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核心是理解心理创伤是如何在身体、大脑和心理上留下印记的——通常会导致焦虑、噩梦、抑郁、身体疾病、多动和攻击性。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和实践活动,通过适当的支持深入了解儿童天生的复原能力,为你提供克服和预防儿童心理创伤的工具。
◎心理创伤治疗大师、体感疗愈创始人彼得·莱文代表作。◎儿童心理创伤疗愈经典,借助案例、诗歌、插图、练习,指导成年人成为高效“创可贴”,尽快处理创伤事件的残余影响。◎通过大量案例介绍了日常生活中的创伤事件,从症状预防的角度探讨了可能造成心理创伤的常见情况。◎以较大篇幅介绍了减少儿童遭受性侵犯的知识,以识别和判断是否需要提供心理咨询,预防和降低可能的风险。◎为家长、教育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了预防和治疗创伤的实用工具和方法。◎杨广学、龙迪、徐凯文、常邵辰联合推荐。
推荐序
在美国,每年有超过400万儿童受到创伤事件的影响。1如果在这个统计中,关于“心理创伤”的定义局限于狭义的、非常明显的不利情境,如性侵犯、身体虐待、严重伤害、亲人离开或死亡,那么从“心理创伤”的广义视角来看,遭受各种大大小小创伤的儿童人数绝对远远超过400万。正如彼得·莱文和玛吉·克莱恩两位作者在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心理创伤并非由外部事件决定,而是由儿童的神经系统对事件的处理方式决定的。基于莱文博士数十年的开创性工作,他们明确表示,正是不良事件引发的未解决情绪的残留和冻结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名为成瘾者提供心理服务的医生,我每天都能看到早期创伤经历是如何储存在人们身心之中的,这些创伤经历对外表现为用暴力伤害他人,对内表现为自我伤害的观念或行为。
预防、共情以及巧妙地处理心理创伤的潜在负面影响至关重要。我们知道,负面体验不仅能够让个体形成痛苦的记忆或无意识负面状态,还可能导致脑化学物质和身体生理机制的终生变化。创伤经历甚至可以影响未出生的胎儿。一项研究发现,遭受“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孕妇,其子女出生后长至一岁时,血液中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仍会异常。2多项对人和动物的研究发现,不良的早期经历可能会导致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和行为的基本化学物质出现永久性失衡。
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经常发生的“普通”日常事件其实都有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儿童越小,这些事件的伤害性越难为人所觉察(却依然能给儿童造成创伤性的影响)。例如,某儿童不小心摔倒,这是件小事,但是如果他不能以健康合理的方式来处理摔倒事件的影响,尤其是因为“过度反应”而感到羞耻或被贴上“过于敏感”的标签,这次“微不足道”的摔倒就会给该儿童造成心理创伤。如果儿童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他的反应没有得到共情,即使是采取医疗措施也会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正如莱文和克莱恩极力宣称的那样,我们的文化以多种方式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们带来了创伤,比如,非必要的侵入性分娩手术,制度化、机械化的教学方法,父母过于痛苦而忽视孩子情感需求的离婚案件。
本书也传达了一个好消息:许多心理创伤是可以预防的。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们的创伤影响可以大幅度降低,或者至少小化。关键在于,成人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在遭遇创伤事件时能够顺其自然,将本能的惊恐、战栗等情绪反应自然表达出来;而不是试图压抑或控制这些反应,对孩子进行单纯说教或投射成人自己的恐惧和焦虑。
作者传授的秘诀是成人首先要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因为只有成人保持镇定、游刃有余和胸有成竹的状态,儿童才有可能缓解紧张。成人所持的状态比应对方式更为重要。更准确地说,当成人面对令人不安的情境时,所持的状态将决定应对方式和应对结果。莱文和克莱恩向读者推荐了好的教练—自己的身体和感觉,以此来指导创伤治疗工作。
莱文和克莱恩在书中介绍的心理创伤预防技术具有科学、简洁、对具体步骤解说到位、具体操作的理论依据充分等优点。他们以严谨的态度在实践中将“心理创伤预防”的原则具体运用于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孩子,满足不同阶段孩子的特定需求。本书不是一本教材,尽管它可以有效地代替许多教材;也不是一本应对心理创伤的自助图书。这本书的目的是唤醒父母或心理工作者等儿童照料者爱的洞察力,是指导成人帮助儿童渡过难关的手册,如果没有成人的共情和熟练的干预,这些难关会给儿童留下终生
