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紧密结合当前父母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结合具体情境下孩子的表现,解析孩子的心理状态。本书从一个个亲子沟通的案例出发,既有生动形象的场景还原,又有鞭辟入里的说理分析,还有不少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以帮助父母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最佳技巧,从而增进亲子关系。
你,真的会“说话”吗
“唯命是从”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2
孩子不听话,责任不全在孩子/5
科学看待孩子不听话/7
练好“说话,孩子更听话/10
章美丽语言,搭建孩子成长的阶梯
“你好”“谢谢”“对不起”一文明用语父母先行/14“每个人都会犯错”一引导孩子学会理解和宽容/18“每天都要笑一笑”一一培养孩子的阳光心态/23
“很高兴你以后想当老师”一鼓励并支持孩子的理想/27
“学会自制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一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制力/32
“为人要常怀感激之心”一和孩子一起学/37“你很聪明,可以自己先想想”一一鼓励孩子学会思考/4I
章谈话有智慧,说得多不妒说得妙
“我来给你讲个故事”一巧借故事引导孩子146
“要是不这么做的话”’一让孩子在对比中领悟道理/50“小猫该去洗澡了”一使用双关语,让孩子自省/54“你们老师跟我说过”一一借人之口,表己之意/58“考试不过是只纸老虎”一说话时加点幽默的调料/ 62“你是不是想要这样
一让“闷葫芦”开口说话,更需要智慧/66
“如果别人也像你一样会怎样”一将问题抛给孩子/70“这也不是件坏事情”一一换个角度说事情/74
“学会向孩子请教”一一让孩子在讲解中提高/ 79
第三章孩子不听话,源于父母不会说话
“父母都是爱你的”一不要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84“随便你了”一切忌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88“你必须马上去做”一一命令只会让孩子反感/92“我是家长,我说了算”一以权压人不可取/g6
……
“其实我也有责任”一批评孩子前先自我批评/166“这里还可以改善一下”一一批评纠错要委婉/170“很高兴你能帮忙,但是......”
13一对孩子的责备要裹着“糖衣”/174
“以后你可以这样做”一一建议比批评更有效/178
“下次不要这样了”一一点到为止,给孩子留足面子/182
“你真是笨极了”一一批评,不能伤害孩
“你是不知道”一不给孩子乱贴负面标签/rg0
第六章具体情境中,巧言暖语安人心当孩子做事拖拉时一一注意方法巧纠正/ 1g6
当孩子撒谎时一及时教育并晓之以理/0
当孩子与别人攀比时一疏导孩子的虚荣心/4当孩子嫉妒心强时
一帮助孩子远离“醋意”,排除嫉妒心/9当孩子责任感缺失时一要言教,更要身教/214当孩子对老师有误会时一一巧妙引导,帮助消除/219当孩子厌学时一行心灵对话,唤起学/224当孩是很健忘时一多方面寻找原因/229
当孩喜欢发脾气时一一丢掉纵容,学会疏导/284当孩子有“社交恐惧症”时
一关心孩子的感受并且积极帮助/238
“唯命是从”的孩子未必是“好孩子”
通常,家长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因为听话的孩子乖,懂事,不会让父母操太多的心。相比之下,那些淘气而不听话的孩子不那么受欢迎了。可是,孩子“唯命是从”是好事吗?
传统观念中,人们常常将听话乖巧、循规蹈矩、不调皮捣乱等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可是据统计,在人们公认的“好孩子”里,有超过10%的人都存在“强迫症”症状。因为“好孩子”面临的压力大,家长及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值高,当其从封闭的环人开放环境后,极易造成心理失衡,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形成心理疾病。
一个孩子如果过于听话,那么多少会对其未来的成长发展造成的消极影响:比听从别人的安排和命令,孩子的自主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从而依赖很强;听从别人的话语,却很少能自己思考,从而导致其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低下;被安排,尝试和勇气缺失;好胜心和占有欲过强,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的产生等等。
由此可见,孩子过于听话,“唯命是从”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而且,听话的孩子也未必算是“好孩子”。真正的好孩子,未必听话,但心理必定是健康的,他们的求知欲取心都很强,常向家长和老师提出自己经历过而想不通的问题;兴趣广泛而不拘泥于所学,对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颇有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意志力、自信心和自制力,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不半途而废,不依赖他人而是自己去克服;有着质疑精神,对于父母和长辈的话语未必言听计从,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他们能自然流露自己的思想情感,不掩饰内心的喜怒哀乐,遇到事情能理分析,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他们能够常常向家长或老师诉说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行为反应,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想着依赖别人;他们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父母及亲属、同学等人,可以大方、谦让、和谐地与他人相处,心胸豁达,与人交往坦率真诚,比较随和,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
的童话大郑渊洁在谈论自己的教子心得时曾经说,他从来没有对自己的孩子高声说过一句话,也从来没有说过“你要听话”。在谈到原因时,他说:“因为我觉得把孩子往听话了培养那不是培养奴才吗?”有的心理学家也认为,三岁的孩子不反抗,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孩子,他们的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这也是说,以听话为标准来教育和培养孩子,其实是错误而不切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