动向提供一些参考,我将非常高兴。诚如是,也就足以报答朋友们至今为此所付出的种种辛劳。
孙淑玲,1960年7月生于北京,长期从事戏曲的表演、教学,担任北京戏曲职业学院教员,并主编《空谷传响》《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访谈录》《白庚胜文化遗产保护心影》,合著《国内馆藏纳西族象形文经典举要》《纳西族语言材料》《纳西族》等多种专集。
白庚胜,纳西族,博士、研究员、教授,1957年2月14日生于云南丽江市。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以及日本大阪大学、筑波大学。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管理、行政领导工作,曾先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等职务,兼任国际萨满学会副主席、国际纳西学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等职。现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20余所大学及机构的教授、研究员。他在文学创作、翻译、评论、研究,以及文化学调研、研究、组织领导等领域卓有成就,出版有70余种专著、专集、译著、编著,并主编出版40余种近万卷(册)类书、丛书、套书,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等10余项国家特别委托项目、社科重大项目,获10余项国内外重要学术奖项,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青年优秀文艺家”,中央机关授予“优秀党员”,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模范”,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科技部、人事部联合授予“优秀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自序
引言
第一部分 柳田国男民俗学
一、生平与学问
二、柳田国男的危机意识及民俗学的开展
三、柳田国男民俗学之特色与方法
四、周圈论的理解
五、民俗资料三分类
第二部分 日本民俗学现状及新方向
一、民俗学研究情况
二、开拓新领域的尝试
三、民俗学新动向-90年代民俗学
第三部分 家与村的民俗学
一、一子残留与隐居制
二、嫁入婚与招婿婚
三、家与宅院
四、祭祖
五、同宗与亲属
六、村落领域与村境
七、番与众
八、青年组与孩童组
附录1:日本民俗学与马克思主义
一、问题所在
二、民俗学之确立与“转向”
附录2:村落的整合与御灵信仰
一、问题所在
二、加增野村落组织
三、山随权限与山随祭
四、山随权限传承
五、山随祭之结构与村落结合
失而复得几多情(代后记)
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