创伤。
我认为没有任何一本书可以与本书相媲美。如果说有些书以其创造性“打破原有模式”,本书则更进一步:它开创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能够为关注儿童健康和幸福的人们提供帮助。
—加博尔·马泰博士(Gabor Maté)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
《身体会替你说不》等著作的作者
推荐序
序言
本书概览
第一部分 理解心理创伤
第1章 什么是心理创伤:心理创伤的工作性定义 ┆2
心理创伤源于神经系统,而非源于外部事件 ┆3
身体残留印记的原因:脑科学研究的启发 ┆7
第2章 心理创伤事件的来源:从普通事件到特殊事件 ┆11
儿童心理创伤产生的常见原因 ┆12
家庭和社区暴力的普遍流行 ┆19
关于婚前协议、婴儿和学步儿的观点 ┆24
当心理创伤诱发事件未知时 ┆26
第3章 儿童心理创伤的体征和症状 ┆27
心理创伤的一般症状 ┆28
识别幼小群体的心理创伤症状:婴儿至学龄前儿童 ┆30
识别学龄儿童的心理创伤症状 ┆38
识别青春期的心理创伤症状 ┆42
迟发性心理创伤反应 ┆47
性创伤心理症状 ┆49
为什么有些儿童有心理创伤症状,另一些儿童则没有 ┆50
症状持续时,心理创伤如何影响儿童的大脑 ┆51
总结:心理创伤的继发性症状群 ┆52
结语 ┆56
第二部分 儿童心理创伤预防的指导原则
第4章 情绪急救或如何成为优质“创可贴”┆58
为受创儿童提供支持 ┆59
三位一体脑理论 ┆61
熟悉自己的身体感觉 ┆63
共情儿童的节律、感觉和情绪 ┆69
心理创伤预防的急救措施:分步指南 ┆73
掌握爬行脑的语言 ┆76
不会永远受到伤害 ┆79
感觉和情绪是不一样的 ┆82
以儿童为中心,关注情绪需求 ┆84
通过游戏帮助受创儿童 ┆88
结语 ┆96
第5章 感觉、想象和体验:使用动物意象和儿童诗歌改善心理创伤症状 ┆97
什么是资源,它们从何而来 ┆97
利用儿童诗歌和故事来预防和治疗心理创伤 ┆101
结语 ┆115
第三部分 常见情况指导
第6章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 ┆118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基本指南 ┆119
通过倾听和叙事来表达情绪 ┆126
对意外和摔倒心理创伤症状的处理原则 ┆133
车祸处理小贴士 ┆133
音乐治愈创伤 ┆136
结语 ┆137
第7章 父母和医护人员的预防措施 ┆138
接受医疗措施前:做好准备工作 ┆138
为儿童准备手术或其他治疗过程时的指南 ┆141
是否选择手术 ┆146
密切关注儿童的疼痛感 ┆147
第8章 父母离婚、死亡和分离:帮助儿童走出心理丧失┆ 151
区分情绪 ┆151
离婚的两种观点:光明还是黑暗 ┆154
父母离异后的救助:保护儿童健康的指南 ┆156
讨论:为雅各布创设更快乐的情境 ┆160
结语 ┆164
帮助儿童处理哀伤 ┆165
如何处理宠物死亡的创伤事件 ┆166
第9章 预防和治疗性骚扰导致的严重心理创伤 ┆178
保护儿童免受性创伤的伤害 ┆179
照料者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的措施 ┆181
鲜为人知的厌恶情绪 ┆192
青春期前儿童性侵犯易被忽视的影响 ┆193
与下一代共鸣:走出传统文化中的误区 ┆197
第四部分 通过预防和社会变革展望美好未来
第10章 呱呱坠地:分娩和婴儿 ┆205
孕妇保持良好的心境 ┆206
产妇和宝宝都是有知觉、有意识的动物 ┆209
向新生命致敬 ┆213
择时出生:引产和剖宫产 ┆216
新生命的前三个月 ┆220
健康成长的要素 ┆229
婴儿的奇妙世界 ┆234
第11章 幸福课堂:帮学生改善学习障碍和自我调节障碍 ┆240
被误解的学生 ┆242
避免和识别误诊:是自闭症还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265
愤怒管理课程指南 ┆269
校园欺凌 ┆273
校园暴力 ┆274
学校里的儿童哀伤互助小组 ┆278
给教师的建议 ┆281
其他课堂活动 ┆290
结语 ┆310
第12章 应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学校内外的危机干预 ┆312
首先,不要造成伤害 ┆313
危机干预的另一种方法 ┆315
帮助受灾儿童恢复心理韧性:来自泰国的实践经验 ┆319
全球恐怖袭击事件不断 ┆324
终结或挽歌 ┆329
第13章 面向未来的医疗服务改革:儿科创伤小化方案 ┆332
彼得的故事 ┆332
美国医疗卫生行业的现状 ┆334
展望21世纪的替代医学和综合医学 ┆335
结语 ┆343
附录A 意外和摔倒的情绪急救 ┆344
附录B 症状清单 ┆345
致谢 ┆347
注释 ┆349
参考文献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