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盐
可能是这几年已经习惯了用视频的形式和读者交流,突然切换回文字,居然不知道该聊点什么。想了想,还是先交代一下时间、地点、人物。
就在坐下来打字的前几分钟,我还在客厅收拾刚搬进来的行李,大大小小的纸箱加起来居然有十几个。
说实话,这挺令人感慨的。
记得 2018 年刚来广州的时候,我租住在番禺的城中村里,全部家当加起来都塞不满一个行李箱。当时公司的办公室就在广州塔附近,我白天坐在靠窗的工位上写公众号文章,一转头就是大片的珠江风光,等到了晚上下班,我转两趟地铁回到 15 平方米的出租房,耳边全是隔壁情侣的互动声。难怪古人常说“文章憎命达”,现在回头看,很多后来收录到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在那个出租房里写的。
物质的匮乏对应的往往是表达欲的旺盛。2020 年开始做“谭盐”(当时还叫“画一个故事”)这个账号的时候,我每三天一更,算上作废的那些,一年时间里我写了将近200 个剧本。
虽然故事各自不同,画风也有两种,但主角却常常都是一样的。他往往 20 多岁,普通学历,来自普通家庭,和无数普通人一起挤在大城市的地铁上,等待生活里的意外,等待剧本里的转折。
“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做出点东西,如果那时候,我们写的故事还能让大多数人喜欢,那不是因为我们足够特别,而是因为我们足够普通。”这是我经常对组员们说的话。而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也只有一件,就是在漫长的生活中截取那些难以忘记的片段。
有些片段或许也发生在你的过去,像年少时的懦弱和猝不及防的分别;有些片段可能会出现在你的未来,像忍住没哭的那晚和某个午后的失神。
是这些片段让我们成为我们。
相信在看这本书的某一刻,你也能把自己代入其中成为故事的主角,并得到一点点情绪的慰藉和生活的启发。
在我看来,这就是创作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