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散文集含个小节括《外婆的似水流年》《冬泳》《七月半的月》《又是一年桐花开》等,饱含着作者对故土风、神山水、人文历史、饮食文化、景物观赏、自己及家人还有父老乡亲们的感。作者将对家乡的深爱对过去历史的缅怀、对风土人的理解、对景色的赞叹、对家人的离去、对自己的认知等,以文字形式传递出来。集中表达和展示了作者对家乡、风土人、人文历史等的敬佩与感怀之,将宽广的地理坐标与人文风有机对接,将的历史文化与当下美景生活相呼应,让时空的博大和感的醇厚有了恣意的交集,成就了一幅厚重宽广的精神地图。整体文字稳重成熟,感真挚,内容丰富饱满。
冉前锋,男,重庆市云阳县人。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云阳县作家协会理事。作品散见于《延河》《野草》《春秋》万州时报》等报刊及《上游新闻》客户端等多家网络媒体。21年、22年连续两年获得云阳县政府颁发的文艺创作扶持激励奖。
一俯仰岐阳关
二秘境石笋河
三外婆的似水流年
四冬泳
五跑在清晨
六峡江之畔
七坪上纪事
八世界上我尊敬的那个男人走了
九故乡的黄葛树
十巴阳峡奇案
十一山村打拐纪事
十二又是一年桐花开
十三脚迹
十四磨盘寨风云录
十五永谷长歌
十六下岩寺的厚朴树
十七七月半的月
十八云阳白山羊记
十九相思茶记
二十五十自序
一
俯仰岐阳关
二十年前,我在派出所工作。一个秋天的早晨,我们从岐阳乡政府所在地的长岭老街出发,朝着岐阳关的山道行走,游览了位于长岭上的要塞一一岐阳关。
那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清晨,小雨打湿了青瓦人家,雾镐笼罩远山近水,九月的山川河谷秋雨绵绵,我们一行三人从乡政府的木板楼出发前往岐阳关。除了我以外,一位是派出所年轻的民警小向,另外一位是乡政府文化干部老卢。老卢是转业,家住岐阳关下的盖家坝,是我们此行的向导。他从小在这条道上行走,在盐大路上当过“挑二”的爷爷常常给他讲岐阳关的故事。
在小镇的尽头,一条山路凸显在眼前,如同一条长长的乌梢蛇梭向雨雾茫茫的大山深处。对于岐阳关,我向往已久,它位于海拔一千一八十四米的南岸长岭高峰火山附近,号称“南天砥柱,鄂西雄关”。它既是老川楚孔道的交通要道,又是一个重要的军事关隘,还是磨刀溪支流泥溪河和永谷水支流石笋河的分水岭。三十公里的长岭,北坡陡绝,南坡稍缓,西起石笋河边的盖下坝,东到泥溪河畔的泥溪口,如一条绿色的长龙,凌空飞舞,直上云霄。只要占领岐阳关,东可俯瞰辽阔的鄂西平坝,直下利川、恩施、石柱、建始、长阳、宜昌等地,直取江汉平原;西可顺势而下,直抵云阳、万州、忠县等沿江城市。明初朱元璋麾下的大将汤和、廖永忠灭重庆明氏政权时就攻长江三峡夔门关受阻时而改走此道,攻下岐阳关后沿江西上,直捣重庆。“由荆楚而瞰巴蜀,恒以此道为奇”,这军路线被称为“奇道”自以来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兵家必争之地。
……